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模仿炮击金门导弹打击巴基斯坦及巴方对策
美国以打击基地恐怖分子为由,持续对巴基斯坦实施导弹袭击,引发巴方强烈不满。巴方面临被动局面,难以有效反击,同时美国行动被质疑为战略威慑与全球打击计划铺路。
炮击金门是1958年毛泽东和老一辈革命家们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并粉碎美国武力干涉台海事务并支持中东人民的反美斗争而发起的局部小规模军事行动,但其意义和影响却是重大而深远的。时隔50年后,美国为了自己的霸权,挥舞着早已漏洞百出的“反恐”大旗,东施效颦般地模仿炮击金门,计划长期对中国的友邦巴基斯坦实行导弹打击。
据美联社2009年1月27日报道:美国防部长盖茨说将继续用导弹打击与阿富汗接壤的巴基斯坦边境,因为那里有基地基地恐怖分子匿藏。
当然,盖茨及国防部是在奥巴马新政府领导下工作的,也就是说,奥巴马继承了布什政府强有力但有争议的“反恐”武器:捕食者无人机对巴基斯坦的导弹打击。奥巴马政府高官和五角大楼官员都说,导弹打击很有效果,没有终止的计划。
自去年8月到上周,已经有30多颗导弹袭击了巴基斯坦,据巴基斯坦方面的消息,伤亡的大部分是平民。美国已经向巴基斯坦通报了继续打击的计划,但巴基斯坦呼吁美国予以取消。
关心国际局势的人都知道,美国对南亚,特别是巴基斯坦早已垂涎三尺,去年8月之前一直威胁要出兵巴基斯坦捉拿基地恐怖分子,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没能实现。几经苦思,终于找到了一条妙计:以打击基地恐怖分子为由,借助无人机等武器,模仿早已停止的炮击金门,用导弹打击美国希望打击的巴境内目标。
这种行为对于一个主权国家来说,无异于奇耻大辱,不仅仅是因为导弹袭击死伤者中大部分是平民,而是因为这是对一个国家主权的粗暴践踏和侮辱。尽管巴基斯坦国内举行过抗议活动,巴军队也出动过战机应对,但似乎收效甚微。
巴基斯坦在南亚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特别是与中国的特殊国际关系引人注目和遐想。美国的导弹打击不仅仅是在打击基地恐怖分子,而更多是在帮助印度压制巴基斯坦,间接也是在向中国军事示威乃至侮辱中国,而更重要的则可能是为其拟定中的全球打击计划铺路,既然有中国支持背景的巴基斯坦可以打,那么,其他国家,只要有机会,随便找个借口,美国很可能是想打谁就打谁。
由于美国冠冕堂皇的理由是打击巴基斯坦境内的基地恐怖分子,所以,巴基斯坦要反击就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巴基斯坦在理论上可以选择的反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威胁降低与美国的关系,终止某些方面的合作。据说,巴新政府有亲美倾向,此计能否实施难以预料。
2. 在美国武器袭击巴方的同时予以拍照并摧毁。此计难度很大,需要中国乃至上合组织的全力支持。
3. 找阿富汗的麻烦。由于袭击来自阿富汗境内,所以,巴基斯坦有权要求阿富汗政府制止此类侵略行径,如果阿富汗政府做不到,巴方将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让阿富汗政府负责,乃至采取必要的军事行动。此计实行难度不是很大,但要言行一致难度比较大,依然需要中国乃至上合组织的全力支持,例如,让巴方成为上合组织正式成员国,然后对来自阿富汗境内对巴方的袭击进行集体干预。美国对此应该是有准备的,不然也没必要继续大量增兵阿富汗。
4. 巴方彻底清除境内的基地恐怖组织,不让美国找到借口。此计执行起来难度也很大,一方面,巴方要彻底清除基地组织难度不亚于徒手徒脚走蜀道,另一方面,即使巴方彻底清除了基地恐怖分子,但美国会承认吗?伊拉克不是在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任何大杀器证据的情况下被美国拿下的吗?所以,在国际上,只有三类人相信美国的诚信:一类是穷疯了,二类是严重脑残,三类是不把自己当人看的生物。
很多人看好美国新政府的“改变”口号,但在利益方面,一般都是万变不离其宗,旧瓶装新酒而已。况且,以退为进、迂回巧夺、瞒天过海、声东击西等策略也不是中国谋略的专利,最近,奥巴马政府拉拢伊斯兰国家、向伊朗喊话、讨好印度、增兵关岛和阿富汗等战略信号值得高度关注和警惕。
至于巴基斯坦方面,估计在短期内(2年内)美国不会大规模入侵,但如果美印成功联姻,则有可能在3、5年的时间里发生大规模的新印巴战争。所以,中国乃至上合组织也要密切关注美国新政府的国际战略走向、战略欺骗及其南亚政策并拟定有效的应对策略,以便有备无患,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