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煤矿人对频发煤矿事故的感叹
这段时间,煤矿事故又是不断。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井下的一百五十多人还没个着落,河南伊川又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具体人员还在核实。从去年开始,为了降低煤矿事故的频繁发生,全国一些省份纷纷兼并小煤矿,国进民退,闹的沸沸扬扬。这两会刚过,春天来临,煤矿重特大事故又接二连三的发生,较去年有过之无不及,并且还都是有规模的所谓大煤矿。不少志士仁人发表感叹,如此这般,煤矿事故怎么还是如脱缰之马,越跑越快,不见效果?
我做为煤矿安全监察人员,也算是煤矿人吧,内心相当的悲痛,也经常发出这样的自问,中国煤矿是怎么了?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大步伐的迈进,好多行业都让外国人占有了股份,独有煤矿,做为国家发展的一线资源,仍然握在国人的手中。现代化的技术不断的引进投入,使煤矿是今非昔比,伴随着现代化煤矿理念的推进,产生了不少花园似煤矿,让国人无不自豪。
可偏偏在这种形势下,煤矿事故却没有在鲜花盛开的繁荣下而减少,却是大事故频发。那又是为什么呢?
下面,我从非主流角度、从国有煤矿监察感受中来阐述我的一些想法。
首先,从煤矿事故直接原因上来看,基本都是违章作业或处理隐患不得当而发生的。究其为何而违章和隐患处理不当,并由此而扩展追究,却有一大堆的理由。
现在的煤矿工人已经是不比过去工人了,现在的工人,来自最低层的原煤矿家庭、来自一些耕地较少的农民工,他们流动大、工龄都短,对煤矿作业的熟练程度较低。效益好一点的煤矿招来新工人是培训七天,等米下锅极缺工人的煤矿,就只能是老工人带新工人了。
现在的井下工人的工资都是与掘进进尺和采区出煤紧密挂钩的,一切按作业规程去做,就可能减少进尺、出煤。这些都少了,开到手的工资就要少,影响本来不多的收入。煤矿各层管理上,产量也是考核的硬性指标,完成了任务,一级级领导才会提拨,才会保证领导们的高工资的实现。因而,工人的拼命进尺和出煤,与煤矿主体利益相一致,更何况多数违章的成本不大,所以,不少煤矿看似管理科学严谨,而在采矿掘一线的基层却存在好多的安全盲区。
多数煤矿井下工人工资相对较低,较过去的工资水平没法相比,与各级领导工资差距也很大,矿主要领导工资是工人的十几倍。尤其是各段队领导,都有各自的潜规则,为了保证上级各种考核的优异,都要花销一定的腐败费用,加之自己弄点零花钱,文章都做在段队的工资上,吃工人工资也就习以为常,造成工人与领导的矛盾很大。煤矿最底层的主人翁受气,没有别的办法,应对的就是消积工作。可这些可爱的工人本身又没有其它的技能,为了家庭,为了生活,还得无奈而为之。
现在的煤矿因为存在以上的弊端,相对招工都比较困难,这样造成井下工人严重缺员。最后,只能靠延长工人作业时间来解决,基本上都违反《劳动法》。三班制的作业方式,工人在井下的作业时间要10小时,二班制作业方式,工人在井下的作业时间是14小时,加之班前会和上、下班途中的时间,我们就能想到工人能有多少自己的休息时间了。长持以往,工人的身体和精神都受到极大的损害,再出事故也就成为自然了。
其二,现在的煤矿管理层上存在先天的不足,同样是遏制煤矿事故欲罢不能的原因。
原来选拔某煤矿的主要领导基本是在本矿的范围内产生,并且担任主要领导后,工作稳定时间比较长,一般情况下不再随意调动,充分保证领导层对煤矿的熟知程度,煤矿发展的脉路清晰,保证了煤矿发展的持续性。现在却是绝对的不同,煤矿领导频繁调入调出,随意性很大,好多工人不认识领导,领导更不认识工人。多数矿主要领导只维上,不维下,也没有煤矿长期的打算,因为自己还不知何时又调出本矿呢。只好保产量、保开资,不时发生掠夺性开采的方式。煤矿生产是与大自然的斗争。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不知彼不知彼,出事故也成了必然。
其三,由于国家对煤矿这个行业总体上的政策失衡,煤矿技术人才已经出现了青黄不接,一些高等煤矿院校纷纷更名易主,优秀考生远离煤矿产业,造成现在煤矿的技术人才极为缺乏,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矮子里拨大个,维持煤矿行业技术的指导。技术保障出现了问题,大自然总要不时的报复一下,又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其四,现在从上至下抓煤矿安全的队伍不断扩大,看起来重视程度加强,气势也大,但在实际监管中,很容易形成两层皮的状态。煤矿生产过程中,时时伴随着隐患,抓安全也不是朝三暮四的事。各级安全监管员,都有各级下的罚款指标,检查频率很大,却密度相对较低,时间上很难保证二十四小时在岗监管。用形象一点的比喻,这些各级的监管人员形同流动队伍,工作中水过地皮湿,难以解决根本问题。我们都知道,被动与主动的关系,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在采区或掘进,在每一个生产第一线的场所。被动的力量强大很容易削弱了主动的力量。事事都要被监管的队伍,这个队伍将会是什么样?所以,最根本的还是加强工人的自主保安能力,加强一线领导的依法作业的意识,培养一支优秀的采煤、掘进队伍才是当务之急。这样,才会从根本上减少事故隐患,直至消灭事故隐患。
其五,煤矿行业大面积的改制,影响了煤矿工人与领导的和谐稳定,也是造成煤矿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
原来的煤矿体制就是自己管好自己的事,现在变成了省级的大托拉斯,一些地方矿务局都变成了分公司,人财物的权力上交,分公司和煤矿基本等同于生产车间,需要什么要申请,调动人员要请示,上面的权力无限的放大,基层的需要与上面的采购经常性的脱节。煤矿生产是个动态系统,并不是都能在计划内做好的,临时发生的,需要解决的,这样的体制极易造成不适应,很难保证第一时间调动设备设施,确保其安全生产。
原来不少煤矿的效益还是相当不错的,自从用行政手段成立了托拉斯后,主体思路是对煤矿基本来个均贫富,原本是想杀富济贫的,现在造成的是富的杀了,并没有明显的济贫。这样的体制,上层管理富的冒油,而工人层面,经过层层的盘剥,所剩无几,造成工人的工资极低,一些辅助工种工人的工资还不抵退休人员。这样,工人的抵触领导的情绪增大,难以发挥工人的积极作用。试想想,主人翁穷的饭都吃不好,他还能为这个企业责任吗!都不当家过,绝大多数工人没有责任感,你说会发生什么?何况煤矿井下都是动态的作业,生产伴随着隐患,发生什么事故就都不足以为奇了。
近期发生的重特大煤矿事故,无论是黑龙江鹤岗的新兴煤矿,还是山西的王家岭煤矿,哪家不是国有大矿,哪家发生事故没有前兆,哪家又把前兆当成隐患,看似一道道的安全防线,好多形同虚设,莺歌燕舞下,缺的是实事求是的精神,丢失的是层层责任的落实。
煤矿发生重特大的事故原因还有好多,都是事后诸葛亮,真正吸取教训才是第一,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嘛。可悲的是,年年相同的事故,年年的发生,时不时的一些领导还靠拍脑袋来制定政策,远远脱离了煤矿的实际情况。
现在处理事故的方式也有好多需要探讨,出事故后的惯例就是按责追究一大堆的责任人,按理说,人家生命都没了,追究生者什么责任都不为过,并无非议的想法。但我们现在缺乏进一步查查这些人为什么没有负责的根源,他们到底能否负起这些责来,有没有为上面承担责任的替罪羊,他的权力又在哪里落实,层层的责任制是如何落空的?
煤矿事故频发的警钟敲响了我们的嗜睡,应该拷问我们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了。我们要研究如何做实事,让“为人民服务”回归煤矿,让煤矿工人沐浴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让他们的队伍稳定,让他们的收入提高,让他们主人翁精神真正发扬,让他们的责任感淋漓尽致的发挥,让被动的抓安全,变成主动抓安全,让煤矿的隐患消失在萌芽中,这才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煤矿安全牵系监察人员的心,上述思路可能与主流相背,良心所至,善心所献,祝早日解决煤矿安全之疾,让我们的煤炭不再带血、人人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