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车改绝不能半路“熄火”

火烧 2015-07-03 00:00:00 网友时评 1040
公车改革面临标准制定与特权调整难题,部分地方推进缓慢。文章强调车改必须落实,不能半途而废,需精细制度设计,推动改革按时完成。

 车改绝不能半路“熄火”

--闵歌

 

昨日下午,位于西安市太华北路延伸线上的坤鹏停车场内停了千余辆各种品牌、各种车型的小型车辆,这些车是西安市封存停驶公车中的一部分。昨日,华商报记者从西安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获悉,截至630日,已封存停驶公车2348辆,分别来自97个市级机关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新华网72日电)

中国公务用车改革,截止2004年已有11年历史,但迫于各方质疑之声,各地车改始终低调潜行。近日,陕西省的车改,动作之大,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悉,此次车改中,西安市的原有2103辆执法执勤车保留1262辆,原有2132辆一般公务用车近保留625辆。

公车改革的这11个年头里,各地先后执行公车改革政策的步伐良莠不齐,有些地方甚至因为改革范围广,难度大而依旧原地踏步,让公车改革成了一纸空文,让一般干部的公务补贴得不到提升,让一些领导干部依旧享有的特权。那么公车改革的困难到底在何处?又为何有些地方迟迟落实不下去?除了需要处置大批公车外,还得解决好车补标准如何划分等复杂问题。众口难调,如何制定车补标准才能既做到有效防止浪费,又能保障领导干部公务出行之需,这些都有赖于精细的制度设计,改革方案的制定出台不可谓不困难。

但是,客观存在的“难处”,不能成为车改议而不动的借口。地方车改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还是车改将触碰特殊利益群体的奶酪。很明显,改革前,一部分领导干部享受专车待遇,出门有人接,有人开车门,到哪儿都不需要为停车发愁,一些领导干部甚至认为有专车就是有面子。车改一来,专车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每月1000多元的车补,这让一些人心理上出现了落差,不想太早放弃特权。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车改试点地方的车补远高于国家标准,甚至高出一倍多,车改后,这些地方的部分干部车补标准可能得从两三千元降到1000多元,心里自然也不痛快。

应当认识到,公车必须改革,中央对车改已经下了死命令、定了严规矩,不仅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是必然,对过高的车补进行调整也是必然。要看到大趋势,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一些领导干部享有的特权必然将一项一项地被取消,车改无疑是转变部分领导干部官念的重要突破口之一。领导干部须积极主动适应变化,自觉做到讲政治、守规矩,带头支持、推动车改,保证车改按时交卷

车改就是一块试金石。那些迟迟未动起来的地方现在要做的,就是赶紧换挡提速,绝不能拖改革的后腿,更不能让车改在半途熄火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