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民工进城”随想
什么时候民工也有少数民族待遇?
——舞蹈“民工进城”随想
今年春节晚会上,有一段舞蹈“民工进城”印象很深,反映民工进城的滑稽可笑。里面的民工猥琐、狼狈、鬼鬼祟祟。被人形容为鬼子进村偷地雷。这种形象民工同胞肯定不满意。那么为什么民工可以放开嘲讽,而春节竟然连个“猪”字都不能提呢?
中国民工虽然有近2亿人,但是民工是分散的从没有组织起来,没有代表自己阶层利益的精英替自己说话,国家从来不认为民工是一个政治团体。 而少数民族不同,他们是被国家承认的政治力量,有代表、有精英、有代言人。他们一句话就能颠覆整个国家政策,舆论导向。哪怕人数再少,也是有发言权的。
春晚导演金越说: 因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很多的兄弟民族在他自己的习俗里也一些禁忌,一到亥年就会有一些禁忌,95年我也参与了那届春晚,也遇到了这种情况,因为穆斯林等兄弟民族会忌讳,因为过节的时候大家都要快乐,都要照顾到,不能说只你快乐,别人都不快乐。
那么我们就糊涂了,因为有某个少数民族同胞有忌讳,触犯了他们的快乐情绪,那么大部分人就必须掐掉这点快乐,这就是说这个社会的快乐只要带有民族性质的异议,那么绝大部分人都必须从此不能享受这种快乐。只要没有民族意义上出现异议则任何快乐哪怕只有少数人享有,大多数人反对都可以是合情合理的快乐。
那么民工快乐不快乐,就不在导演考虑范围之内了,这个“和谐”在这些人眼里,只有族与族之间要和平,要和谐,而社会其他群体分布呢则不再考虑范围之内,尽管这个分布更有典型性、更广泛。
藏族同胞有医疗报销,民工没有;少数民族有两胎以上生育指标,民工没有;少数民族有自治政策,优秀者国家培养、选拔成干部、其他则在升学、在招工、在分配上有优惠政策, 而民工也没有;各种国家福利政策,民工是享受最少的一群人。民工永远是包工头手里的鱼肉,加班经常的事,鱼肉荤腥少有的事,欠薪克扣时有的事,工伤惨祸屡见不鲜。没有组织可靠,没有政策依赖,累死累活都靠自己。而“和谐社会”却对他们可以任意挖苦、可以嘲笑、可以克扣工资、可以伤残而不管。
当我们只讲民族大团结,按族族平等原则构建社会,却避免不了在考虑一少部分人的利益和感受的同时忽视更多人的利益和感受,那么这公平吗?这种以族族和谐方式构建社会反而是更危险的。再讲团结、再讲和谐却仍然每天在强化这种人群区分和意识。接下来人们会问:是否我们应该取消猪年生肖邮票了?
另一方面,这个社会更大的不公平、不和谐却在每天上演,那么谁又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呢?什么时候民工也有少数民族待遇?
参见: 在“人人平等”还是“族族平等”问题上,自由派、民族主义派、儒家竟然能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