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美国欲在巴基斯坦重演伊拉克“大杀器”故伎

火烧 2009-05-19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文章揭露美国试图在巴基斯坦重演伊拉克大杀器故伎,借核武器威胁制造舆论,暗示基地组织可能获取核武器并袭击美国,引发核遏制失效的担忧。

美国欲在巴基斯坦重演伊拉克“大杀器”故伎  

   

清溪照影

 

 

http://www.foreignpolicy.com/story/cms.php?story_id=4932&page=1

(原文作者史蒂文-戴维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学教授)  

   

近来读到凤凰网转引一家英国媒体的“新闻”说,塔利班极端势力已经渗透并控制了巴基斯坦四分之一的地区,让我颇为诧异。不知道这位记者是否去过巴基斯坦,怎么就弄出了这么精确的数据?希望凤凰卫视及其时事评论员秉承独立的新闻风格,不要简单地拾人牙慧而陷入美英的舆论陷阱。凭着我对巴基斯坦多年的切身了解,这样的说法不是无端的臆想,就是别有用心的污蔑。想想看:如今美国大兵都要从伊拉克撤军转到阿富汗了,美欧要操控南亚的野心昭然若揭。伊拉克总统萨达姆都被美国人吊死了,而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毫无影踪。如今全世界的人们根本就把“萨达姆的大杀器”这档子事丢到爪哇国去了,似乎同时也认可了这一点:美国人想干吗谁管得着呢,找个什么样的理由对于美国人来说其实并不重要;全世界的人们是否相信也并不重要,只要够噱头够惊栗够刺激就好,只要美国人民相信就行。

   

近日巴基斯坦的局势日益吊诡,似乎成了全球媒体的焦点,所以我也就想看看美英和巴基斯坦国内媒体都如何评论。我打开美国《外交政策》网站,头版头条赫然以“噩梦:巴基斯坦的核武让人担忧!”为题。看来美国人要故伎重演了,当然,这次的素材比较好找,巴基斯坦本身就是世界公认的核武国家,无需任何其他的情报来源,所以就不用美国的情报部门瞎忙活了,直接动用美国超强的全球舆论工具就行。现在,让我们仔细听听美国的这位美国名校的教授级说书人在村口竖起的那只超高分贝的大喇叭里都将讲了些什么让人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

   

为了制造恐怖的气氛,故事以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打头。当时美苏在古巴剑拔弩张,核大战似乎一触即发,全世界人们的脆弱小心灵几乎都被吊到了嗓子眼,然后苏联得到美国不入侵古巴的承诺而撤回导弹,大家才长舒一口气。勾起了大家对核武器的揪心恐怖情绪之后,故事马上切换到时局混乱的巴基斯坦,说那里的情况比50年前的导弹危机更恐怖,并预言来自巴基斯坦的核武器轰炸美国国土的可能性比当年苏联从古巴攻击美国的可能性大得多。

   

美国的这位说书人继续分析,当年美苏都拥有一万枚核弹头对准彼此而形成威慑均衡,所以核大战得以避免。而巴基斯坦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巴基斯坦大概只有一百枚核弹头,以后“攻击美国的核弹头很有可能并不是巴基斯坦政府发射的”。为什么呢?因为“巴基斯坦有众多形形色色的反美组织,是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发源地”。喂,等等,这个大帽子什么时候扣上的?那你美国当年要扫荡基地组织怎么侵入阿富汗而不是巴基斯坦?看见没有,人家美国人就是客观实在就事论事要啥有啥,你不服不行,可阿富汗人民就无辜地成为冤大头了,美国大兵在阿富汗闹得鸡飞狗跳国成焦土了你现在说本拉登及其党羽如今都在巴基斯坦?“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是美国的死敌,基地组织宣称要杀掉400至1000万美国人”,作为美国胡作非为的中东政策的代价。而“如果基地组织获得核武器并偷渡进入某个美国城市,核遏制就起不了作用了,基地的恐怖分子就可以轻松干掉几百万美国人”!够吓人的了吧?

   

看来,问题的关键是防止基地组织获得核武。好在核武器不是轻易就能折腾出来的,核原料浓缩铀非常不易获得,塔利班和基地组织也没有相关研发能力。那怎么办呢?“从一个核武国家获取核武器是唯一办法,而最可能的国家就是巴基斯坦。”故事的逻辑就此悄然展开。

   

为了制造基地组织从巴基斯坦获取核武器的可能性,说书人大肆渲染巴基斯坦的混乱不堪:巴基斯坦向来就是动乱的温床,大部分民众穷困不堪,整个国家分裂分子横行肆虐,近半人口为文盲,“伊斯兰分子”(赤裸裸的污蔑伊斯兰教,几乎把伊斯兰信众等同于恐怖分子)渗入军队,政府在大片的地区从无控制力。民主来去匆匆,从未实现民选政府的衔接,巴基斯坦竟然是唯一政变成功的核武国家。

   

故事继续:巴基斯坦过去就够乱的了,而如今是乱上加乱,塔利班从巴阿边境的老巢进逼到距离首都伊斯兰堡60英里,塔利班分子和基地等极端伊斯兰组织在旁遮普省“会师”了。这下可不得了:要么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接管巴基斯坦,要么巴基斯坦这个国家崩溃掉!?当然,至少现在看来,巴基斯坦军方还是够强,那样的事情暂时不会发生。但是,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的暴力活动会逐步升级而成席卷之势,以至政府无力掌控局势!讲到这里,美国人民的汗毛大概开始竖起来了,估计比巴基斯坦人民还担心害怕。

   

有了以上铺垫,说书人就正式开始演绎恐怖组织从巴基斯坦获取核武之后的噩梦场景了。其一:“虽然巴基斯坦政府暂时无虞,但终究会成为塔利班屠杀的牺牲品,从而一个对异教徒进行圣战的核武国家就此形成。”——美国人已经给巴基斯坦判了死刑?“美国或许能够遏止核武攻击,也或许不能,因为跟那帮疯狂的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分子毫无道理可讲。”——美国人侵略别国时又何曾讲过道理?其二:“如果印度趁机进攻以摧毁巴基斯坦军事力量,巴基斯坦就被迫要组装核武器并实施机动以反击,那么正好,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就可能趁机劫获核武器了。”——如同水浒的智取生辰纲。不错,这故事越来越像小说了。“想想看,圣战分子会仿效08年孟买恐怖事件刻意制造印巴危机,然后在大马路上伏获核武器”。好一个火中取栗浑水摸鱼!很好,几乎就是好莱坞惊栗悬疑大片的情节之一。而且还要加上一句:“情节或有变动,恕不预先告知。”这美国人也不把话说死,而是搞成了互动式游戏,给你无限恐怖的想象空间。“一个宗教狂热的塔利班政府将会轻易的把核武器交给基地等恐怖组织攻击美国及其盟友,比如以色列和印度。”——等等,美国人嘴巴一张一合,巴基斯坦就变成塔利班政权了?“一个崩溃的巴基斯坦必将武器失控,军火库的看护人员就会监守自盗把武器拿去换钱,那么肯定无力保护核武库,尤其是在有内应的情况下。而恐怖分子一旦获取核武器,把核武偷运进美国就轻而易举了,想想吧,每天数以吨计的毒品进入美国。”——讲到这里,美国人民的意识开始模糊,毛孔开始发汗,其症状估计和吸食毒品差不多。

   

讲到这里,说书人要强调一下自己是客观清醒的:“美国的领导层认识到了巴基斯坦局势的严重性,但还没有弄清如何应对。”好一个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美国人操控舆论民意的功力确实是炉火纯青。这下,美国人就快要急得跳起来了——就如同当年一个“大杀器”就吓得美国人强烈支持布什赶快派兵干掉萨达姆一样,美国人开始嚷嚷了:巴基斯坦的核武器都快飞到我们头上来了,你奥巴马还在磨蹭啥呢,还不赶快派遣天兵天将彻底清剿?“美国给巴基斯坦提供了1亿美元以保护核武安全,但巴基斯坦如何使用这笔钱以及效果如何,无从知晓。而巴基斯坦也担心,如果美国对巴基斯坦核武的情况了解更多,就更有可能趁乱捣毁或霸占其核武库。所以美国也对巴基斯坦核武库不知所踪。美国人本来是想给巴基斯坦的核武器加上密码锁以掌握其动向,也可以防止核武器被偷盗者引爆。巴基斯坦告诉美国,其核武库的看管人员和技术人员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可他们讲的是不是真话,甚至巴基斯坦政府是否有能力监控相关人员都要打上问号。值得一提的是,当年阿-卡-汗就在监管人员的鼻子底下把敏感核技术提供给了伊朗、利比亚和朝鲜。”这个例子够有说服力吧?

   

那么,美国能做点什么呢?“华盛顿首先要缓和印巴的紧张关系,以便巴基斯坦把对付印度的军力用来对付塔利班。美国还要帮助巴基斯坦更好地保障军火库的安全。长远来说,美国要打造一个稳固有力的巴基斯坦,改善其教育系统,促进其经济发展(取消对巴基斯坦棉纺产品的关税),要和风细雨地晓谕巴基斯坦民众:做个温和的伊斯兰教徒是其最好的出路。”——美国人真是善解人意乐善好施热心快肠诲人不倦啊!不知道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人民是否要对美国人的国际人道主义帮助感恩戴德呢?

   

即使美国做到这些,也无法消除巴基斯坦核武器落入敌手的危险。怎么办呢?“华盛顿务必加大工作力度获知巴基斯坦核武库的地点(以便在出现紧急状况时摧毁或抢占核武库),更好地防止核武器的走私。最可怕的噩梦是,巴基斯坦的核弹摧毁了美国的某个城市。这就涉及到在“核爆日”后政府宣布紧急状态和公共卫生预案等问题,这些事情现在就务必要做准备。美国要更好地确定核武来源并严谨地考虑如何应对这样的攻击。如果巴基斯坦政府并不是幕后黑手,把巴基斯坦猛揍一顿,也毫无意义。要向巴基斯坦了解多少核武器丢失了,如何丢失的,是否还会丢失等情况,虽然没有猛烈反击那么过瘾,但更有意义。”——英文文法的虚拟过去时恰到好处的用到这里,我自己都快感觉到核辐射了。不知道美国人民感觉到没有?

作为教授级写手,起承转合是信手拈来。故事的结尾再次转到美苏冷战。“即使在冷战最坏的时刻,美苏都认识到核攻击是愚不可及的。可要攫取巴基斯坦核武器的恐怖分子可不是这么认为的。如果幸运的话,我们都能安度危机。但这无法改变这样的料想:比起前苏联,来自巴基斯坦的行踪无定的核武器对美国某个城市的危险要大得多。”也许有些美国人已经被这位教授的一惊一乍弄得浑身冷汗了。可我彷佛可以看见这位教授嘴角吊诡的冷笑,就如同十年前,美国本土起飞的战略轰炸机用六枚精确制导炸弹炸毁中国驻前南大使馆之后,北约秘书长辩称是“误炸”时的表情。

   

 2009/5/19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