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与“转基因”
外行与“转基因”
原先老家街坊有家姓钱的,就数老四“钱开太”我最熟。这小子在我印象里“不是个好东西”。欺怂怕恶,借钱不还,小姑娘对了面一定会绕开走。前几年我回老家走亲戚遇见了这小子,简直让我认不出来了:这哪是我印象中的“土墩子”(小名)?一身行头,西装革履,黄的、蓝的、白的、戒指在手上串了至少三个。手机翻着盖,就贴在耳杂边,边走边讲,让人看上去仿佛他是多大的要人,有人在嗺他赶快去主持解决似的。不过,“土墩子”一直有些怕我。见了面,他赶忙喊:“哥,家来啦!”然后掏烟,点上。原因是他小时候看我跟人打架“有两下子”。
我突然想起一个本不该想起的一个人来,好像是有原因的,就是:这小子现在是不是也在搞“转基因”?
荒唐么?回答:很难说。
有关“转基因”是个什么玩艺?就如同不知道航天器是怎么上天的,我是外行。有句话叫:“不懂不能装懂”。据说,“转基因”是个新产品。据说它是通过某种“科学”方法,对某种生物进行基因转化,使之产生与该物种原先性状不同的一个物种。《天龙八部》就有让人惊叹的情节:服用了什么,什么的段玉就“百毒不侵”。“转基因”就有这个功能:虫子遇到“转基因”种子长出来的秸杆庄稼就怕送命,不去啃它了。也许“转基因”的“原理”就来源于此。但是,航天器毕竞是航天器,它是国家无可争议的尖端科学。老百姓不可能个个都可以去研究。“民以食为天”,老百姓吃饭是不能马虎的。而在现实生活中,天马行空的段珏也实在少见。“虫子”不吃,人可以吃吗?不绕几个弯,当然回答不了。“专家”说:人能吃不能吃,来试验,看看老鼠能吃不能吃!——啊呀,中国老百姓总和老鼠为伍了!老鼠能吃,人就能吃?“老鼠爱大米”。它饿急了能吃纸、吃屎、吃木头。难道中国的老百姓己经到了,或者快要到了与老鼠一样的消化味口不成?
随着“市场经济”的商品开发,各种各样的“商品”,固然足以耀人眼目,五花八门的广告,无处不在。而所有一切的目标,就为一个“钱”字。为了钱,可以说早己经全民开发。而首当其冲的当然少不了掛着各种头衔的所谓“专家”、“精英”。俗话说,本小赚小钱。本大赚大钱。譬如上面说的“土墩子”,他的发迹,是他学了他老大蒸馍头、做包子手艺后,到xx市开面食店赚的。据说他开头生意不好做,后查实原来是招牌不引人。早先大市里人大多追求洋气,“土墩子包子小吃馆”听着就绕口,而且,与“土包子”联在一起,也失大市人的面子。就很少有人光顾。后来“土墩子”经人指点,改叫:xx国际商家老板赞助、“巴比专卖店”。生意就开始好了起来。开一个店不夠卖,再开一个、又开一个。究竟开了几个店,我不清楚。只是我回家有人向我描述:土墩子现在可了不得,是本街在外混出头脸的人。每回回家总要带个花女人(本街人知道女人不是他原先的老婆)。而且,走路的派头,说话的口气,就是某某“公司”老板。我当然有点自愧,却不内疚。因为我知道这小子底细,只要有利,他就干。包子、面食、蔬菜、肉、一经他手,只吃味道,至于还有什么别的?谁知道。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土墩子”打小胆子小,顶多弄些廉价材料,油脂之类而己。过份缺德事,他是不会做的。可是,“转基因”的投资可能本钱大,没有足夠的利润是赚不回来的。故而,无论有哪位懂行的或很多老百姓的质疑,“转基因”的推销始终非常坚挺。
当今之世,老百姓没有话语权。“逆来顺受”,“专家”“精英”拿捏的非常清楚。这些饱学之士也会懂得“以己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倘若他们是以自身的试验得出“转基因”无害的结论,有何话说?可是,他们自己吃“特供”,并且限制给外人或要人们吃,这种明显的陷坑,能有人心甘情愿的往里跳么?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