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及人类社会发展的经济与政治议题,尤其到了近现代出现的两种社会构成形式—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从初期马列提出的发展对抗与替代,再到今天盛行的民主范畴内和平转化,两种经济与政治体制的对抗似乎趋向和缓,而资本主义国家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使得两种政治对抗在表面上越来越弱化,然而,本文要提出的见解却是在这种貌似弱化的背后,是共产主义者立场的倒退和资本主义欺骗和剥削手段的高明化,模糊化,深层化,其本质一直没有改变,相对本国人民及第三世界人民的剥削是在不断地加深,而不是流于表面的弱化。
在中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演变前后呈现两个截然相反的局面,从1949年建国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社会的基本形态是整体趋向社会主义,在这个过程中,新中国逐步建立了完备的免费教育、卫生、医疗等关乎国计民生的公平公正的运转体系(当时,中国的这一运作模式取得了联合国高度认同和赞扬)。
在前一阶段表现出来的轮廓是:前五年的社会主义大改造(1945-1954),完成了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经济基础的改变。其次是两到三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1955-1967)(期间经历了被现代主流认为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大跃进”)。这一时期,在毛泽东等老一辈坚定的共产主义者领导下,全国上下涌现的建设社会主义工农业的大高潮,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投入建设和完成,军事科技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两弹与胰岛素的成功成为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标志性科技工程,宝成铁路、长春一汽、高产战斗机、大庆油田等项目的顺利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工业基础建设基本完成。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使得一部分具有小资意识和享乐主义的毒瘤们开始抬头。在国外封锁依旧,国内农业基础依然薄弱的时节,某些文人以及政治投机客开始鼓噪上层统治理论,试图从理论上剥夺工农参与国家政治的合理性。鼓吹政治运动维权论和唯知识论等意在隔离中国中央、毛泽东与人民大众经济利益的一体化,全民化的思想大改造已经迫在眉睫。于是,在毛泽东同志的深刻洞察下,一场意在彻底改造全国国民众多腐朽思想,封建残余,稳固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不被资产阶级,地主恶霸势力破坏的和平运动;一场意在探索真正的,隶属于人民大众的大众化民主大演习拉开了帷幕。然而,这仅仅是一场演习,演习的本质在与探索。既然是探索,那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因为大众化民主在任何国家直至现在都没有真实的先例。这种探索当然要承担失败的风险,但也唯有在探索中才能形成真正的运作模式、真正的理论依据和可操作基础。在推进国民思想与大众民主化运动的同时,社会主语经济建设并没有停止,卫星升空,高能计算机问世、农业水利等建设取得了惊人成就。以毛泽东同志的构想,在这三大步完成之后,将进入全面的社会主义大发展阶段,及合理调整三大产业,满足人民生活为目标的农业轻工业扩张建设阶段。
然而,毛泽东同志牵头的这场历史空前的民主大演习虽然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效应,促进了亚非拉民族大解放运动以及美国黑人的解放运动,但同时却遭到了国内外敌对势力的仇视,必欲除之而后快。由于没有历史可以借鉴,这场演习不可避免的走了一些弯路。正如改革开放也走了弯路一样,由于演习过程中没有形成有效的制度,法律,常态机制,使得这场空前的民主化浪潮失去了机制保障。在毛泽东同志逝世后,敌对势力开始疯狂反扑和报复,一些立场软弱分子也因受不住建设时期必要的付出而倒戈相向。然而,毛泽东同志及其领导下的工农大众在三十年的共同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了稳固的友谊和桥梁关系。要彻底否定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人民建设成就必然引起工农的强大反弹和社会整体的撕裂。于是,渐进式资本主义蓝图进入了改革视野。
迈向资本主义的路线图
为了达到控制和私吞社会主义建设成果,资产阶级必然既能达到有效控制和私吞毛泽东时期的经济建设成果,也要防止工农大众的认识和反对。于是,在改革初期,一是要尽快给予工农大众一些无伤大雅的好处(例如,土地承包责任制,当然这个好处现在已经变得毫无意义,甚至成为坏处,这也是资产阶级想要的结局——农业整体破产);二是尽快铲除文革残余势力,加大宣传文革的破坏性,宣扬改革即将带来的伟大成就;三是对文革时期遭打压的地主势力,封建势力,小资情调,孔孟礼教进行所谓的“平反昭雪”,尽快的扩大资产阶级力量。
得到了好处的小资和一部分具有小资意识的知识分子积极的负担了抹杀和抹黑毛泽东时期建设成就的“伟大任务”,伤痕文学盛行,三年自然灾害被尽量的夸大和人为化妖魔化,文化大革命发动的本质被掩盖和扭曲,并扣上了政治斗争和迫害知识分子的大帽子,甚至有人不惜一切代价侮辱毛泽东同志的人格,以丑化,恶化伟人为能事。这一切,在施舍了工农恰当的生活好处之后,一度失去了反对声音,一度得到了空前的歌唱和支持,其欺骗术和掩盖术是历史上及国内外各种丑恶势力难以望其项背的。
在完成有效的控制整个经济和政治目标后,下一个目标就是推进私有制经济体的发展壮大。这亿时期,猫论为私有制经济不择手段的发展打开了理论和高层大门,也为官商勾结通搞经济打开了大门。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集体经济(实质是官商小团体经济)大力膨胀。同时,极力缩减对公有制经济体的投资,以承包,转让等各种形式悄然转移和挖空公有制企业,造成公有制经济体的虚空,为下一步公有制企业的改制、变卖、私化打下了口实,其招数不可谓不阴险。这一阶段从1982年为始到1992年基本完成,在同时期,由于64事件,苏联阵营的垮台,都给予了改革教对人民自由结社、机会、游行限制在申请审查的变相掠夺,为后期瓦解工农团结力量转变为弱势群体套上了紧箍咒。
在完成私有化经济的主力壮大及瓦解工农力量之后,资产阶级迫不及待的将双手插入了国有企业,为完成瓜分国有企业肢解国有企业的目标。一方面不惜以超低价格出让土地等方式引进外国资本势力;一方面开始鼓噪前期本质上是被他们掏空的国有企业困境(注:此时公有制企业已经悄然更名为国有企业,小小的更名却意味着失去了全民所有制的法律效能),并大肆宣扬企业效益论,唯利益论,宣扬西方资本主义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和优势。同时,大力贬低国有企业无效益,无利润。在这一切造势完成之后,真正的嘴脸开始暴露,一方面进行股份制改革,声称企业内部人员人人可以购买本公司股权,却又在这个股权之上添加了优先与普通等条条杠杠,客观上提高了工农购买股份的门栏。再加上工农本身资金实力较弱,在后期股权全部落入资产阶级口袋毫不奇怪。国有企业实质收益体发生了惊天的逆转,广大的工农阶层在打破铁饭碗之后,彻底的沦为资本主义的劳动力。
同时,资产阶级势力已经及其膨胀,并逐步完成了官商利益交错。通过股权方式与外资达成了利益妥协,小农经济在外资及民营资本,官僚资本的联合打压下,基本收益连续下降,入不敷出的局面愈来愈为严重。而这一切,正是国内外资产阶级想要的结局。在小农经济体破产之后,农民已经没有退路,只能沦为资本家的打工仔(其实就是旧社会的猪喽),新兴资产阶级已经正式在新中国大地崛起。
然而,资产阶级的贪婪是永无止境的,在剥削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之后,如何将其合法化,稳定化,可继承化成为其改革的下一个目标。为了推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并提防工农阶层的觉察与觉醒,引进西方故弄玄虚的经济理论政治理论,以及施舍福利成为必然(我为何说福利是施舍,在此解释一下,因为在社会主义体制下,资源是人人共有的,社会财富是劳动者享有所有权的,在此情况下,也就没有了所谓的弱势群体,何来对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权利至上成为他们宣扬全全民股份化私有化的有力武器,因为这个太诱惑人了,太具有迷惑性了,岂不知在配股之前财力是不平等的,工农弱小的财力如何保证不被变相剥夺,其结果是资产阶级的财富更为集中。
为了减少随即增加的社会矛盾和维护自身利益,资产阶级推出了效益与工资挂钩的手段(效益增加的同时意味着劳动力付出的增加,剩余价值的成倍增长)并使得一部分劳动者成为中产阶级,模糊弱化工农与资产阶级的界限,妄图掩盖其剥削内质。积极推进物权法,使得既得利益合法化,可继承化变成事实。在这一进程中,为了获得政治利益的胜利,改革教以交换股份的方式,与国外资本达成利益共同体,达到了共同控制中国经济的目标,在政治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工农阶层彻底的沦丧为内外资本的双重被剥削者。
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形成之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和毒瘤必然显现,经济危机将成周期性出现,资方与工方的矛盾将持续出现。如果在加上官商资三方勾结,社会深层矛盾将进一步演化,并极有可能激化为两大阵营对抗,而此时,资产阶级打着反腐旗号夺权脱衣的日子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