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义的自觉和平等社会
郭明义,专研业务,坚持原则,爱岗敬业,友爱同志,无求助人,关爱家人,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共产党员就站在了我们面前。郭明义,深明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大义,身体力行,作出了普通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的表率。惟能明义,而能自觉,唯有自觉,方能建设平等社会。
一、社会条件与自觉意识
关心他人更多的是傻子吗
外力的强制,一般的或成为形式主义或很低的效率运行,制定和执行制度的成本越高,投入到最终产品和服务中的资源和劳动就越少。党章,终究起来,始终是外力约束,这种强制力是必须的,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自觉。郭明义在寻求同样是共产党员却是资本家帮助发布爱心广告时候的对话,凸显出郭明义自然的自觉性,对党章的坚守,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印刻在心中。在“自己老婆孩子过得好不好”的质问下凸显出了这种矛盾。那位共产党员资本家也似乎非常有理,代表天下人问郭明义对自我、对家人的关心是否足够的问题。关心自己更多还是关心他人更多,成为我们历史上一个思维断点。一个人不能爱自己、不能爱家人的人,是真的爱社会吗?他不爱自己,能够爱社会吗?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真的就成了昨日黄花,真的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号召而已吗?是不是真的就是全心全意关心自己,就是最有效率的行为并且有最好的社会或组织治理吗?
只关心自我,没有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自由主义思想认为每个人最了解自己、都应最关心自己,进而同时把社会上的那个他管好了,社会整体上就最有效率。别人怎么想的,需求怎么满足,别人是没法考虑清楚的。这些东西,乍看起来没什么问题,推敲也没问题,但进入实践领域,花样就多了。英国是推行自由主义的社会,英国学生反对学费高涨的游行、老百姓街区游行;法国工人大罢工;挪威惨案凶犯对外来文化的排斥;美国费城对年轻人的宵禁,都有着推行自由主义政策不管基层老百姓死活的影子。在自由主义理论下,因市场竞争条件下更多的资本垄断的形成,逐步剥夺了基层老百姓的消费能力,这也是当下欧美经济体债务经济的本质原因之一。
那些家庭因重病或大灾而失去经济基础的人,整个的就丧失掉了生活的力量,逐步被社会边缘化。用西方所谓最新的药和方法,昂贵的医疗费用,又没有公共医疗体系保障的个体,只能陷入绝望的境地。老百姓不管过的多殷实,只要一有病,梦就破灭了。医疗市场化,医生比社会上普通劳务还低的工资,无孔不入的药代,剥削大众的西药专利,够构成了削弱百姓消费能力的杀手锏。
只关心他人,是极左思维,不是社会主义
在自由主义理论基础上搞经济学的学者,经常攻击社会主义关心他人的文化愚昧和假正经,根本认识不到平等社会理想的可实现性和可贵。极左的思维里,确实有绝对平均主义的问题,这种分配方式,完全背离了按劳分配原则,没有体现出对劳动能力强、贡献大、责任大的激励机制来。通过市场的一些办法,把按劳分配的原则推行下去,这或许是改革的初衷。建设社会主义,不能要求人们在理论上认清了社会主义,在境界上能够建立起平等心。在经济制度上,必须坚持公有制为基础,坚持国家经营企业对经济命脉的调整和控制能力,允许追求个性化、追求财富的个人采取小私有的手段提供不同的服务获取财富的增长,同时加强保护社会主义基础的法治建设而不是私有制经济基础的法治建设。并通过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给予相应能力和贡献的人以相应的工资收入。
譬如住房问题,大一统的房子格局、形象、装修,那些有突出能力的人,可能确实是希望有个性化,尤其是年轻人,对个性的要求比较强,社会就该给予这样的人合法获得收入的空间并调整自身的生活方式,但在主流上,在劳动人民大众上,要给予相信社会主义、愿意劳动的和享受基本福利的人以选择的权利。郭明义几十年住的老旧房屋,这种贫穷的生活方式,不是社会主义的追求,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历史上仅仅是因为我国太穷了,为了建设国家工业基础,为了防止帝国主义进攻发展高科技的国防事业,必须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革命作风。郭明义显然是坚持了这种革命传统,但作为大多数普通人,是没有能力抵御物质的诱惑的,社会要有公平的机制去分配,否则历史上的教训不远,劳模、英雄生活的比大家惨,这个很难有激励作用。
关心天下的旧知识份子找不到救民道路
在建立人民独立自由社会之前的社会里,中国历史上的知识份子恰如范仲淹所言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关怀天下多而关怀自己少的人文时代。这些仁人志士,通过关心天下人而能成学成才,成就自己的功名事业。在这个历史时代里,是关心他人多、关心自己少而能成就。但这个时代的历史,始终是维护帝王封建统治,并不是最广大人民的自由独立,过往历史时段里因为没有现代生产的发展,也没能找到真正救天下人的出路。
孔子儒家的主张,主要是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完善自我修养,进而实现家庭、社会和国家的治理,从未从破除封建土地、皇权制度上考虑如何解放大众、如何让精英们能够超越自我意识,当然,对于在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确立以后,关于个人的修养、对人的熟悉和任用等方面,都有着非凡的价值,只是必须要首先建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观念,否则这些修养就会转化为对人民大众的统治而阻碍平等社会的建立,成为历史进步的障碍。近代知识份子搞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的、民主主义的、曲线救国的,都因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的弱小、投降而未能解放中国民众。
市场条件下的囚徒困境
在市场经济意识为主导条件下,一般的人很难不陷入“囚徒困境”。一开始是采取进攻策略的一方获取最大收益,而被动的、不动的一方只能坐看利益损失,后来退无可退,只能参与博弈,结果是双方博弈平衡下都各取较少的一份,从而社会收益最小。一般的认为会有第三个阶段,双方合作从而社会收益最大,但因一方合作、一方进攻或骗取的行为模式下,主动合作一方很难获得应得收益。在利益最大化的冲动下,双方最后都可能采取进攻策略、都希望获取最大收益,人们在越来越多的教训下让自己封闭起来、保护起来,不愿意相信他人,不愿意合作,而更多的是对抗,无论是社会总产出多少,对抗性模式总能取得属于自己的一部分收益。是以在市场条件下很难实现合作收益最大化,只能是囚徒困境的依赖和循环。人们在这种所谓的自由的选择、自由的创造条件下,很难向下一个更进步的新社会过渡。当下社会充斥的信仰混乱,带路党的自以为是,黑白颠倒,无不从反面证明了社会主义社会是更优秀的文化和文明。
真正的平等社会
关心自己远大于关心他人的社会,惟利是图、巧取豪夺盛行于世,多生成了颓废社会,如旧中国的百年丧权,如资本主义世界经常性的金融危机对人民的伤害。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了关心自己比他人更多的友爱社会、人人不因资产和土地而被剥削的平等社会、人民享有国家主权的民主社会、人人明大义的自觉社会、中国人民历史上唯一站着说话的社会……。走过那个时代的人,都知道那里充满精神昂扬、友爱,充满信心和欢乐。
我们青年来相会,要真正的相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伟大论断,放弃自我为中心的傲慢与偏见,团结起来,为中国社会的平等和富强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