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现在是到了解决干部队伍“能上能下”问题的时候了

火烧 2015-07-1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干部能上能下制度的重要性,强调从严治党与群众监督在干部管理中的作用,回顾历史时期干部制度的严格性与实效性,提出当前需完善干部管理机制。

  新华网北京6月26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6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修订稿)》、《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

  会议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管好用好领导干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重点是解决能下问题。在干部工作中,既要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选准用好,又要把那些存在问题或者相形见绌的干部调整下来。对于促使干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完善从严管理干部制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误听误信,社会上人们形成了一种共识,以为文革和整个毛泽东时代干部就是受尽了迫害,讲到老干部的尽力都免不了要鸡蛋里挑骨头,拼凑一些难以找到实际根据“迫害”经过;其实,他们经历的许多事情不是受迫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正是体现那个时代的干部能够“能上能下”,实行了“能上能下”。文革期间甚至整个毛泽东时代,党和政府干部都一律受群众监督,有大鸣大放大字报作为主要监督工具,领导干部如果违反党章,违反法律,甚至现在看起来不起眼、小儿科的干部道德败坏、生活腐化,立马就有群众揭发,上级党组织很快处理你。干部降级的降级,撤职的撤职,甚至还有下放到农村与农民兄弟在一起从事艰苦的农业生产,把腐败违法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所以,那个时代干部腐败很难找到生根发芽的土壤。这样一个具有建设性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能上能下”干部制度,就是在中国,在毛主席领导下的新中国才有。那时候“搞个女人”叫生活腐化堕落,你得降级、降职、甚至撤职查办进大狱,在当时这是得到大家公认的约束制裁干部的一条定律。我在童年少年时期见到这样的管理干部、处理干部非常多,按照现在的国际用人标准——普世价值来衡量,当时许多干部总以为是大不了的事,无足轻重,不懂得蝼蚁之穴可以溃千里之提的道理。所以接受不了,许多人不服、抗拒,后来攻击诽谤污蔑性的言辞也随之诞生,说什么“搞个女人就得下台”,什么住“牛棚”不堪忍受。说句实话,当时有干部是住了“牛棚”,但那是少数,不具有代表性;许多下放干部住的、吃的、工作的不是真正的“牛棚”,他们一般都住的、吃的、工作的,比跟他们在一起的农民工人还要优越多。从另方面来说,就是住了“牛棚”那又怎么样?我们的人民、我们的老百姓也有许多过这样的生活,也是这样的工作条件,这就是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平等、公平,为什么干部与老百姓平等一下就受不了,就实行不下去?为什么我们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就不能与人民一起处在一个档次之上,与农民工人兄弟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的辛酸苦辣你?何况大多数下放干部和下基层的干部的生活工作境遇比普通农民工人要优越多,劳动量要少得多,吃得要好得多,他们基本上是带“薪”(工资)劳动的,他们工资的价值是普通农民工人所获得的劳动价值几倍、几十倍,有人住的是小洋楼也管它叫做“牛棚”,准确吗,合适吗?

  后来改革说要消除干部队伍的终身制,但是这项政治改革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由于涉及到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要革除打江山而坐江山的封建官本位意识形态和遗毒谈何容易。到现在基本没有解决我们干部的“终身制”问题,只弄了一个60岁退休制的消除“终身制”。即使是这样,也还是在只能上不能下问题上的环境里停滞不前。干部腐败随之诞生,干部不称职、生活糜烂腐化堕落,严重违反社会公德并不会影响其仕途升迁;带病提拔、边腐边升屡见不鲜、司空见惯,甚至渎职犯罪严重违法的仍然逍遥法外,不可思议的得到重用提拔。你只要看看现在被反腐败依法处理的那些“老虎”和“苍蝇”的成长档案袋就什么都明白了。他们身上谁没有从道德败坏到生活腐化堕落,从置道德规范于不顾到无视党纪国法;这些人就是依据世界上通用的干部标准(就是按照普世价值观),也早也应该下课了,但是在我们国家,他们照样只升不降,好像我们党的用人标准与道德、法律没有因果关系关系,与他们自己的官职无任何责任连带联系。苏荣、徐才厚、陈绍基,他们一开始谁不是违反道德、违反党章,那时候就应该“下课”了,就必须“下课”了,但是他们的仕途却出奇的一路顺风顺水、步步高升,一直把他们升成国家领导人,这拿什么去衡量,怎么去理解?还有那些地方上“贪官污吏”,哪个不是从道德败坏、腐化堕落开始的,结果怎么样,还不是安然无恙地一路唱着凯歌走向“高就”,这种制度方法能解决干部队伍“终身制”问题?还有那“污吏”大毒枭、黑社会首领博社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的蔡东家,竟然多年经营毒品基地,法外开恩,被选为“代表人民”的市人大代表,多年党政领导一肩挑的“人杰”。再有那东莞“黄都”的企业家梁耀辉(人称太子辉)他们,多年明目张胆的组织卖淫嫖娼,对抗国家法律,竟然被“选为”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入职全国民意,曾当选首届东莞“十大慈善人物”,他们是典型的官商结合,买办官僚的得势。据《南方都市报》、香港《大公报》报道:广东省东莞市长李毓全也称连“坊间将东莞误认为‘黄都’”。你说这荒唐不荒唐,是不是滑国际之大稽的消除“终身制”。

  社会实践告诉我们:这些年干部制度的改革,根本上没有动他们的奶酪,三十多年的用人制度改革,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相反使制度僵化,形成一潭死水的干部制度。这是一个败笔,就这一点而言,改革到了攻坚期,要消灭铁帽子王、大老虎,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回头路可走。

  这次政治局会议强调: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最根本的是健全完善制度机制。要坚持推进制度改革,通过激励、奖惩、问责等一整套制度安排,保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和制度环境。

  这里的“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和“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和制度环境”,实际上是习近平总书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具体化和实际运用,但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那守护“制度”的栅栏是什么?这就是人民群众的监督与管理,就是人民群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度里,真正的当得了家、做得了主!人民群众有权监督共产党员、领导干部,他们能够监督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对政治上不守规矩、廉洁上不干净、工作上不作为不担当或能力不够、作风上不实在的领导干部,要坚决进行组织调整;同时,及时把那些忠诚、干净、敢于担当的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用起来,切实增强干部队伍活力。”的干部制度、用人机制的社会生态。

  石台中学张新国 2015年7月17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