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书交流

毛主席语录摘编

火烧 2010-04-09 00:00:00 读书交流 1025
精选毛主席语录,涵盖为人民服务、白求恩精神、群众力量与革命战争基础等核心内容,强调人民利益与群众力量的重要性,适合学习与参考。

毛主席语录摘编  

2010/4/5  

  

爱 民  

  

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两个中国之命运》(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三日)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我们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为人民服务》(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  

  

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为人民负责。  

《抗日战争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三日)  

  

我们要学习他(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纪念白求恩》(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为人民服务》(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  

  

人民的力量  

  

人民,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重到起码的知识。  

《“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一九四一年三月、四月)  

  

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出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  

《多余的劳动找到了出路》一文的按语(一九五五年)  

  

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战争。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七日)  

  

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加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九三八年五月)  

  

战争的伟力这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百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象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  

《论持久战》(一九三八年五月)  

  

人民的游击战争,从整个革命的观点看来,和主力红军是互为左右年,只有主力红军而无人民的游击战争,就象一个独臂将军。根据地的人民条件,具休地说来,特别是对于作战说来,就是有武装起来了的人民。敌人视为畏途,主要地也在这一点。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九三六年十二月)  

  

行政管理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九三八年十月)  

  

共产党的干部政策,应是以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为标准,这就是“任人唯贤”的路线。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九三八年十月)  

  

团结起来,参加生产和政治活动,改善妇女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  

为《新中国妇女》杂志创刊题词(一九四九年七月二十日)  

  

必须重申党的纪律:(一)个人服从组织;(二)少数服从多数;(三)下级服从上级;(四)全党服从中央。谁破坏了这些纪律,谁就破环了党的统一。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九三八年十月)  

  

要使几亿人中的中国人生活得好,要把我们这个经济落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成富裕的、强盛的、具有高度文化的国家,这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我们所以要整风,现在要整风,将来还要整风,要不断把我们身上的错误东西整掉,就是为了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担负起这项任务,更好地同党外的一切立志改革的志士仁人共同工作。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七年三月十二日)  

  

我党规定了中国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又规定了各项具体的工作路线和各项具体的政策。但是,许多同志往往记住了我党的具体个别的工作路线和政策,忘记了我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面如果真正忘记了我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我们就将是一个盲目的不完全清醒的革命者,在我们执行具体工作路线和具体政策的时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左右摇摆,就会贻误我们的工作。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一九四八年四月一日)  

  

“互通情报”。这就是说,党委各委员之间要把彼此知道的情况互相通知、互相交流。这对于取得共同的语言是很重要的。有些人不是这样做,而是象老子说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结果彼此之间就缺乏共同的语言。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九四九年三月十三日)  

  

不懂得和不了解的东西要问下级,不要轻易表示赞成或反对。……我们切不可强不知以为知,要“不耻下问”,要善于倾听下面干部的意见。先做学生,然后再做先生;先向下面干部请教,然后再下命令。……下面干部的话,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听了以后要加以分析。对正确的意见,必须听,并且照它做。……对于下面来的错误意见也要听,根本不听是不对的;不过听了而不照它做,并且要给以批评。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九四九年三月十三日)  

  

学会“弹钢琴”。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进都按下去,那也不成调子。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党委要抓紧中心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工作而同时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我们现在管的方面很多,名地、各军、各部门的工作,都要照顾到,不能只注意一部分问题而把别的丢掉。凡是有问题的地方都要点一下,这个方法我们一定要学会。钢琴有人弹得好,有人弹得不好,这两种人弹出来的调子差别很大。党委的同志必须学好“弹钢琴”。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九四九年三月十三日)  

  

要“抓紧”。就是说,党委对主要工作不但要一定要“抓”,而且一定要“抓紧”。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伸着巴掌,当然什么也抓不住。就是把手握起来,但是不握紧,样子象抓,还是抓不住东西。我们有些同志,也抓主要工作,但是抓而不紧,所以工作还是不能做好。不抓不行,抓而不紧也不行。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九四九三月十三日)  

  

胸中有“数”。这是说,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注意到它们的数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数量的分析。任何质量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没有数量也就没有质量。我们有许多同志至今不懂得注意事物的数量方面,不懂得注意基本的统计、主要的百分比,不懂得注意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一切都是胸中无“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九四九年三月十三日)  

  

“精兵简政”。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安,都应当简明扼要。会议也不要开得太长。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九四九年三月十三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一四四四页  

  

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是瞎说一顿。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七日)  

  

任何领导人员,凡不从下级个别单位的个别人员、个别事件取得具体经验者,必不能向一切单位作普遍的指导。这一方法必须普遍地提倡,使各级领导干部都能学会使用。  

《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九四三年六月一日)  

  

在任何一个地区内,不能同时有许多中心工作,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有一个中心工作,辅以别的第二位、第三位的工作。  

《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九四三年六月一日)  

  

必须随时掌握工作进程,交流经验,纠正错误,不要等数月、半年以至一年后,才开总结会,算总帐,总的纠正。这样损失太大,而随时纠正,损失较少。  

《关于工商业政策》(一九四八年二月二十七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一九四一年三月、四月)  

  

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  

《反对本本主义》(一九三零年五月)  

  

调查就象“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是“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反对本本主义》(一九三零年五月)  

  

开调查会每次人不必多,三五个七八个人即够。必须给予时间,必须有调查纲目,还必须自己口问手写,并同到会的人展开讨论。因此,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的,也一定做不好的。  

《“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一九四一年三月、四月)  

  

政治工作  

  

在任何群众运动中,群众积极拥护的有多少,反对的有多少,处于中间状态的有多少,这些都必须个基本的调查,基本的分析,不可无根据地、主观地决定问题。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九四九年三月十三日)  

  

任何有群众的地方,大致都有比较积极的、中间状态的和比较落后的三部分人。故领导者必须善于团结少数积极分子作为领导的骨干,并凭借这批骨干去提高中间分子,争取落后分子。  

《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九四三年六月一日)  

  

在人民战争的基础上,在军队和人民团结一致、指挥员和战斗员团结一致以及瓦解敌军等项原则的基础上,人民解放军建立了自己的强有力的革命的政治工作,这是我们战胜敌人的重大因素。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八路军的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有三个,即:第一、官兵一致的原则。第二、军民一致的原则。第三、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的原则。  

《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应在每一部队内部举行拥干爱兵运动,号召干部爱护士兵,同时号召士兵拥护干部,彼此的缺点错误,公开讲明,迅速纠正,这样就能达到很好地团结内部之目的。  

《一九四五年的任务》(一九四四年十二月十五日)  

  

很多人对于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弄不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或根本宗旨)问题,这态度就是尊重士兵尊重人民。  

《论持久战》(一九三八年五月)  

  

共产党人在劳动人民中间进行工作的时候必须采取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决不允许采取命令主义的态度和强制手段。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我们的同志一定要懂得,思想改造的工作是长期的、耐心的、细致的工作,不能企图上几次课,开几次会,就把人家在几十年生活中间形成的思想意识改变过来。要人家服,只能说服,不能压服。压服的结果总是压而不服。以力服人是不行的。对付敌人可以这样,对付同志,对付朋友,绝不能用这个方法。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七年三月十二日)  

  

不论什么人,只要不是敌对分子,不是恶意攻击,允许大家讲话,讲错了也不要紧。各级领导人员,有责任听别人的话。实行两条原则:(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二)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如果没有“言者无罪”一条,并且是真的,不是假的,就不可能收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效果。  

《一九四五年的任务》(一九四四年十二月十五日)  

  

  

哲学  

  

谁要是只看见光明的一面,不看见困难的一面,谁就会不能很好地为实现党的任务而斗争。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四页  

  

优势而无准备,不是真正的优势,也没有主动。懂得这一点,劣势而有准备之军,常可对敌举行不意的攻势,把优势者打败。  

《论持久战》(一九三八年五月)  

  

革命斗争中的某些时候,困难条件超过顺利条件,在这种时候,困难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顺利是其次要方面。然而由于革命党人的努力,能够逐步地克服困难,开展顺利的新局面,困难的局面让位于顺利的局面。  

《矛盾论》(一九三七年八月)  

  

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实践论》(一九三七年七月)  

  

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我们所犯错误,研究其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我们离开了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主观地决定自己的工作方针。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一九四八年四月一日)  

  

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和科学的分析方法。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九三零年一月五日)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 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矛盾论》(一九三七年八月)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矛盾论》(一九三七年八月)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个规律,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不熟悉生活,对于所论的矛盾不真正了解,就不可能有中肯的分析。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七年三月十二日)  

  

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是由各方面的因素决定的。看问题要从各方面去看,不能只从单方面看。  

《关于重庆谈判》(一九四五年十月十七日)  

  

我们必须学会全面是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不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矛盾论》(一九三七年八月)  

  

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然而这种情形不是固定的,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着,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  

《矛盾论》(一九三七年八月)  

  

指挥员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必要侦察手段,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思索,然后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加上去,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因而构成判断,定下决心,作出计划,-----这是军事家在作出每一个战略、战役或战斗的计划之前的一个整个的认识情况的过程。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九三六年十二月)  

  

共产党员必须懂得以局部需要全局需要这一个道理。如果某项意见在局部的情形看来是可行的,而在全局的情形看来是不可行的,就应局部服从全局。反之也是一样,在局部的情形看来是不可行的,而在全局的情形看来是可行的,也应以局部服从全局。这就是照顾全局的观点。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九三八年十月)  

  

批评和自我批评  

  

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和其他政党相区别的显著的标志之一。我们曾经说过,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洗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说它们在不停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侵蚀。对于我们,经常地检讨工作,在检讨中推广民主作风,不惧怕批评和自我批评,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中国人民有益的格言,正是低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为人民服务》(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  

  

批评要及时的批评,不要老是爱好事后批评。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一九五五年七月三十一日)  

  

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 了,我们的事情就办得好一些。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九四九年六月三十日)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团结自强  

  

  

力戒骄傲。这对领导者是一个原则问题,也是保持团结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没有犯过大错误,而且工作有了很大成绩的人,也不要骄傲。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九四九年三月十三日)  

  

即使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极其伟大的成绩,也没有任何值得骄傲自大的理由。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一九五六年九月十五日)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虎、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一九四九年三月五日)  

  

勤俭为工厂,勤俭办商店,勤俭为一切国营事业和合作事业,勤俭办一切其他事业,什么事情都应当执行勤俭的原则。这就是节约的原则,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  

《勤俭办社》一文的按语(一九五五年)  

  

财政的支出,应该根据节省的方针。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我们的经济政策》(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三日)  

  

注意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不论在地方上或部队里,都应该注意这一条。对党外人士也是一样。我们都是从五湖四海汇集拢来的,我们不仅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同志,而且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九四九年三月十三日)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  

《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一九四五年一月十日)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出万难,去争取胜利。  

《愚公移山》(一九四五年六月十一日)  

  

干部中一切不经过自己艰苦奋斗、流血流汗,而依靠意外便利、侥幸取胜的心理,必须扫除干净。  

《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八日)  

  

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在社会主义事业中,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不付出极大努力,总是一帆风顺,容易得到成功,这种想法,只是幻想。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毛主席在苏联的言论》人民日报出版社第一五页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呵!  

《吴玉章同志六十寿辰祝词》(一九四零年一月十五日)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报告》(一九四九年三月五日)  

  

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实践论》(一九三七年七月)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学习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态度,不管我国情况,适用的和不适用的,一起搬来。这种态度不好。另一种态度,学习的时候用脑筋想一下,学那些和我国情况相适合的东西,即吸取对我们有益的经验,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一种态度。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没有进学校机会的人仍然可以学习战争,就是从战争中学习。革命战争是民众的事,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九三六年十二月)  

  

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  

《实践论》(一九三七年七月)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九三八年十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