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我们为什么要反对托洛茨基主义?

火烧 2010-01-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30
本文分析反对托洛茨基主义的原因,指出其理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误导,强调商品理论的错误,并探讨社会主义公有制与福利生产方式的关系。

我们为什么要反对托洛茨基主义?

许博士系列短论之003   

1.托洛茨基主义之所以在现在仍然算是比较有市场,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遇到了一些暂时的挫折甚至失败。但不能否认的是,托洛茨基的理论确实有其十分诱惑的一面,实际上也就是具有欺骗的一面。因为托洛茨基在很早以前就断言苏联的社会主义必将失败,而苏联现在是的的确确的失败了。于是乎,托洛茨基的追随者高呼其为“先知”,并宣告“先知者”的预言应验了。但不管怎样,托派多年来一直是自弹自唱,自我欣赏,既没有多少听众,也没有多少掌声,八十多年来基本如此。但是其潜在的影响和危害绝不能低估。  

2.为什么托派的命运如此背时、如此窝囊呢?原因就在于他们脱离人民大众,脱离群众和实际,脱离工人阶级。不仅如此,托派实际上早已转向了人民的对立面,成为社会主义敌人的帮凶!为什么托派成了人民的对立面和社会主义敌人的帮凶呢?这主要是因为托洛茨基的理论和主张跟一切帝国主义没有多少差别,跟一切反对派对于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新生事物的攻击更是如出一撤。托派与一切帝国主义和反对派共同点就在于,他们都是把社会主义公有制本身当作商品生产和利润制度的根源,把共产党的统一领导当作产生官僚特权的根源,从而把社会主义从旧社会保留下来的政治经济制度所派生出来的种种罪恶和社会不平等栽桩在共产党的头上。当然,托派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对派还是有区别的,这个区别在哪里呢?就在于两者表现的形式不同。帝国主义和反动派派主要是直接的攻击、谩骂和诅咒共产党领导的公有制,而托派则挂着共产主义的旗号,打着空洞的承诺,实则是攻击现实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3.为什么托洛茨基主义还有巨大的潜在影响和危害呢?主要是因为其所谓的“商品理论”挂着“马克思主义正统性”的大旗。我们必须对这个臭名昭著的商品理论必须进行彻底的批判。托派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商品生产是水火不相容的,认为社会主义生产不应该保留商品生产和市场,从而攻击现实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产生商品生产和价值交换的根源,也是产生官僚主义的根源。实际上,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崭新的社会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产生了社会福利或福利产品这样的崭新的社会生产形式和分配形式,产生了社会福利为主要的生产目的社会经济制度。问题的复杂性就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在产生和形成新的社会福利生产方式的同时,还保留了旧的商品价值的形式。而商品价值在社会主义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所引起的。正是由于商品价值的保留,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对于社会福利这个新生事物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决定和规范还在范围上和程度上受到了某些制约和局限。其结果,由生产资料公有制所规定的社会福利的生产形式还只能局限在劳动者的必要劳动的范围内,也就是把旧的等级工资形式改造为福利工资。而剩余劳动在生产过程依然保留和采取了企业利润的生产形式,只是在流通过程通过国家对于企业利润的统一扣除和集中分配,才能把企业利润转化为社会福利收入。这就是说,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是以福利工资为生产目的,以企业利润转化为积累福利为生产手段的新的生产方式,所以,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在本质上就是福利工资对于企业利润的限制、利用和改造的生产形式。  

4.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的生产方式从根本上讲就是福利工资的生产方式,福利工资成为社会主义生产的一般形式和主要目的。这个福利工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必要劳动的表现形式,是彼此等同、毫无差别的个人收入形式。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之所以采取福利工资的生产方式,主要是因为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形式所决定的。因为,公有制对于新的社会福利产品在直接的生产过程中的规范和决定还局限在必要劳动的范围上,而在剩余劳动的范围上则保留了旧的企业利润的生产形式。福利工资是在颠覆和改造旧的等级工资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把社会公共所有的生产资料在必要劳动上的决定和规范以个人收入的形式直接地体现和表达出来了,成为每一个劳动者个人可以直接支配、直接掌握的利益关系,成为劳动者看得见、摸得到和拿得着的经济利益。由于必要劳动是个人收入的主要来源形式,所以,福利工资成了工人阶级个人收入的主要来源。当然,福利工资不是工人阶级全部的个人收入,工人阶级另一部分个人收入的来源是附加工资。而附加工资则来源于剩余劳动,来源于企业利润的分割。  

5.企业利润制度的保留和存在,使得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变得异常的错综复杂。这是因为,企业利润仅仅是劳动的代理形式,也就是剩余劳动的代理形式。由于社会主义生产形式和生产目的是福利收入,企业利润不过是剩余劳动采取的价值核算的代理形式,所以企业利润必须转化为社会福利收入。而正是在企业利润转化为社会福利收入的过程中,产生了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收入形式、收入差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矛盾。企业利润在形式上分割为两部分,即企业分配的利润留成和国家分配的公共福利。企业分配的利润留成除了分割为工人阶级的福利工资之外,还需要分割为管理人员的工资。企业利润的经营和管理是由干部队伍代理的,因此,干部队伍在利润分配上具有一定的分配大权。所以,干部队伍主要是与企业利润的分配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在本质上就成为工人阶级的同盟军,成为劳动代理阶级。同时,由于干部队伍具有企业利润留成的分配权,因此,干部队伍就可以截留利润,把利润变成个人支配的剩余价值。这样,代表剩余价值利益即占有和挥霍企业利润的极少数干部,就成为特权资产阶级。  

6.为什么企业利润制度的存在会产生干部队伍的经济分化、会产生剩余价值的剥削关系呢?原因就在于,商品生产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得不保留的旧的社会制度的遗迹和毒瘤。正是由于社会主义保留了商品生产,所以,以福利生产和福利分配为主要目的的社会主义福利产品的生产,在形式上仍然要表现为价值形式和价值收入,也就是表现为企业利润。只有把各个企业的价值形式的企业利润转化为社会集中分配的福利收入,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才能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但企业利润的存在实际上又必然存在两种转化形式,一个是剩余价值收入,一个是社会福利收入。同时,企业利润转化为社会福利收入的职能是由干部队伍执行的,所以,干部队伍就可以依据企业利润的两种不同转化形式而划分为劳动代理阶级和特权资产阶级。同时,企业利润的转化过程常常伴随着官僚主义的衍生和繁衍。这就是说,社会主义存在的官僚主义实际上主要是以旧的商品制度为基础和根源的,主要是由于企业利润的代理经营和代理管理的制度所引起的。而企业利润制度正是旧的商品制度和一切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遗存和保留在社会主义社会的集中体现和反映,是在社会主义阶段产生官僚主义和社会不平等的主要根源。  

7.特权资产阶级个人占有和挥霍的企业利润收入在本质上变成了剩余价值,但在形式上往往是以个人工资收入的形式出现的。这是因为,工人阶级个人支配的附加工资和特权资产阶级个人的剩余价值主要来源于企业里面的利润留成,都是在企业利润转化为社会福利收入的过程中形成的。但两者实际上又具有本质上的不同和差别,即劳动者的附加工资是按劳动进行分配所得的收入,而特权资产阶级的占有和挥霍的企业利润实际上是按特权进行分配的收入。这是因为,企业利润转化为社会福利收入的职能是由干部队伍执行的,因此,干部队伍中的极少数就有可能把企业利润转化为个人支配的剩余价值,而这样的剩余价值在形式上又表现为极少数干部的个人收入。在这里,我们必须正确地区分特权资产阶级与劳动代理阶级,因为特权资产阶级和劳动代理阶级虽然都属于干部队伍,但他们在工资收入也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和差别。这个区别就在于,劳动代理阶级的个人收入往往只是略高于或相当于工人阶级的平均收入。所以,干部队伍的大多数和绝大多数属于劳动代理阶级,是依附于工人阶级而存在的同盟军。一个属于劳动代理阶级的干部如果个人收入极大地超超越(如几十倍、上百倍地超越)了工人阶级的平均收入,就有可能转化为特权资产阶级。当然,极少数的普通工人和农民也有可能通过各种途径发财致富,即个人收入也可能极大地超超越(如几十倍、上百倍地超越)了工人阶级的平均收入,这时候,他(或她)就转化为资产阶级了。但由于他(或她)属于普通工人或农民,没有特权,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是变成民族资产阶级,而变成特权资产阶级的可能性就比较少,成为依附于外资的买办资产阶级的可能性就更少了。  

8.最近,有网友讨论新中国的工资制度,我认为其中很可能在认识上存在一个重大缺陷,就是不少人把工人阶级与干部队伍在个人收入的重大的等级差别和收入差距完全归结为工资制度的失误即“高薪制”。实际上,最初提出这个所谓的“高薪制”问题的,不是我们中国的人,而是苏联的托洛茨基。托洛茨基极端错误地认为苏联的干部队伍个人收入过高的根源是由于工资制度的存在,从而大肆攻击苏联的社会主义工资制度。实际上,干部队伍过高的个人收入问题在本质上不是工资制度问题,也不是由社会主义工资制度的存在所决定的。因为,干部队伍的个人收入是无法用工资制度来规范的。那么,干部队伍与工人阶级在个人收入上的差别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研究表明,干部队伍过高的个人收入实际上是由社会主义的企业利润制度的存在所决定的。而把新的社会主义福利工资制度与旧的企业利润制度混为一谈,正是托洛茨基的机会主义的本质所在。其险恶用心就是攻击公有制本身产生企业利润制度,也产生收入差别和官僚主义,从而达到攻击和摧毁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目的。  

9.托派和帝国主义的主观目标和实际结果都是力图推翻现实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推翻共产党的领导。而托派由于其诱人的欺骗性而更具危险性。所以,我们必须反对托派,反对托洛茨基主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