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清帝国的黄昏到东方雄狮的觉醒 百年间的沧桑巨变
大清帝国的黄昏
当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繁花似锦、烈火烹油的时候,他绝对不会想到,仅仅在他去世四十一年后,就会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大清朝的“天朝上国梦”,一夜之间彻底梦碎。(如果小燕子和紫薇活得比较久说不定都能看到这可怕的结局)正是他曾经看不起的那些洋枪洋炮、奇技淫巧,将大清帝国的尊严按在地上狠狠地摩擦。甚至再经过一两代人,曾经的小学生日本,也会后来居上,将曾经的老师打得头破血流。
那是一个“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的蒙昧的时代。
底层愚昧,在泥潭中挣扎求生
为了维护大清国的统治,上亿中国人被剥夺了受教育权,世世代代生活在社会底层,失去了阶层上升的通道,沦为鲁迅先生笔下“麻木不仁”的看客。
1900年庚子国难。八国联军在天津登陆后,老百姓发现这些洋鬼子并没有烧杀掠夺。于是许多老百姓接受联军雇佣,用独轮车队为八国联军运输粮草进城。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的时候,竟然有老百姓扶梯帮助联军翻越北京城墙。英军在北京老百姓的引导下,直接抄近道从沙窝门的下水道进城,老百姓则在两边围观。
中层麻木,在大烟馆醉生梦死
晚晴的八旗子弟和地主贵族阶层已经完全丧失了奋斗的欲望,沉迷于看戏、听曲、抽大烟的“奶头乐”,以至于到剿灭太平天国时军队居然无人可用,只好依仗汉人曾国藩的湘军,逐渐丢掉了满清贵族阶层的基本盘。
高层昏庸,在“天朝”迷梦中闭关锁国
曾经的中国,并不是一直闭馆锁国的状态。从唐朝的开元盛世到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中国与世界一直都保持着文化和技术、经济交流。但是到清朝的时候,由于统治阶级的目光短浅,执行“片甲不入海”的闭关锁国政策,最终完美错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当隔壁的沙俄都已经依靠技术进步走向世界强国的时候,中国依然是一个封闭的农业国,依靠蚕丝、茶叶这些毫无技术含量的农产品赚取海量白花花的银子。
从乾隆盛世到亡国灭种的边缘,只花了几十年也就是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历史就像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不关心国家民族的未来,那么下一代人甚至这一代人就可能要再次沦为亡国奴被随意虐杀。
东方雄狮的觉醒
痛定思痛,百年的屈辱后,自从共产党领导新中国成立以来,“落后就会挨打”,成为我们每个中国人从小到大就被灌输的人生信条。所以,我们将爱国主义教育从娃娃抓起,让幼儿园的小朋友看《上甘岭》、《长津湖》,给不懂事的小学生佩戴红领巾,每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儿女,在小学课本上都要学习“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在西方的白左看来,这是”洗脑”教育。可是如果他们也尝过“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痛苦历史,也曾被“731”部队的医生活体解剖,就不会站着说话不腰疼,毫无依据地批评我们的许多国策了。为了国家强盛,为了人民幸福,为了子孙后代的福祉,我们愿意牺牲当下的利益,短暂的自由,甚至一两代人的青春热心。。
拿破仑曾经说过,你们所面对的东方帝国是一头沉睡的雄狮,当它醒来的时候全世界都会颤抖。如今的中国,就是那头醒来的雄狮。全面改革开放,海纳百川吸引全世界的人才,与所有国家互利互惠,甚至连曾经的敌人都能够化敌为友,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团结中华民族全体儿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黄赌毒零容忍,严厉打击各种伤害人民身体的违法犯罪行为;打压房价、打压教培、打压垄断资本,全面推进共同富裕,及时纠偏之前发展阶段导致的贫富差距过大、阶层固化等问题。
看看我们在不亚于一场大型战争的疫情面前的英勇表现,看看我们斗洪水、战天灾,有谁敢否认,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强起来了?如果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都不能过上好日子,那么天理也难容!
我们大多数人从事的都是平凡的岗位,不能够像钱学森、袁隆平、屠呦呦那样为国争光,但是我们仍然能够像张桂梅、黄文秀、张富清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像他们学习,为国家为民族努力奋斗,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人能够看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小兵看世界”,我是一个刚刚开始学习毛泽东思想的青年,往后余生,更多原创,更多精彩,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