高考舞弊:剿灭穷人的希望
看到媒体报道的高考舞弊事件,给我的感觉,正如多处报道引用的“骇人听闻”一样,除了骇人听闻,我要再加一句:高考舞弊,剿灭穷人的希望。
考试作弊,是见怪不怪的一种现象,是侥幸心理的一种表现,也是考生补救的一种措施。对应于“分、分,学生的命根儿”这句话,我们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更多多的高“财”生,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也就是分数,这是 家长与 老师、学校的通病。也许有人会反驳:那些“保送生”不就是教育的弹性机制吗?他们就不是以分数为标准的优秀人才!对此,我不做解释,稍有涉世的人,应该都知道“保送生”的由来。
我考试时也打过小抄,但如果考场纪律太严,监考老师太负责,那就只能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了,打个小抄,做个纸条,充其量叫作弊,试问谁人无有做过。可无奈,高考是进入大学的唯一途径,更是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于是考试成绩就成了“一字千金”,分数决定着考生的前途和命运,在就业压力如此大的今天,好学校就等同于好工作,为了孩子将来的美好生活,家长们活动了,孩子们也心动了。
这是国人智慧的又一次闪耀,当孩子回家告诉自己的父母:我校某某老师代理某品牌“间谍器材”,宛有米粒大小,可保升学无忧时。家长们兴奋了,只要管用,多少钱也要买,“好学校就意味着好工作,好工作就意味着有钱花,有官做。”这是无数家长的同一个梦。在孩子们看来“考上好学校那么重要吗?”这个问题已经变成了一种信仰:有钱能搞定一切!
学习尖子,你们去死吧。看你们天天累的要死,啃着课本,戴着眼镜,不懂得谈恋爱,不会吸烟喝酒,不知道享受生活的同学们,我来代表你们上大学。自私、报复、仇恨种种心态油然而生,于是乎有钱有势的学生们行动起来,公然撕毁了别人的试卷,直接“宣判”了学习好的同学“死刑”。随后,在监考老师一声“get out”后,卷子被撕的同学走了出去,他完了!撕卷的学生也走了出去,他抄完了。
监考、巡视都可以摆平,我老子有的是钱,于是,有钱人组成了“考试信息交流团”。本着“高保险、高回报、高分数”的原则,打造出了一个分工明确、组织完善的“陪考队伍”,实行了舞弊一条龙,作弊产业化。在“我们孩子考上了清华、北大,你们老师和学校不也沾光吗?”这样的追问下,学校沉默,老师无言,整个城市万马齐喑。家长们只能恨自己钱少,考生们只能怨自己投错了胎,怎么办,漠然,一声叹息之后,报复社会的火种埋下了,总有一天,它烧毁一切。
上面的检查组来了,也许事先没招呼好,出事了,出大事了。考试的相关负责部门与负责人分分举起旗帜,上书“高风亮节”四个金色大字。出头的鸟儿倒霉了,在“去,当替罪羊”的强烈呼声下,本着“牺牲小我,保全大家”的大无畏风格慷慨入狱,誓把牢底坐穿!他们知道,除些别无选择。
考上的学生们入学了,成“豺”了,毕业就能发财了,然后再让自己的子女成“豺”。这样的事情重复着,重演着。
穷人们,醒醒吧。现在是金钱社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自然是金钱至上,有了钱,可以买通相关人员,买到相关设备,去做你想做的一切事。
穷人们,醒醒吧。现在是觉醒的时候了,再不争取,你们会失去更多的机会,土地、工作、上学、就业、医疗、生育……乃至生存的权力。
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愚昧和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