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义“教父”何以转向自由主义的“掘墓人”
文章探讨刘小枫从自由主义教父转向掘墓人的过程,分析其思想转变与对自由主义的批判,涉及国父毛泽东、西学迷宫及苏格拉底哲人等关键词。
---- 评刘小枫的转向
刘小枫,对于不同年代的学人或学子具有不同的面相。但是,整体来讲,刘小枫可以作为中国学人从自由主义者向反自由主义者转变的一个标本,尤其是其发表关于“国父”毛泽东的言辞之后。
一、作为自由主义“教父”的刘小枫。刘小枫作为自由主义的“教父”,要从八十年代那股自由主义思潮说起。中国的自由主义者们、西化大师们引以为豪的八十年代,刘小枫曾经是一个引介西学的先锋人物,以《拯救与逍遥》蜚声学界,立志站在西方基督教的“彼岸”信仰世界里,“拯救”那些“逍遥”于物质世界的中国人,堪称中国式自由主义的“教父”。
二、进入西学迷宫的刘小枫。与中国所有所谓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们不同的是,刘小枫是一个真正的哲人。他不是一个知识分子,指引他追求智识的东西就是苏格拉底被处死的那个东西。他是那个年代真正进入西学迷宫的唯一哲人,当他沉迷于西学迷宫后,发现西学同样是一个“无底洞”,西方的价值系统处于“崩溃的前夜”。所谓的社会理论、一切的当代学问都是末日世界来临前的“呓语”。
三、转向苏格拉底式哲人的刘小枫。当刘小枫同时代的大部分知识分子被沦落为西方学术工厂的打工仔时,变成为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背书的“欲练此功必先自宫”的东方不败式的“民族精神太监”时,刘小枫已经从那个犹太哲人那里盗取了“重新阅读西方重新理解中国”的秘籍,走上了与所谓的自由主义决裂的道路,变成了中国式自由主义的“掘墓人”。
刘小枫,已进入耳顺之年。许多对其影响很大的先人却未必理解他,如李泽厚,这位影响一代学人的大师。刘小枫的转向,对于中华民族甚幸,对于那些依然在民族精神领域承传薪火的人们而言,具有指向意义。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