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给铁道部:坚决支持发展高铁;任何改革措施都必须符合人大“不搞私有化”的决定

火烧 2011-04-1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强调支持高铁发展,反对铁路私有化,呼吁改革措施必须符合人大决定。指出国企改制常伴随下岗与财富集中,提醒公众警惕改革背后的私有化意图,呼吁理性看待改革与民意关系。

 给铁道部:坚决支持发展高铁;任何改革措施都必须符合人大“不搞私有化”的决定

  除了军工(实际上军工的篱笆墙现在也已经被狗钻了一个洞出来),铁路是资本大鳄眼中最后一块肥肉,几年之前就对开始对铁路私有化进行试探,舆论上屡屡放出探测气球,利用民众对铁路运输服务中的意见,制造铁路私有化的“民意基础”。

  这里想提醒一下那些容易激动的“平民意见领袖们”,凡是涉及到“国企”、“垄断”、“亏损”、“改革”这一类的新闻时,请多留一个心眼,请冷静一下再发言,多问几个为什么?谁会从你的发言中得到力量?谁会利用你的情绪去做文章?猜测一下他们会做什么样的文章。等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然后在来表达你的愤慨吧。请“意见领袖们”一定要弄清楚问题在那里,国营企业是我们所有人的,不是那一个具体的人的,也不是那一个部门的。请大家回忆一下,这些年来所有的国企“改制运动”中,我们都得到了什么?那些近水楼台又得到了什么?医院、学校、企事业单位,哪一项改制不伴随着“下岗”这两个字?哪一项改革没有造就几个富翁?看看你们身边的“企业家”吧?他们是怎么来的?绝大多数不都是改制改来的吗?20年前你们不是还一起骑自行车上班吗?现在又如何?所有的改制,都是打着“民意”的旗号进行的,什么服务不好啊,什么效率不高啊,总之是有人“抱怨”,是谁释放出这些信息的?是谁给“改革家”们提供改革动力的?是你,是我,是我们所有生在福中不知福的人。当年一边享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福利,一边羡慕着西方的所谓“自由”和资本家们的豪奢;当年那些憧憬着《甜蜜蜜》的爱情向往的姑娘们,你们可曾想到今天会有二奶、失足妇女来和你们“竞岗”?当年那些抱怨毕业分配不自由的天之骄子们,你们可曾预见到今天毕业就是失业搓澡、掏粪都抢着干只是为了获得一个安稳的工作保障?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今天我们作为弱势群体很可怜,可当年我们对公有制体系弃之如草芥,这不是我们自找的吗?别总怪“敌人”太狡猾,也要反省一下我们自己太愚蠢。总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就难免目光短浅,就难免上当受骗。

  “改革家”们已经一而再再而三的借民意推行他们的“改革”,而一切“改革”都是“私有化”的代名词,至少到目前为止是这样的。现在铁道部的某些人出了问题,很多人又开始装模作样的低头皱眉作沉思状,然后斩钉截铁的说这是“制度”问题,制度问题当然要通过“改制”才能解决,而这些年的“改制”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将资本家引入制度那才是“改制”,否则就是“倒退”。而“倒退是没有出路的”,于是一场改制的盛宴就又开始了。这种把戏玩了这么多多年,可怜我们很多人还是不停的上当。如果铁路改制,谁会得到好处?你我都不会。谁会?机会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比如预先私募几十亿美元在那里放着的人。而我们普通人只会收获又一轮失落和羡慕。铁路票价高,可以通过人大要求他们降,不管怎样这种要求还是合理的,如果完成了私有化,谁理你?当然,有些中市场毒太深的人可能会说,顾客可以用脚投票,市场自然会惩罚铁路老板,但现在顾客不是一样可以用脚投票吗?铁路票价高,要求铁道部降价,这是聪明的做法,要求私有化,这就是傻鸟们为“有准备的人”摇旗呐喊,是大蠢蛋。

  当年发展高铁时,老僧坚决支持国产方案,写了不少文章反对当时铁道部的做法,并且当时就指出所有弃国产而就洋货的人,都是有受贿嫌疑的,果不其然,当年某些人经手人具有重大的经济问题,老僧不是想在这里夸耀自己有先见之明,只是想说明我的态度,因为我现在要支持中国大力发展高铁,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并且在世界中作出一个安全可靠的样板来。中华之星已经无可奈何的陨落了,如果坚持到现在,我们自成体系的技术可能同样在世界上领先,现在只能遗憾了。“和谐号”虽然是引进的外国技术,可能有些东西还被别人控制着,但我们毕竟已经创造了世界纪录,能够制造出世界最快的高铁这就是王道,就象我们的歼20一样,这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一个象征性的东西,已经投入了那么多的资金,如果现在我们不加紧推广,那么此前我们的投入就白费了,日本、德国、法国会趁机跟上。从发展经济的角度讲,高铁只应该加速前进,不能放缓,更不能停止。这三十年来发展经济基本上靠“卖”,卖了国企、卖土地(房地产),今后我们经济支柱在哪里?我认为是高铁。经济发展其实是三种核心流动推动的——物流(含能量流)、信息流、资金流,这三种流动对于发展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而物流的推动作用尤其显著。有三种收费是阻碍国家经济发展的——高额通讯费用、高速公路收费、银行收费,这是在这三种流动之间制造障碍。刘志军倒了,但高铁不能倒,要从战略高度上来看高铁的发展。未来三十年,世界上必然会兴起高铁的兴建潮流,谁占据优势,谁就掌握了未来经济的动脉。至于高铁“亏损”的问题,这简直就不是问题,铁道部在高铁运输中每亏损一块钱,起码可以为整个社会创造10块钱的经济效益,铁道部本来就不应该赚钱。

  至于铁道部为了避免瓜田李下,防止腐败,要进行改革。这没有问题,但一切改革都应该符合人大“不搞私有化”的庄严决定。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