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他,九年陪伴一位受迫害的人

火烧 2010-01-2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莫壮学九年陪伴受迫害者,坚持主持公道,揭露腐败行为,多次协助信访申诉,最终推动冤案平反,体现正直知识分子精神。

  

他,九年陪伴一位受迫害的人

莫壮学,原广东省乡镇企业管理局副科长。在反腐败的斗争中,他愿失去许多,也不愿失去自己的人格与信仰。他,九年陪伴着一位受打击迫害的人,这一举动,被传为佳话。  

(一)  

他出生于琼崖革命老区,从小接受革命传统的熏陶与培养,从而养成了爱憎分明的倔强人格。早在“文革”时期,他就凭着自己的正义感,成功地制止了一位被打成“牛鬼蛇神”的老干部被殴打事件,使那位老干部逃脱了一场精心策划的劫难。在那个年代,殴打“牛鬼蛇神”,那是革命的行动。当年,作为一位小青年的莫壮学,出于性格与良心,敢于解救了一位当“牛鬼蛇神”的老干部,从小就体现出了他那种人格的追求。尤其是他进入省机关工作后,在老同志的教育下,这种人格进一步得到了升华。  

一九九七年八月二十七日,某省级新闻单位社长、总编辑王学瑞因写几篇反腐文章,局领导就以其有经济问题,对其进行撤职审查,不安排工作,停发工资。面对这一事件,一向坚持正义主持公道的莫壮学,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宗明目张胆的利用职权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这种残酷无情的行为,立即激起老莫的无比义愤。他坚定地站在王学瑞一边,下决心为王学瑞讨回一个公道。当时,有位好友劝说:“莫科长,写反腐文章的不是你,此事与你无关,还是月到领你的工资,別去管这一闲事。”可是,老莫并没有把朋友的话听进去。他对王学瑞的人品是十分了解的。”公道”两字,像一支离弓的箭,重重地刺着他的心,他为这位总编辑、社长的反腐败,而受到如此无情的打击而感到痛心。不能让一位知识分子因反腐败受到如此不公正的对待,更不能容忍一位敢于主持公道的社长、总编辑遭受到如此的打击迫害。而事实证明,王学瑞被审查了九年之久,查出是连一分钱都没有贪污的好总编辑、好社长。这样,更坚定了他与王学瑞站在一起的决心。即使不领工资,也要主持这一公道。这就是他做人的品格。  

(二)  

王学瑞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在磨难的情况下,老莫最担心的是王社长患上知识分子的抑郁症,在精神上垮下去。为了使王学瑞保持清醒的斗志,每晚,老莫都要与他通电话,一起分析反腐败的斗争形势,鼓励他坚持斗争。从而使王学瑞感到自己与腐败分子的斗争,并不是孤军作战。仅这一项,九年间,他就花去电话费几万元。组织上,九年不发放王学瑞的工资,九年不安排王学瑞的工作,使王学瑞生活陷入困境,连写上诉信都无法投寄。为了把这场反腐斗争进行到底,老莫多次购买邮票、信纸、信封等送给他使用。王学瑞的家庭生活困难时,有时,他也会给王学瑞送上三、五百元。在节日时,无人过问王社长,他就主动从自己的微薄工资中拿出钱来慰问。当王学瑞的母亲病重时,他竟一次送上三千元。莫壮学不仅在经济上帮助王学瑞摆脱生活困境,更重要的是勉励王学瑞,要相信党的政策,相信人民的力量,相信腐败不得人心,以党与人民利益为重,树立起坚决与腐败分子作斗争的信心。此外,老莫不管烈日暴雨,长期陪伴着王学瑞一起到省委、省政府、省纪委、省信访局等有关部门上访。尤其令人敬佩的是,每逢斗争的紧要关头,老莫总是挺身而出。一次,局领导歪曲事实,对王学瑞作出四条罪状的处理意见,行文进行陷害。然而,老莫反抓住这四条颠倒是非的罪状,作为打击迫害王学瑞新的重要证据,按照党的政策,事实求是地一一给予批驳。然后,上诉中央。并亲自陪伴王社长一起到省纪工委申诉。在胡锦涛总书记、贺国强部长的批示下,省纪工委对王学瑞的申诉材料进行重新审理,终于纠正了这一宗局领导利用局党组权力对一位主持公道、正直的知识分子,因反腐败受到打击迫害长达九年之久的冤枉案。  

(三)  

王学瑞与腐败分子斗争九年,莫壮学也陪伴着王学瑞九年之久。在这场反腐斗争中,尽管王社长恢复了工作,归还了王社长一个公道。但是,老莫不仅不得到组织上的支持,反而为此失去了很多很多。一九九九年调整级别时,全局干部都升了一级,甚至连xx功分子都升了,唯有老莫一人,因与王学瑞站在一起,没有得到晋升。这样,在他的一生中,每月都要承受失去几百元的阵痛。老莫深知,他这样的行为,领导是不喜欢的,过后,领导是不会放过自己的。因此,为了有利于反腐斗争,他只好忍痛割爱,离开了公务员队伍。对于这些损失,老莫没有后悔。他觉得,一个人活在世上,什么都可以失去,唯有人格不能失,信仰不能失。在他的心目中,人格、信仰显得格外的重要,国家与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损害国家与人民的利益,就是违背了他的人生道德原则。因为,这是他多年受党与政府教育培养的结果,也是他自己奋斗几十年的苦苦追求。所以,在他的一生中,为了这一人格,他确实失去了许多。如今,仍是两袖清风。但是,他为自己能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中,保持这样的人格,也感到满足了。  

(四)  

莫壮学的生活理念是,人生不一定要得到什么,而是有无为维护正义而斗争。这条路,他还会固执地走下去。是的,在今后漫长的生活道路上,也许会碰得头破血流或粉身碎骨,但他不会后悔。他常言,一个吃人民的穿人民的人就应该这样。在现实中,对领导惟命是从,看领导面色行事的人大有的是。他却在王学瑞被整时陪伴九年,站在打击迫害王学瑞的领导对立面,是否有点跳苦海相救的味道呢?他这样的选择意味着什么?社会需要这种理念吗?人们能够理解他吗?  

在当前经济大潮下,有多少人为名为利而搏斗,但是,他却陪伴着一位受打击迫害的人九年。在贪腐泛滥的情况下,要构建和谐社会,中国需要像莫壮学这样的人,时代需要千千万万这样的人。只有像他那样敢于与反腐败的弱势者站在一起,为正义而不怕牺牲,我们才能真正构建起一个令人向往的和谐社会。(念人)  

  

(此文荣获2007年第七届全国“和谐社会”征文大奖赛金奖) 

那九年刻骨铭心的岁月

王学瑞,是广东一家省级新闻媒体总编辑、社长,是党外人士。他坚持九年与腐败分子作斗争,最后为以一位胜利者的形象呈现在大众面前。其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与为政清廉的人格,被评为“和谐中国·2008年度影响力人物”。  

主持公道祸从天降  

一九九七年七月,根据九位正付厅级离退休老干部举报,王学瑞出于主持公道,在杂志上发表了《靠官吃官的党组》《评贪官分房》等反腐文章。文章犹如一颗颗重型炸弹爆炸,在省局大院引起轩然大波。文章一针见血地抨击了广东省某局党组成员腐败问题,获得广大干部群众的赞赏。可是,文章发表后不久,祸从天降,王学瑞的社长职务被不明不白地撤了,他被关押在办公室里,逼其承认发表文章抨击领导腐败的错误。同时,以“经济问题”为由,对其立案审查。贪者,当作宝贝保护;廉者,变为傻瓜打击。从此,这位典型的知识分子社长,一位对共产党怀着深厚感情的党外人士,踏上漫漫九年痛苦的反腐岁月。  

清白做人生不如死  

王学瑞心里明白,当多年的社长,尽管手中握着年超100万元的审批大权,可是,从没有利用职权滥批滥用过一分钱,甚至连一顿公饭都没有报销过,何况说贪污挪用呢!他从小接受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思想的陶熏,立下诚诚恳恳,清清白白做人的人生之本。对此,几十年如一日,其的为人是众所周知的。对于这一次审查,他认为,组织上对自己审查,是共产党对一位党外人士的信懒。一年半载,如果没有问题,党是一定会按政策安排工作的。可是,三年过去了!事情的发展跟他所想象的并不一样,完全出于意料之外。组织上既没有作出审查结论,连起码的吃饭问题都没有解决,没有安排工作,没有发放工资。残酷的现实,促使其如梦初醒。他开始意识到,以“经济问题”立案审查,其实是一种借口,实质是想整死自己,对写反腐文章的报复,达到保护腐败分子之目的。有些好心人对王学瑞劝道:对这一审查,如果束手就擒,坐以待毙,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好心人的劝说,使他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委屈、困惑、耻辱,像一块烧红了的铁钎烫在身上,十分痛苦。于是,他到省纪委、省信访局上访,控诉借“经济问题”对反腐干部进行打击迫害,要求组织上对自己三年来的立案审查作出结论。省纪委领导对此问题作出了“先解决吃饭问题”的批示。此刻,由于找不到王学瑞的贪污证据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局党组,看到省纪委领导的批示,于是,将计就计,采取顺水推舟,乘风拆墙的手法,分离其家庭,把王学瑞独自一人踢出了省城,赶出省机关,流放到外地一家死火单位,在精神上、生活上继续拆磨,让其生不如死。这一招,表面上看来是在执行落实省纪委领导的批示精神,实质上是对王学瑞实施继续打击迫害,既达到安排工作,又能够打击迫害王学瑞目的,一箭双雕。王学瑞是毕业于全国重点大学的高材生。从事新闻记者工作达二十多年之久。出版了八部共100多万字的理论集、散文集、长篇小说。其作品曾多次荣获全国评选一、二等奖,是九十年代广东文艺界较有成就的年轻作家。所以,这一招,使王学瑞心灵上受到极大的创伤。人格上受到极大的侮辱。同时,进一步看清了自己所写的反腐文章遭受到打击迫害的真面目,暴露了该局如此对待一位党外人士的同存共处的情怀。这一招,也使王学瑞在思想上从委屈、困惑、耻辱上升到愤慨、坚定、激励的高度。他仍然坚信,几年没给饭吃,那是党内腐败分子所为,真正共产党人是不会这样干的。他告诫自己,相信共产党,相信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然而,查不出贪污证据,又没有安排工作,没有发放工资,明白人明察秋毫,一眼就看出这明明是在利用职权打击迫害反腐干部,排斥党外人士。人常言,官逼民反。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局干部莫某、覃某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勇敢地加入到王学瑞反腐一边,肝胆相照,同仇敌忾,结成了反腐同盟,与腐败分子作斗争。  

做人难,做清白人更难。九年没有工作,九年没有工资,王学瑞一直在贫困的生死线下挣扎——  

写上诉信,覃某送来信封;  

没有邮费,莫某资助;  

小女儿想吃包子,他上街摆摊子,变卖自己心爱的书籍换取;  

房改档案涂改,在光天化日之下,房屋被趁火打劫;  

母亲病危,向局求借500元入院救治,因局见死不救而死于家中……  

一桩桩辛酸,一片片眼泪,凝结成九年刻骨铭心的岁月。作为一位党外人士,在被拆磨得上无片瓦下无块土的情况下,他对共产党没有丝丝毫毫的怨言,对党的感情始终不渝。他认为,只要清白做人,相信共产党会为自己主持公道,纠正这一过失,惩罚这些打着共产党旗号的腐败分子。王学瑞,就是在这种坚定的思想信念支撑下,他才没有在困难面前倒下去,坚持不懈地向中央、省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九年间,他总共向中央、省有关部门写上诉、申诉、控诉信达二十多万字,上访达100多次。  

不贪一文清白难圆  

在王学瑞对腐败分子的贪污、受贿、赌博、嫖娼等腐败行为穷追猛打的情况下,在查出王学瑞一分钱都没有贪污的情况下,本应为这位党外人士的为政清廉的人格与在挨整的情况下,仍然对党保持那样的忠诚而感到宽慰、鞭策。可是,为了掩盖打击迫害的阴谋,腐败分子却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竟捏造出所谓的4条罪状(即把报销款当作贪污款;把正当补贴当作挪用;把稿费当作乱纪;把稿费单当作白头单),将王学瑞至于死地而后快,真是清白难圆啊!然而,弄巧成拙,真的永远都是真的,假的变不了真的。王学瑞抓住这4条所谓罪状,作为继续打击迫害的新证据,再次,向中央纪委、中组部,以及胡总书记申诉。为应付上级,他们以组织名义,一而三地连续编造假材料向上级领导汇报,掩盖打击迫害反腐干部的事实,企图蒙混过关。可是,他们料不到,造假越多越挽救不了其失败的命运。又经过几年的艰难反复较量,在胡总书记、贺国强部长的批示下,2006年10月30日,王学瑞终于恢复了工作。这样,历尽了九年的艰苦曲折的岁月后,党与人民归还了王学瑞一个清白。  

无言无怨忍辱负重  

九年的反腐斗争中,省委撤销了这五毒俱全的腐败党组,同时,也取消了该局。对涉及贪污、受贿、赌博、嫖娼等腐败成员,有的判刑,有的撤职处分,将腐败分子扫进了历史的垃圾箱,大江东去。王学瑞、莫某、覃某等坚持九年与腐败分子斗争的事迹,在《南方都市报》、以及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等多个网站都先后报道。尤其是莫某的反腐精神,被全国总工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新闻出版报等国家六部门评选为2007年《和谐中国》“中华英才”新闻人物,王学瑞也被评为“和谐中国·2008年度影响力人物”,受到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他,九年陪伴一位受迫害的人》一文,也荣获2007年《和谐中国》征文比赛二等奖,在《和谐中国》发表。王学瑞作为一位党外人士,一辈子拥护共产党的知识分子、作家,查出一分钱都没有贪污的社长,被组织上错误地对待九年之久,其精神上、生活上均受到极大的伤害,但是,他对党仍饱含着一份深深的感情,无言无怨,忍辱负重,默默地为创造和谐社会作贡献,其人品值得我们敬佩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