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构和谐社会的一点思考
关于建构和谐社会的一点思考
---给胡海泉先生信
胡老:
您好。感谢先生的指教。
我曾写过一句话,叫“捍卫立国思想、思索中国未来”,其实,捍卫的就是立场、观点问题,并不完全是方法,因为,历史证明,毛泽东的立场、观点是正确的,方法也可以,但操作方法的人没有操作好方法,这也与立场观点有夹杂别的东西,或对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解有关。一方面方法需要完善与提升,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法,我们的立场观点坚定否?是站在人民大众一边,还是站在少数人一边?现在我们站在人民大众一边,假如我们在社会上有了发言权,有了利益,还会站在人民大众一边吗?或者说,我们会不会走上现在主流精英的老路?或许有人说不会,但我很怀疑,因为,从中国革命到和平建设,那些在血与火中走过来的老革命,有人不是背离了自己的追求了吗?主席逝世,老革命一致声讨文革,不是恰恰证明毛主席深刻洞悉了社会深微的动态变化规律了吗?林的话是对的,革自己思想的命。但问题是,世界上有几个能革自己思想的命的?更不要说革自己物质利益的命了。因此,这就需要一个和平式动态革命的机制,动态革思想文化的命,动态调整社会利益结构,使社会处于良性运动(发展)中。我个人认为,所谓发展,就是一个社会的动态革命、动态运动过程。
现在的问题是,主流社会要保持静态的制度利益输送机制,以发展的名义反对、或者说压制、打击社会自觉的动态革命,扼阻社会的动态运动。这样的必然结果只是“(不要)逼人民大众上山”(胡总语),我之所以把不要打上括号,就是他们逼人民大众上山。来信中先生说,资本主义避免了偏面性,对此我不敢苟同,因为,资本主义有动态纠错的社会机制,但这个动态纠错机制是建立在维护私有制基础上的,而不是本质意义上的民众真正的平等。中国前三十年动态纠错机制刚刚萌芽,刚刚运作,却遭到了人为的严重破坏。我曾分析过遭到人为严重破坏的原因,在于宪法中存有巨大漏洞。我个人认为,资本主义的动态纠错机制的建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社会主义同样也需要经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虽然资本主义的动态纠错机制有可资借鉴的地方,但不能照搬,搬过来就一定不是社会主义了。因为,社会机制是由不同的社会价值逻辑决定的,而不单单是个程序问题。不同社会性质的价值逻辑,必然有不同的动态纠错机制。
关于和谐社会问题,我一直认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要建构动态革命的纠错机制,没有动态革命的纠错机制,和谐社会就只是空想。资本主义和谐了吗?没有。为什么没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制度机制形成的利益输送只朝少数人。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从资源的人均占有角度说,如果搞资本主义只有这么几个结果:
经济殖民化(现在已成事实)。
社会分裂、动荡(现在正在加剧)。
资源枯竭,不要说发展,就连维持都不可能。
最后血流成河,国家全面崩溃。
而且,这是人为的制度机制的必然,是人为的制度性灾难。中国必须避免这场巨大的制度性灾难(当然,这只是一厢情愿的向往,没有践行的权力),而避免制度性灾难的途径只有或者说唯有动态革命价值标准的制度化,也就是构建社会主义的动态纠错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社会的动态和谐。动态和谐强弱互不损毁,在动态运动中动态制衡与动态制化。没有建立在宇宙运动基本规则基础上的价值机制和制度机制,就没有和谐社会可言。我个人认为,毛主席的继续革命和阶级斗争论,即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源于中国古典的宇宙哲学,他在世时没人理解,到目前为止理解得也不多。但没有对主席的真正理解,深入研究,中国只会走向资本主义。现在就是努力恢复了社会主义,如果没有构建起动态革命的大众民主机制,中国还会走向资本主义。
权力意志中的立场观点,或者说思想,决定制度选择。我个人认为,这就是主席生前一直高度警惕,一直抓阶级斗争和文化革命的根本原因。
在先生来信的启示下,写了以上不成熟的“思考”,请先生批评。
祝好
田忠国
2010-4-14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