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范仲淹所引发的对当代一些官员的思考
从范仲淹所引发的对当代一些官员的思考
《古文观止》的下册里,有题为《义田记》的一篇文章,其中说到关于北宋著名大清官范仲淹的下列事情:
一、范仲淹还在年轻穷困的时候,就立志要救济同族中穷苦的人和社会上穷困的贤人志士。一直等到20年后,他先后作了封疆大吏和副宰相等大官,才用丰厚的薪奉购买了1000亩好地,用其产出实现了自己的宿愿。他一直这样救济穷人,但在他去世的时候,却竟然连一件像样的陪葬衣服也没有,儿子也没有钱为他办风光的葬礼,只是继续坚持着他救济穷人的工作。
二、与范仲淹同朝的不少高级官员,他们尽管豪宅雄伟宽广,妻妾成群漂亮,车马名贵高档,但却连他们的穷亲戚都难以上他们的门,更别想让他们救济社会穷困贤达了。就是那些中级官员,也大体上与这些高级官员差不了多少。这些官员都应该是范仲淹的罪人啊!
在当代中国,尤其是在那个“不管黑猫白猫”的“伟大理论”将人们的私欲之火烧到了“普世价值”程度的时候,范仲淹是谁?他的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什么意思?这也许早已经被当今中国的不少人给遗忘了。但是,他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却曾经实实在在的是激励过我们中华民族的不少志士仁人的成长,并且曾经是实实在在的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的。
然而,在我的印象中,范仲淹尽管是很优秀的官员,但却实在难以与毛泽东时代的广大干部队伍相提并论,单是一个必须密切地联系广大人民群众,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就足够这位老范再努力一下的。
但是,自打这个“特别是”的时代以来,在前面所提到的那个“伟大理论”的教导下,随着可以随便交学费地对河中的石头的乱摸,随着“一把手说了算”的“不问姓公姓私、不问姓社姓资”以及“不争论”等等改革专用语教诲或暗示,已经将各级不少官员培养为全世界公认的前腐后继队伍了!
我记得有人说过这样的话:“治国安民最为首要的就是治官”。从以上所述中也可以看出,官员的好坏,除了其个人的素质之外,政治理论的引号是起着决定作用的。
呜呼!官员,在毛泽东走了以后,你们什么时候才会永远不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呢?
秦川牛
2010.1.9夜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