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篇博文的命运看日本对中国媒体的掌控能力
从一篇博文的命运看日本对中国媒体的掌控能力
田忠国
我写了一篇短文,不长,也就一千多字,是谈日本海底藏有战略打击能力的。写好后,贴出去,除极少几家网站外,几乎全删。我们之所以写那篇文章的原因,在于我们有一种深深的担心,即,日本有可能发动对华战争。并建议,搞清楚海底情况,采取一次性摧毁的方法,彻底打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梦想。
而且,删得速度之快,令人惊讶。
我们自审,贴子有问题吗?没有。但为什么会删除得如此神速呢?是不是与日本有关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猜测,可能与日本有关。或许我们猜测错了,但愿我们猜测错了。在写本文的时候,我们偶然读了王文先生的一篇叫“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坏人:再与野夫先生商榷”的博文,读完之后,我们不得不说的是,王文先生是个好人,而且,是个真诚的糊涂好人。我们之所以这样说的原因,在于王文先生忽略一个问题,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价值标准,不同的价值标准有的类似,有的则尖锐对立。不同的人群之所以选择不同的价值标准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的人群分属于不同的阶层(也即不同的阶级),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利益,而价值标准则是为阶层利益服务的。
社会阶层是这样,国家与国家呢,亦属同理。
当然,我们清楚,王文先生的价值标准属于资产阶级的价值标准,与我们完全不同,或者说是完全对立的。道不同本来不相为谋,但我们还是谋一次,因为,王文先生的善良与糊涂,可能影响到他对国家与国家关系的判断,比如说,王文先生用好人观判断日本,日本就可能是个好国,与之亲善就可以了。但问题是,如果日本像王文先生一样善良,与日本亲善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如果日本不像王先一样善良,而是相反,时时有侵略中国,欲拓展其生存空间之心,中国与日本的亲善,无疑是自送虎口。
这样说我是不是与日本就有敌意呢?
认真审视,我没有发现我对日本的敌意,但是,没有敌意不等于不认真剖析日本的战略意图,这是一。其二,民主好不好呢?我认为好,比如,中国前三十年的大众民主,也就是老百姓当家的民主,我认为就很好,但王先生认为那是折腾。但如王先生所举美国之例,说美国到70年代才了一人一票的民主,假如中国不断送前三十年的大众民主呢?三十年前,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时候,那是群众自己设程序、定标准、立制度,如果坚持到现在会怎么样呢?当然,王先生是以美国的价值标准衡量前三十年的。由此可知,马克思说,意识形态的崩溃,就意味着国家的灭亡是多么深刻。以前,我批评过王先生,我之所以批评王先生的原因,一是王先生是个善良的人。批评也是一种参与,或者说参与思索。二是,善良做一个人是没错的,或者说很好,但如果在战略上揉进那些善良,对于国家来说就不妙了。
也或许,王先生认为我们多疑,容易树敌,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国际规则是,敌人不是树的,而是别国拿你当敌人,比如说中美之间。你看中国官员在美国官员面前多听话呀,比乡镇长见到国家主席还听话,叫干嘛干嘛。但是呢,这并没有防碍美国把中国视为假想敌,而且,从全球控制战略的角度,对中国进行了全面的战略包围。从逻辑反证的角度说,这同时说明,亲善不是靠主观善良所能改变关系的。
如是观之,控制人的大脑,就等于控制了这个国家。
2011-4-18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