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无冕之王吗
这就是无冕之王吗
当前,商业大潮洪流滚滚,免不了泥沙、垃圾、污流浊水混杂其间。这股夹杂着污泥浊水的大潮来势汹汹,炙烤着人们的意志,锈蚀着人们的灵魂。在金钱至上,一切向钱看的观念诱导下,到处散发着铜臭味,以致世风江河日下,社会道德迅速沉沦。一些高官做了金钱的奴隶,拜倒在美女的石榴裙下醉生梦死;假冒伪劣产品铺天盖地,渗透进各个领域;为了迎合世人的需要,制造假证件、假文凭者所在皆是;为人师表的学者、教授伪造学历、文凭,弄虚作假,搞学术腐败,剽窃他人论文毫不脸红;一些人和单位以编造世界名人录为诱饵敛聚不义之财;一些电视媒体为了牟取暴利,不惜竭力包装和哄抬胸无点墨,精神颓废的无知丑女,以丑为美,制造一个又一个无知的,沉湎于低级趣味的“明星”;粗制滥造,劣质影视剧作比比皆是......
这股凶猛的大潮也无情地冲击着曾经高居于文化传播的象牙塔尖的使者,令世人无限钦慕与景仰,享有“无冕之王”桂冠的记者。一些道德没落,奉行金钱至上的媒体和记者,多了个人功利,少了社会责任,为了追求金钱,不惜陷入庸俗、低俗、媚俗的泥潭之中,追赃逐臭,专门散布绯闻和追逐桃色事件,更有甚者,制造惊世核俗的虚假新闻。这样的记者早已忘了自己具有耀眼光环的高贵身份,他们本应是遵守社会道德的典范,传播高尚情操、精神文明、优秀文化的光明使者。
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下,原本是象牙塔的塔尖,渐渐退去了身上的光环,一落千丈,演变成了象牙塔的塔身甚至基座。那雨后春笋般勃发的不尽其数的媒体需要大量的记者,人类具有真才实学的顶尖人才根本无法满足众多媒体的需要,于是,一群南郭先生应运而生混杂其间。战国时的南郭先生只有一人,好在他只混杂在吹竽乐队之中,只摆其架势,不发其声音,虽不能壮大乐队声势,亦不至于造成不良后果。现在的南郭先生数量众多,且高高在上握有话语权,他们是国人,尤其是青少年心目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老师和楷模。如果他们不学无术,粗制滥造,不断污染汉语言文字,将谬种流传,贻害无穷!他们每天制造大量的“杰作”,这些“杰作”并非刻意搜求,只须在阅读中信手拈来。遗憾的是这些“杰作”含有大量病句和有歧义的句子,意思含混不清,甚至文字意思与要表达的意思截然相反。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炮制的一些“杰作”吧。
各显神通的标题:
字的含义搞反了:
1.《上海赛刘翔复出首战夺银 13秒15憾败特拉梅尔 》。 这是国内各大小媒体争相转载的一条体育新闻,标题把“败”字的含义搞反了。败:打败。使…战败。 败某人是打败某人,战胜某人,而不是败于某人手下。例:败宋师于黄。——《左传·隐公元年》;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史记·李将军列传》;秦数败赵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文公用咎犯之言,而败楚人于城濮。——《吕氏春秋·义赏》,但“某人败了”则是指某人被别人打败,应该正确区分这两种不同的用法。
2.《篮球世锦赛:中国惜败希腊》
2010年08月29日 07:41:00 来源: 新华网
“......在土耳其安卡拉进行的2010年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小组赛C组的比赛中,中国队以81比89负于希腊队。”
这个标题改“憾败”为“惜败”,换汤不换药,与前面标题犯了相同的错误,就是望文生义,不懂得“败”字的含义和不同用法,使得表达的含义完全反了。
画蛇添足生歧义:
3.《内江威远金店被打劫 蒙面劫匪作案仅用16秒》http://cd.qq.com 2009年05月22日07:54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杨元禄
标题意思有歧义,含混不清。标题给人的误导是地级市内江一个店名叫威远的金店被打劫。正文一开始却说威远警方透露案情,后文更提到“威远金店”,因此,案件并非发生在内江,而是发生在其所辖县级市威远。标题中“内江”两字多余,应改为威远一金店被打劫。
4. 《绍兴江湖大佬控制东北四川两黑势力近日受审》
(2009年10月30日06:16 中国新闻网 袁爽 ---腾讯网载)
这标题表达出的意思是黑大佬控制东北、四川两股黑势力近日去接受审判(“有功之臣”呢),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控制两股黑势力的黑大佬近日受审。只加一个“的”字,改变词序,原标题改为:《控制东北四川两黑势力的绍兴江湖大佬近日受审》即可准确、无歧义地表达出想要表达的意思来。
5. 《成都大学生兼职现新骗局 代人刷卡反被“套”》http://cd.qq.com 2009年11月01日08:16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卢佳丽
上面标题最早出现时为《成都大学生兼职新骗局 代人刷卡反被套》,后来加了个“现”字。修改后的标题比原来的稍好,但仍然是错误的。从标题中,我们感觉含混不清,究竟是谁骗了谁?最早的标题,明显地是说兼职新骗局,也就是说兼职一种新的布设骗局的工作!修改后的标题虽然稍好,仍然摆脱不了被骗者是骗子的尴尬,可以理解为出现大学生搞“兼职”的新的骗局,比如,现实中就有人假借兼职家庭教师行骗作案。前半句意思有歧义,后半句那个“反”字则是最大的败笔,这不是说大学生欲骗别人反被别人骗吗?以上标题改“现”为“陷”,去掉“反”字即可:《成都大学生兼职陷新骗局 代人刷卡被套》
6. 《四川女子见网友遭抢劫强奸 反抗被打骨折》http://cd.qq.com 2010年01月22日19:21 南方网 丰雷 这个标题有歧义。我们完全有理由理解为四川女子看见网友遭抢劫强奸,网友因反抗而被打骨折。为什么不将“见”字代之以“会”字呢?词汇极度贫乏!这标题只加一“会”字改为《四川女子会(见)网友遭抢劫强奸 反抗被打骨折》就可以消除歧义。
7. 《今年元旦成都结婚与往年少 猜测只因躲寡妇年》http://cd.qq.com 2010年01月02日08:21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什么叫“成都结婚”?成都与谁结婚?恐怕是记者头脑在发昏。什么叫“与往年少”?标题应该加一“的”字,改“与”为“比”成为《今年元旦成都结婚的比往年少 猜测只因躲寡妇年》。
8. 《妙龄女凌晨仰躺街头莫名身亡 警方已介入调查http://cd.qq.com 2010年01月30日09:48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龚锐 》
标题不该写得莫名其妙,胡乱减省字,聪明反被聪明误。“莫名”应该改用“莫名其妙”。“莫”表否定,不,不要,不能的意思,“名”,叫出,说出。“莫名”就是无法说明,无法表达的意思,莫名身亡显然说不通。应该用“莫名其妙”或更简练的“离奇”身亡。
9. 《山西临汾矿井职工宿舍爆炸 致15人遇难20人伤》
2010年07月31日09:45新华网 字号:T|T 新华网太原7月31日电 (记者陈忠华、叶健)
标题就是一大错误:不知道职工宿舍是种什么爆炸物,居然会爆炸!新闻,新闻,足可令世界为之震惊的特大新闻!标题更是与正文牛头不对马嘴,正文中写道:“据了解,发生爆炸的煤矿叫柳沟煤矿,是阳煤集团的一个整合矿井。”,标题说的是职工宿舍爆炸,正文又说是煤矿发生爆炸,这是在摆迷魂阵呢。标题应该是《山西临汾矿井职工宿舍发生爆炸事件(或案件) ......》,正文应该是:“据了解......发生爆炸的地方是柳沟煤矿职工宿舍。”
10. 《男子跳成都电杆轻生》
以上是腾讯大成网2011.7.13“要闻栏”标题。不知道成都电杆是什么样的电杆? 标题应该是《成都一男子跳电杆轻生》。
对于一些“无冕之王”来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标题更比蜀道难!标题错误百出,正文也好不到哪里。
且看病句俯拾皆是的正文:
颠覆“否定之否定就是肯定”:
1. 华西都市报多年前的一篇文章中,记者引述所采访的女子的话:“......我无时无刻都在想念我的母亲”,这是我凭记忆写出来的,但不会与原文有什么差错,更无原则性出入。这句话违背了否定之否定就是肯定这个道理,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女子“没有什么时候想念过母亲”,与要表达的意思“时时刻刻都在想念母亲”完全相反。文中“都”字应改成“不”字,才能准确地表达要说的话。
2.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5/26/c_
121461736.htm
《英媒:阻碍中东和平的535个美国人》
2011年05月26日 13:53:17 来源: 人民网-国际频道
“著名的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Aipac)就是美国国内最大的游说集团之一,该委员会无时无刻地对国会议员们施展着自己的影响”,这与上面所犯错误如出一辙,都是把意思搞反了。文中“地对”应改为“不对”才对。
看来随着语言文字的发展,一些人想入非非,开始颠覆否定之否定就是肯定这个说法了。类似例子不胜枚举,不再赘述。
被动式句子中该用“被”字时,不用:
3. 《重庆万州涉黑案开审 1被告取保候审后逃逸》http://news.QQ.com 2009年10月19日16:53 新华社 朱薇 王晓磊
“此外,该案24名被告人中只有23人到庭受审,非涉黑被告人邓德祥指控犯开设赌场罪,在公安机关取保候审后逃逸,未能到庭受审。” 这句话中,邓德祥是行为主体,是句子主语,不知邓德祥指控谁犯有开设赌场罪?显然,指控前应加“被”字。有时“被”字是可以省略的,如:“他打败了”,与“他被打败了”意思相同且都通顺,但上面那句话中的“被”字却万万不可省去。
主动式句子中,不该用“被”字时,却偏要画蛇添足:
4. 《西安突击清查娱乐场所 现场拆除“合欢床》
2010年08月16日 14:20:57 来源: 西安晚报
“......在8月13日晚至14日凌晨的专项突击检查过程中......其中对一家涉嫌容留介绍妇女卖淫的大众舞厅负责人被依法刑事拘留。” 这句话的主语是笔者引用时省略了的“其他行动小组” ,这个小组是行为主体,行为客体是大众舞厅负责人,那么,什么叫“对......负责人被依法刑事拘留”?一句不通顺的病句!而且,“其中对”改为“对其中” 更为流畅,全句后半段改为“......对其中一家涉嫌容留介绍妇女卖淫的大众舞厅负责人依法进行刑事拘留。”才是通顺的句子。
把行为主体搞错:
5. 《裸聊网站半年吸引万余会员 温州首起网上卖淫案内情》 新华网: 2010年11月20日 09:40:04 来源: 法制日报
“今天,苍南警方向《法制日报》记者透露,该案是温州市破获的首起网络组织淫秽表演案,现3名犯罪嫌疑人已向苍南人民检察院提请批捕。”
不知三名犯罪嫌疑人向苍南人民检察院提请批捕谁?
应该是“(公安机关)对3名犯罪嫌疑人已向苍南人民检察院提请批捕”
或“(公安机关)现已对3名犯罪嫌疑人向苍南人民检察院提请批捕”。
重复用意义近似的词汇造成的病句
6. 《四川黑老大让小弟女友坐台卖淫筹团伙经费》
http://www.sznews.com 2009-12-18 08:00 深圳新闻网
“...... 该组织通过采取敲诈勒索和语言威胁、胁迫等手段强行进入猪毛加工、建筑等行业获取非法利益,......” ,这句话中“通过采取......”是把意义差不多的词汇重叠了,我们可以说通过什么方法或手段,也可以说采取什么方法或手段,因此,“通过采取”什么手段就是画蛇添足!
7. 《篮坛三十位闪耀巨星》
2010年04月08日 08:31:13 来源: 环球网
金州勇士——老尼尔森
“如今勇士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能让大家印象深刻的球员......”
什么叫“可以能”?莫非还有“不可以能”一说? “可以”就是“能”,用了“可以”就不该再用“能”。
8. 电视剧“敢死队”9集:“切忌不能鲁莽行事”
“切忌”是禁忌,千万不要的意思,后面再加不能是画蛇添足。切忌鲁莽行事就已简单明了地告诫不得鲁莽行事。
9. 电视剧“敢死队”25集:“秘密武器如果一旦有个闪失”
“如果”与“一旦”不宜连用,“如果”就是假设,其实,在现代汉语中,“一旦”也有假设的意味。例:一旦黄河决堤(假设),就会严重危及沿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假设成立时的后果);一旦泄密(假设),就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损失(假设成立时的后果);一旦发生核泄露(假设),后果不堪设想(结果)。上面例句中,我们在说到“一旦”时,并不意味着某件事一定会在某个不确定的时间发生,因此,在上述例句中,实际上可以把“一旦”看做假设连词。
10. 电视剧“敢死队26集“万一要是落在鬼子手里”
“ 万一”是可能性极小的假设,但终归是一种假设,“要是”相当于“如果”,也是假设连词,怎么能在一句假设复句中重叠用两个假设连词?
11. 电视剧:《侠隐记》13集:“万一红影要是一念之差”
本句与上句错误一样,虽然“万一 ”,“要是”被人名红影所分隔,仍然免不了重蹈同一语病的覆辙。
同一词汇重复累赘造成的病句读起来晦涩拗口:
12. 《揭密云南边防侦破重特大跨国贩毒案始末》
2010年07月22日 13:02:25 来源: 中新网
“2008年6月5日,侦查员将在昆明市南窑汽车客运站将正在交接毒品的翟艳海、王平、胡德彪和黄小芹4名犯罪嫌疑人当场抓获,缴获冰毒3.91公斤。”
同一句话中,针对同一行为用了两个“将”字,重复累赘,晦涩不流畅,应去掉一个“将”字。由于这句话较长,去掉前面那个“将”字较好,因此,侦查员“将”的将字多余,语病。
13. 2007年公安部发布的A级通缉令中,短短的三十多字中,也出现与上面相同的语病:“......公安机关将对发现线索的举报人 、缉捕有功单位或个人 、将给予人民币5万元奖励。”(注:原文无标点符号)
14. 《中国特警反劫持时使用的超牛装备》
新华网 2010年08月27日 07:29:54 来源: 发展论坛
“特警利用在演习中利用反恐突击车执行任务”(图片8说明文字-新华网)在不足二十字的短句中,居然对同一物件用了两个“利用”。
15. 《直击36小时告破贩毒大案:藏匿在越野车里的秘密》
2010年07月13日 17:06:00 来源: 央视《军事纪实》
“当场在他身上搜出他的身上有甲基苯丙胺,贩毒的嫌疑更大了......” 在这短短的一句话中重复“在他身上”,“他的身上”也不嫌啰嗦!去掉“他的身上有”五字后的句子简洁明了: “当场在他身上搜出甲基苯丙胺,贩毒的嫌疑更大了......”
用词不当:
16. 《重庆十佳女律师被曝为涉黑官员情妇(组图)》
2009-10-18 14:11:40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不过,重庆市法官学院院长、原重庆市高级法院执行局局长乌小青落马直接将这位美女律师拖下了水。”
本句错误地将贬义说法“拖下水”用作正面描述。“拖下水”是指被坏人利诱、拉拢、腐蚀等而上了贼船,与坏人同流合污,是贬义的说法。罪犯被其他人牵连而暴露,对人民来说是大快人心的好事,怎么能把罪犯的原形毕露说成是罪犯被拖下了水呢?这不是在为罪犯的落马而惋惜吗?
17. 《章子怡惨遭泼墨 人红是非多丑闻接连曝》
(组图)来源:中国山东网 www.sdchina.com 发布时间:2009-12-24 14:26:00
被人往身上泼墨,对普通人来说是一件十分普通的事,不会使人产生任何惨痛的联想,莫非对“名人”来说就是一次令人痛不欲生,悲惨无比的遭遇了吗?如果说“惨遭泼硫酸而严重毁容”还说得过去,“惨遭泼墨”就是言过其实,用词不当。
18. 《男子送女儿上学被当街割喉 妻女目睹施暴全程》
http://cd.qq.com 2010年05月14日05:26 大洋网-广州日报 龙锟
“记者昨日从警方得知,死者家属的口供显示......”
记者用词不当,以致把死者家属当成被审问的犯罪嫌疑人了。“口供”是指受审者口头陈述的供词,“口供”应改为“口述”才对,“显示”两字也不大恰当,改为“表明”更贴切。
19. 《妙龄女凌晨仰躺街头莫名身亡 警方已介入调查》http://cd.qq.com 2010年01月30日09:48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龚锐
“本报讯(记者 龚锐)昨日凌晨,一名仰躺在地的妙龄女郎突然出现在建设北路三段圣灯路路口的人行道上,环卫女工查看发现,该女子已不幸身亡。”
奇哉怪也!一个仰躺在地上的死人竟会突然出现在人行道上!突然二字从何说起?莫非这仰躺在地的妙龄女郎从地上惊尸而起,突然从天而降出现在人行道上?这位记者在标题中随意莫名其妙地省字,前面已提到,正文中又颠三倒四,不合生活常识地随意加“突然”二字,水平之低劣令人难以置信!
20. 《揭密云南边防侦破重特大跨国贩毒案始末》
2010年07月22日 13:02:25 来源: 中新网
小标题:幕后高层扑朔迷离
“孙大国成功落网后交代...... ”
有过成功越狱的囚徒,却没有成功落网的罪犯,也许是世易时移,人心大变,不能以常理看问题。看来这个毒贩最怕自由,警方则最怕将其收监,故此,千方百计想自投罗网,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如愿以偿,获得了成功,投入了疏而不漏的法网!
21. 《浙江绍兴“黑老大”张涛因涉嫌9项罪名受审》
编辑:gengll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09-10-30 06:28
“2000年,张涛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直到2006年6月29日才刑满释放。”
这短短的一句话中问题还真不少。1. 从时间上看,2000年张涛被判刑11年,只过了6年就刑满释放,“刑满”二字从何说起?这么大的时间差距怎么就不顺便交代一下提前释放的原因?事实上一个字不多就可交代清楚:因减刑,2006年6月29日提前释放。当然加一个“于”字在2006年前面更好,也只比原文多了一个字。2. 句子中的“才”字是最大败笔!刑期11年,只服了六年刑就释放了,怎么能说成“才”刑满释放?作者是不是嫌罪犯超出了刑期许久才被释放呢?这个“才”字就是告诉读者服刑时间太长,或超出刑期才被释放,这与实际情况正好相反!如果要表示释放没几天又犯案,这个“才”字也不能出现在这句话中,而是出现在后面别的句子中,如,才出狱没几天,就又犯案了。
22. 一知半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遂宁男乱刀砍死10岁儿子 狂吼谁敢过来砍死谁》
腾讯大成网(http://cd.qq.com/a/20110519/000264.htm)载
2011年05月19日11:26四川新闻网曾长林 张烈
四川新闻网(微博) 遂宁5月18日讯(记者 曾长林 张烈)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然5月13日遂宁(微博)市船山区却发生毒父弑子惨烈一幕......”
“弑”字虽有“杀人”的含义,但却不等同于一般的“杀人”,不能随便乱用。封建社会中,臣杀君,子杀父母才叫做弑君,弑父母,都有“犯上”、“忤逆”的含义。现在可以说逆子弑父,却断不可以反过来用说成“父弑子”。这两个记者之所以用错字,是他们不求甚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懂得这个字的用法,也是因为他们想显才学造成,以为用点不常用的字可以表示自己是个饱学之士,从那句话后半段所用“然”字也看得出来,这两人有点喜欢之乎者也矣焉哉式的咬文嚼字。没想到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23. 电视剧《侠骨丹心》45集:"这么一来,那群叛军就会左右为难,如果见死不救的话,那么天下百姓就会人心向背......"
大编剧对“人心向背”是一知半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人心向背”具有两面性,并非专指人心背离,也不专指人心所向。大编剧大概经常看到别人用这词汇,看上去又极其简单,就误以为“人心向背”就是不得民心,丧失民心。
例:1. 人心向背是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向”则胜,“背”则负,而不是编剧误解的,人心向背是这场战争失败的关键因素。)2. 要很好地解决人心向背问题,就必须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缺少相应的词汇搭配,表达出不准确或错误的意思来:
24. 《床沿离奇冒血水住客惊魂 床垫藏高度腐烂女尸》 腾讯网 2009 12 28
“3年来,周林亲自指挥各类刑事案件184起,其中破重特大案件69件。”
案件怎么会听从人的指挥?应该有“侦破”这样的词汇与“指挥”搭配,即“指挥侦破......”才能正确地表达出要说的意思。
25. 《广东漂亮孕妇”被群殴视频网络热传》(组图)2010年01月25日 09:39广州日报
“从事青少年犯罪的法官称,年轻人法律意识淡薄,......”
看来这位法官是在从事一种青少年犯罪的工作,也就是说,法官在犯罪!一般来说“从事”应该与工作这样的词汇搭配,在这句话里,仅与“工作”搭配还不完整,这句话可改为:“从事青少年犯罪治理工作的法官称......”或“从事青少年犯罪心理研究的法官称.....”等。
词序不当造成的歧义和意思含混不清:
26. 《四川男子无罪被关211天 申请国家赔偿被拒绝》
大成网 2009 12 28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出具的不起诉决定书写着:
“......下午5时许,被害人吴某伟和张尚强一起乘车到毛某军的住处将电脑搬回。”
这句话有歧义,使读者会误认为吴某伟和张尚强都是被害人,实际上,张尚强是纠纷双方的调解人。为了使表达准确无误,不产生任何歧义,这句话可稍微改变文字顺序,将张尚强放到被害人前面:“......下午5时许,张尚强和被害人吴某伟一起乘车到毛某军的住处将电脑搬回。”,如果为了强调是被害人主动与调解人一起去,则只需在原文中将张尚强前的“和”字改为“邀”字:“......下午5时许,被害人吴某伟邀张尚强一起乘车到毛某军的住处将电脑搬回。”
27. 《江油因爱生恨灭门案续:杀人者一审被判死刑》
http://cd.qq.com 2010年04月06日09:55 四川新闻网 吴春华 (四川新闻网-绵阳晚报)
“后经法医鉴定,谢某某系大量锐器致右肺贯通伤、腹部贯通伤继发大失血、失血性休克和吸入性窒息而死亡”
这句话有歧义,读者会误认为被害者被大量锐器刺死。一字不变,仅略微改变词序,即可改写成既不产生歧义,又通顺的文字来:后经法医鉴定,谢某某系锐器致大量右肺贯通伤、腹部贯通伤继发大失血、失血性休克和吸入性窒息而死亡。
28. 《四川大学生杀前女友分尸续:终审维持死刑》
2011年01月27日08:23四川在线
“2009年3月的一天深夜,26岁的朱兰,被张浩在其成都市一环路南的租住房内杀害。”
本句话有歧义,上面“案情回顾”中的这句主语是朱兰,行为的发出者是张浩,这里的“其”究竟是代“她的”还是“他的”无法确定,为了消除歧义,这句话可改成:“......26岁的朱兰,被张浩在成都市一环路南他的租住房内杀害。”
29. 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词汇配用了不适当的词汇进行修饰:
电视剧:《侠隐记》28集:“......已经找到很多蛛丝马迹......”
蛛丝马迹是用来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和依稀可辨的痕迹,这细微的端绪或形迹怎么能用“很多”来修饰,“很多”与“细微”是完全对立的,这不是矛盾吗?
颠三倒四,主客体混淆不清:
30. 《尸体装殓师因卖淫女友感情不忠杀人碎尸》
(图)2010年08月04日00:18中国新闻网刘柱 朱红梅 宋靓君
“据查,年近七旬的李某因妻病逝后寂寞难耐,与44岁被害人、卖淫女孙某以情人的身份长期勾搭,并花费了李某5万余元。”
主客体关系混乱。李某是行为主体,是这句话的主语,因此,“并花费了李某5万余元”是指李某花费了李某5万余元。并字表示并列关系,也就是“勾搭”与“花费”这两个行为是并列关系,为同一人所为。事实上是卖淫女孙某花费了李某五万余元。这句简单的话就那么难以正确表达吗?竟然把这三个大记者弄得晕头转向,手忙脚乱!上句话加“这期间孙某”五字去掉“并”字改为:“据查,年近七旬的李某因妻病逝后寂寞难耐,与44岁被害人卖淫女孙某以情人的身份长期勾搭,这期间孙某花费了李某5万余元。”如果说成“卖淫女孙某长期勾搭李某,并花费了李某五万余元”,这样的句子从语法上来说是成立的。顺便要指出的是,卖淫女后面的顿号是错误的,也是多余的。顿号表示被害人是罗列的其中一个人,卖淫女是罗列的另一个人。
只说半句话,留个悬念给你猜:
31. 《证券业首贪被执行死刑 6500万赃款下落不明》
http://finance.QQ.com 2009年12月08日15:38 京报网-北京晚报
新闻回放
“杨彦明曾担任中国长城信托公司北京证券交易营业部(......),案发之前曾自割十多刀未死......”
为了清楚起见,省略了原括号中的文字,那些文字是说明北京证劵交易营业部先后更名为这样部,那样部,将其略去,不影响对这句话的理解。性急的读者看了上文一定会感觉是急惊风遇到了慢郎中,急于知道杨彦明究竟担任了营业部的什么职务,记者偏偏要卖关子,只说半句话,暂留悬念给你猜,好让你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32. 中德科学家联手揭开急性肠病谜底
2011年06月04日 08:21:53 来源: 钱江晚报
“......由中德科学家联合进行基因研究结果显示,导致近期德国肠道病感染疫情的是由一种新的兼具侵袭、产毒、肠出血等特征的超级毒性大肠杆菌。”
文中前面那段,“基因研究结果”,研究与结果之间应加“的”,文中最后这段“......是由一种......大肠杆菌。”也只说了半句话,给读者留下猜测的“悬念”!这一段完整的文字应该是:是由......所引起,是由......所致,但考虑到前面已有“导致”二字,应该去掉“是由一种新的”中的“由”字。“导致”后面陈述的是原因,“是由......所致”也是说明引起肠道感染疫情的同一原因,“导致......”与“由......所致”重复陈述原因是产生语病的根源!
关于代词“其”的混乱用法:
33. 《成都推行“一逃一案” 命案在逃人员降五成》
http://cd.qq.com 2009年12月11日09:45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刘宏顺
“公安局负责追逃的民警根据对信息的综合整理和分析,最终确认凶犯最可能的落脚点,并到其蹲点将其抓获。(实习记者 刘宏顺)”
“其”是代词,代替前面提到的人、物或事等,对于前文提到了两个以上的人、物、意思、时间等,就用同等数量的“其”来一一代替是不恰当的。如将“......并到其蹲点将其抓获。”改为“并前往蹲点将其抓获。”不仅避免了重复使用“其”字,而且意思更准确,读起来也更流畅。
34. “95年(马明宇)的离去令四川全兴陷入保级困境,而其的回归却令四川足球从此腾飞,马明宇于四川全兴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
“其”作为代词,本身就具有“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等含义,上文中“其的回归”应为其回归。例:其功劳不小,其进步很大......类似“其的作用、其的成就、其的父母......这种语病在当今各媒体频繁出现。
错用短语致使人物身份紊乱:
35. 电视剧《火线》第三集黑子的母亲对黑子说:“......没想到啊,临到快要死了,却养了一个汉奸的儿子......”
上文错把指同一件事的两个词“汉奸”、“儿子”构成的复指短语(同位短语)“汉奸儿子”代之以有修饰关系的两个词“汉奸”、“儿子”构成的偏正短语“汉奸的儿子”,这张冠李戴的人物身份令人啼笑皆非。母亲不会说自己是汉奸,那么,这儿子应该是母亲临到快要死了抱养的哪个汉奸的儿子。可是,黑子就是这位母亲的亲生儿子,母亲是在指责黑子做了汉奸。看来,幕后高明的大编剧与屏幕上口齿清楚,字正腔圆的演员配合得天衣无缝的双簧成心把观众肚皮笑破吧。
36. 电视剧《黑三角》
27集:“......听他地指挥和派遣”、“防止敌人地破坏”
28集:“严密监视叶道明地一举一动”“重大地破坏行动”
30集:“对它造不成很大地破坏”
以上的指挥、派遣、破坏、举动、行动等词虽然都具有动作意义,但在原文中无一例外地都是名词,而绝非动词!“地”后面一般接动词和动词短语而不是名词。以上各句的“地”全部应代之以“的”。
以上仅是报刊、影视、网络等媒体每天制造的大量病句中微不足道的例证。由此已可看出这些身份显赫,学问莫测高深的家们,具有光彩夺目的无冕之王桂冠的者们的词汇是多么贫乏,语言驾驭能力是多么低下,说他们是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一点也不为过,以他们的能力、态度、责任心应付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多么力不从心。令人最为担忧的是,他们高高在上,握有话语权和文化传播工具,他们的小小失误就会谬种流传,影响一大片甚至使他们制造的各种语病在全国迅速传染泛滥成灾,更何况错误百出!高贵的家们、者们,求求你们高抬贵手,不要做南郭先生,不要再践踏汉语言文字了,转而做些与你们身份相符的事,自觉承担起维护汉语言文字免遭破坏的神圣职责,使汉语言文字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世界上大放异彩,作不遗余力地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