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焦裕禄在中国官场“复活”--网络时政文摘(14)

火烧 2009-05-22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焦裕禄复活网络时政文摘揭露支农款贪腐,惠农变伤农,官员腐败严重,三农问题突出,审计曝光腐败现象,引发社会关注。

网络时政文摘(14) 2009-05-22

       内容提要
  支农款变唐僧肉,雁过拔毛层层贪,27亿支农资金遭挪用。
  吉林化纤员工中毒事件,弥天大谎欺万民。
  到底谁才是邓玉娇杀官案的真正元凶?

支农款变唐僧肉 雁过拔毛层层贪
  国家审计署日前发布的公告披露,河南、甘肃等十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当局违规使用支农款近二十七亿元,其中五千八百多万元用于建房、买车。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国家特批的支农款居然变成了贪官们的座驾及豪华办公楼,难怪中国「城市像欧洲,农村如非洲」。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中央年年发一号文件推动农业发展,每年拨出的支农款高达千亿元,这些钱是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造血款」,是帮助农民过上好日子的「暖心款」,对一部分生产和生活有困难的农民来说,甚至是「救命款」。
  当有关部门按照中央的惠农政策一笔一笔往下批钱,以为农村已获得惠农政策的润泽时,殊不知甘泉已流入各级贪官的「私渠」。这些钱还没有到基层,便被各级官员巧立名目,私自截留,真正落实到三农问题上的少之又少,大部分沦为贪官们的唐僧肉,贪官人人伸手,人人有份。农民翘首盼望中央政策的甘霖,但是等来的却是失望、无奈以至愤怒。
  善款建白宫 惠农变伤农
  国家审计署官员曾说过,中央财政从中央部门一直流到村庄,渠道很长,这个水渠是会「渗水」和被「截流」的,有时候水流到农民手中就没了。陝西华阴市洪灾,国家发改委下拨一笔五千九百多万元的救灾款,但经过省、市、县、乡层层盘剥,落到农民手中的只有区区五十万元,大部分被各级政府私自挪用。一项惠民工程又变成了伤民工程、腐败工程。
  近年来,各地兴建豪华办公楼成风,一座座「白宫」拔地而起,豪华程度甚至让华盛顿的原版白宫也自叹不如,有人开玩笑称,美国总统访华,也许会为住哪个「白宫」而犯愁。兴建「白宫」的钱从哪里来?还不是从农民的嘴边抢来!
  今次审计,居然有十个省市的支农款出现问题,涉及面之广、问题之多,令人触目惊心,可见地方政府腐败到了甚麽程度,贪婪到了何种地步。「农村苦,农民累,农民维权是犯罪;官做主,民做僕,主僕颠倒何时休。」民间顺口熘折射出农村的根本性问题。这些贪官打着亲民富民的名义,行残民害民之实。他们就像一群吸附在民众身上的水蛭,吮吸着人民的心血。
  「政令不出中南海,民意难过长安街」,近几年中央政策之所以难以贯彻到基层,主要问题是各级官员自作主张,另搞一套。支农款年年审计,年年出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政出多门,监管无力,明明有腐败却不问责,这是体制出了问题,体制不改,类似的问题只会恶性循环,日益严重。

据新华社电 27亿支农资金遭挪用
  审计署昨日发布了2009年第4号审计结果公告,向社会公布了河南、甘肃、山西、黑龙江、江苏、湖南、福建、陕西、内蒙古和重庆10省区市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调查结果。审计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加大了支农投入,在支持农业增产增收、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五千多万元支农金建房买车
  审计调查发现,财政支农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不够规范的问题普遍存在,审计重点抽查的30个县在支农资金管理和使用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特别是部分地方竟然违规使用财政支农资金。
  公告披露,10省区市财政和有关主管部门违规使用资金26.93亿元,其中用于建房买车5837.4万元;不规范管理资金45.75亿元;配套资金不到位65.97亿元。
  审计调查还发现,部分项目资金使用效益较差。在应于2007年底完成的86个财政支农项目中,有32个未达到设计要求和预期目标,占抽查项目总数的37%。
  半数水库灌溉渠有问题
  审计调查发现,截至2007年底,10省区市病险水库总数为11186座,占这些地区水库总数的44%,但当年列入国家除险加固计划的病险水库只有2002座,占病险水库总数的18%;渠道完好的灌溉干支渠长度为36.8万公里,仅占10省区市灌溉渠道总长度的57%,其中山西省完好的灌溉干支渠长度还不到总长度的30%。
  2003年至2007年,陕西、重庆等8省市防汛抗旱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投入1.31亿元,仅占其同期防汛抗旱经费投入的4%。截至2008年3月,上述8省市实际设立水情监测站点1434个,尚不及水利部《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要求的一半。
  此外,部分地区农村耕地面积减少问题也十分突出。与2003年相比,10省区市中仅有黑龙江、甘肃和内蒙古的耕地面积有所增加,其余7省市耕地面积减少了953万亩。

太阳报:集体中毒是心病 弥天大谎欺万民
  吉林化纤集团一千多名工人相继出现头晕、呕吐、嘴和手脚发麻、嗓子发乾等中毒症状,严重的会突然倒地。当地医院人满为患,民众怀疑,事故是附近一家名叫康乃尔的化工企业排放「有毒」气体造成的。
  国家衞生部紧急派出九位专家会同当地的专家进行调查,结论是与「心因性」因素有关,是上千人因为心理上的恐惧感导致身体上出了问题。专家还感慨地说,很少见到这麽大规模的「心因性」表现。而环保部门的结论是,当地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并未超过国家标准。
  上千人在短短几天内头晕、呕吐,居然是心魔爆发,衞生部专家这一结论,让人叹为观止,并且让老百姓长了一次学问:原来集体中毒还能是心理作用啊,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但「专家」的话一言九鼎,再加上环保部门的空气检测从旁佐证,纵然外界半信半疑,也无可奈何。毕竟这些专家来自北京,来自中央部门,是最高权威。
  当外界都以为吉林化纤集团上千名工人得了「集体精神病」而感叹的时候,国家安监总局网络上公布的一份文件却重新引起了外界对这件事的关注。这份「安监总局统计司的安全建议」文件称:「针对上周化工企业发生洩漏事故的情况,要加大化工企业的安全监管力度,认真吸取吉林康乃尔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洩漏事故教训。」
欲盖弥彰 不攻自破
  该文件证实,吉林康乃尔化工厂近期的确发生了气体洩漏事故,这与衞生部专家组关于吉林化纤集团工人身体不适是因为「心病」的结论截然相反。当受害者奔走相告这一消息时,国家安监总局又将这一行字删除,说是工作失误。
  这一连串事件背后,疑点重重,到底谁在说谎?国家安监总局为何将「认真吸取吉林康乃尔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洩漏事故教训」删除?又受到了哪方面的压力呢?谁有那麽大的本事,动用衞生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安监总局共同圆谎?这一系列疑问,实际上是质疑政府的诚信,也在考验民众的忍耐力。
  这件涉及上千人的集体中毒事件原本很简单,但衞生部、环保部、国家安监总局相互矛盾,口径不一,使事件变得更加複杂,也使谎言不攻自破。由于这宗集体中毒事件事关当地大企业,如果说明这是洩漏事故,一定会引起民众的抗议与索赔,甚至会令企业倒闭,官员被问责,正是这些共同的利益纠葛,使中央和地方当局的各部门联合起来,共同製造一个弥天大谎。
  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亦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当一个政府为了隐瞒真相而不择手段的时候,也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这样的政府如何能够让老百姓放心?

吉林化纤员工中毒事件,官员说谎都不会
  前段时间,吉林化纤集团千余名员工出现集体中毒症状,疑似旁边的康乃尔化工厂有泄露事故。这么多人出问题不是小事,卫生部紧急派出9位专家会同当地的专家进行调查,结论是与“心因性”因素有关。用老百姓的话说,这是上千人因为心理上的恐惧感导致身体上出了问题。专家还感慨说,很少见到这么大规模的“心因性”表现。
  这种情况确实应该比较少见,至少这次的专家们是不是真的见到“心因性”因素大爆发实在是很难说。因为在几天后的安监总局网站上有一篇“安监总局统计司的安全建议”中称:“针对上周化工企业发生泄漏事故的情况,要加大化工企业的安全监管力度,认真吸取吉林康乃尔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泄漏事故教训,督促化工企业认真开展治理行动,排查治理安全隐患,严防化工企业发生事故。”
  如果我们相信安监总局统计司的话,这个“心因性”因素大致就是这些卫生部专家自己的小宇宙大爆发之结果,确实是心理因素,只是发作者不是那些中毒的工人,而是那些专家。要是不相信安监总局的说法,就说明安监总局在说谎,把泄露事故强加给了一家清白无辜的化学企业,并且对于卫生部的专家进行了侮辱。两者相较,我个人倒是相信安监总局的说法,确实是发生了有害化学品泄露事故。
  一件事有两个正式说法很奇怪,但并非不可能。从程序上说,卫生部专家的鉴定结果是定性此事件的基本依据,只有这种专家意见出来了,国家安监总局才能说这是不是一起安全事故。而卫生部专家或者当地的有关部门看来是上报了两种不同结论,一种用以对付公众的质疑,那千余人就全都因为自己的心魔而出事了。另一种看来是汇报了事情的真相,所以才有了安监总局这个安全建议。两者虽然结论不同,但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系统中生产出的产品。
  熟悉这些机关办事规则的人知道,出现这种两个结论打架的状态,基本上不是因为内部没有统一好口径与说法,而是在各自的发布系统中出了一个小小的纰漏。安监总局有自己的信息发布规程,这样的事故时要提请各地安全监察部门注意的。但事情的处理方式分成对内对外两套口径这件事看来是没有传达到位,结果就随着例行的文件发布了出来,最终变成了自打耳光。
  说到为什么这么做,道理也很简单。对外说是“心因性”因素是因为事关当地的大企业,如果一旦说明这是泄漏事故的话,一定会引起当地民众的抗议与索赔。企业要是不能经营下去,恐怕政绩也就无处寻觅了,而且往深了追问,就要问到当地监管部门是否尽责的地步,这是不能让其发生的。
  而自己监督自己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卫生部出专家、安监总局装作认可卫生部专家的结论,这么一件事自然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还让大家都惊奇了一下,并且长了一次学问:原来集体中毒还能是心理作用啊,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说不定还能为下次出现同类事情打下一个理论基础呢。只是我们可能会看到的是,“心因性”因素规模越来越大,最终能够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
  这个心病到底是谁的毛病,相信大家都是知道了。而这种连说谎都说不利落的官员与专家,也还真的算不上是合格的官员。(来源: 长江日报 作者:五岳散人)

人民网 :到底谁才是邓玉娇杀官案的真正元凶?
    湖北巴东县野三关镇发生的“5•10”洗脚城命案依然疑点重重。刺死官员的女服务员邓玉娇的命运引发社会各界关注。被警方以鉴定抑郁症为由送往精神病医院捆绑在病床上,并以“故意杀人”立案的邓玉娇,已于19日下午1时左右办理了出院手续,被警方带走。(南方都市报5月20日报道:女服务员与招商办官员的致命邂逅)
  真是巧合,在媒体公布了邓玉娇被“隔离”于精神病医院之后,警方立刻为邓玉娇办理了出院手续,并带走。这类巧合的出现,让人对该案办理的随意性,有了更深的担忧,忽左忽右的当地警方,能以公平公正的心态,追求这个案件最终结果的客观性吗?
  感谢南都记者翔实的调查报道,为我们还原了案件覆及的各色人等的脸谱——死者官员邓贵大不是我们所曾想象的穷凶恶极之徒,他也有着为人夫父的温情,有着同事眼中温和的印象;杀人者邓玉娇也如年轻人一般有着青春的困惑和烦恼,她爱美而个性鲜明,她失恋而痛苦,她有着不算完整的家庭背景,她遭受失眠之困已数年……在围绕这个案件的人群中,人性的善恶只是相对的,然而就是这样几个善恶都属中性的人邂逅,最终酿成了一场悲剧。那么究竟谁是这场悲剧的元凶?
  南都的调查,为我们展开了一地镇级政府辖下的社会生态,细辨这种社会生态中的种种常态,却发现其中蕴含着异动的畸像。或许,这就是邓玉娇事件的基因,主导了这次致命邂逅并将继续影响着案件的后继走向……
  尽管警方的案情通报,已将媒体先前报道的官员向邓玉娇提出“特殊服务”的要求,变换为提出“异性洗浴服务”的要求,字眼的微妙变化使事件的定性多了许多可以弱化解释的空间。但当地一名干部却在记者面前直言不讳的说道“这里的特殊服务很有名气”,而“在5•10事件以前,官员出入娱乐场所,不算新闻”,当地“娱乐业非常活跃”……这寥寥几个字,清晰勾勒出,在一个贫困县的一个镇级辖区,色情业几乎呈透明状态存在,而官员涉色也几乎成为常态。邓贵大的一名亲属说,“如果没有公款消费,怎么能养活这些娱乐场所?”镇党委书记谭昱怒斥手下的官员之“就在5•10事件后,5月11日晚上,还有人在娱乐场所歌舞升平……”的话语,也为该地色情业发达做了最好的注脚。
  同时,作为一个乡镇级的干部,邓贵大阔绰得不能不令人生疑——他驾驶白色猎豹吉普车,他随身抽出4000元钱扇打邓玉娇,他妻子说他平常爱好打牌,兜里面总装着几千块……这样的生活作风,让人很难与一个贫困县的乡镇干部挂钩。笔者的堂兄,至今仍在我老家东北一个比较富裕的县级市的乡镇上任干部,每月不足2000元的收入使他供养孩子读大学都有些吃力,为了节省开支,他和当小学教师的妻子,这几年承包了农民的一些土地种地养猪来自给生活吃喝……这种鲜明的对于,让人不由觉察出野三关镇官场的异状,官员生活的奢侈和混乱,已完全与中央有关行政作风的精神极度背离。
  色情业发达+公款消费严重+官员生活混乱,这些因素综合起来,造就了本很温和的邓贵大等人,在洗脚城中浮躁而狂妄的心态,才会出现要求邓玉娇提供“服务”的念头和行为,继而终于触发了一个弱小女子手刃官员的怒气和爆发力,酿就一个让公众唏嘘焦虑的关注事件……归结起来并直白的说,是当地的政风造成了这一切,管理无为的当地政府才是这一切的真正元凶!而由在这种混乱行政环境中浸染,并负有打击管理色情行业不作为责任嫌疑的当地警方来经办邓玉娇案,无疑会明哲保身,会百般脱责,会欲盖弥彰,会在关系经纬的错综勾连中官官相护,无法让案件最终走向客观和公正。因此,邓玉娇案应当交由更上级或第三方司法机构侦查办理,如此才能走向公众对本案结果的正义期待!

星岛日报:焦裕禄在中国官场“复活”
    加拿大《星岛日报》当地时间19日刊出署名文章说,焦裕禄这位中国年轻一代也已非常陌生的尘封已久的人物,最近在中国官场复活。 文章摘录如下:
  焦裕禄何许人也?莫说是香港人,即使大陆年轻一代,也已经非常陌生。这位尘封已久的人物最近在大陆官场复活,不少官员皆表态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做焦裕禄式好官员”。这皆因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倡导。
  焦裕禄20世纪60年代初担任中共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因率全县栽种泡桐树治理风沙和为官廉洁而受到兰考民众推崇,1964年因肝癌病逝。1966年《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将他塑造成“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
  4月习近平到河南考察,专程赶赴焦裕禄纪念园,向焦墓敬献花篮,看望其亲属,并且发表讲话,要求官员学习焦裕禄勤俭节约、艰苦创业,“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大兴艰苦奋斗之风。
  这篇讲话在最新一期《求是》杂志刊登,势必在官场掀起“学习之风”。河南158名县委书记已经联名发出倡议,要“争做焦裕禄式好官员,争创焦裕禄式业绩”。
  事实上,民众已经不奢望出现清教徒式的父母官,只是希望他们做点实事,少贪点。习近平号召官员学习焦裕禄,从另一侧面也显示中共今后任用官员将以德为先。中组部18日在北京召开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座谈会,中组部长李源潮就指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好中选优,努力提高县委书记的素质和能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