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县要建寺庙,缺钱就强制“捐款”
在9月26日中国之声“新闻纵横”中听到,湖南娄底新化县是一个旱涝灾害频发的国家级贫困县,在今年5、6月份农作物大面积受旱,4万多人和1万多头牲畜饮水困难,当地的水利设施亟需投入。然而,新化县的水利资金近日却被克扣挪用,变成了“景区建设”的捐款,用于修建寺庙。
拟建的寺庙叫熊山寺,包括大雄宝殿、圣帝殿、齐殿、观音殿、天王殿、娘娘殿等。按照划,建成后可以实现每年门票、香火、住宿餐饮收入约1400万元的效益。但规划是规划,现实是现实。因为缺钱,铺开了摊子的景区建设却不得已停摆。在施工现场看到的不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而是一派冷清。几处新修建的主殿、门楼上脚手架虽没拆,但却不见工人影。只听看守人员说,“现在主要那个甲方资金没到位,暂时停工了,停工两个多月了。那个五千多万现在差好多嘞,一千多万没付过,只付了几百万。”
工作人员说,修建熊山寺需要前期投入总计五千多万元人民币,目前的资金缺口大概在3000万元左右。而这些钱主要依赖社会各界的捐款。
为了筹措所谓的“捐款”,新化县槎溪镇去年就统一让各村筹集资金。记者:“下面行政村有个捐款的活动?”村支书:“是的。”“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这个事情?”“去年嘛,2010年开始的,县里面到各个乡镇,各个乡镇到各个村里面。”
据政辉村村支书介绍,政辉村有村民2400多人,属于大村,因此分到了1万块钱的捐款任务,而规模小一点的村分到6000或者8000元的捐款。而据知情人说,政辉村所“捐”的这一万元,实际上是被上级部门强行从国家拨给的水利款中扣走了。
记者:“现在这个情况,咱们村是我们主动交的,还是强制的?”支书:“我们是搞了一个项目,项目有1万五没有给我们,他们把1万扣掉了。”“给了五千,什么项目啊?”“我们去年水利项目,维修水利。”“咱们村的交了吗?”“交了,不交不行,他作为一个政治任务来认定。硬性的呗。”
随后,记者来到了槎溪镇政府,没有领导在,便辗转找到了镇长曹泽辉的手机号。曹泽辉在电话里解释了这次捐款的来龙去脉说:我们大熊山古寺的建设是我们县里的一个旅游项目,大部分投资是政府那边来的,我们县委向社会经商的老板、公益事业的人士建议他们踊跃的捐款,我们根据县里的意见,在全镇也开展了募捐活动,都是自愿的,是指导性的计划,不是指令性的。
只是会说的不如会听的,如果真是“自愿”的话,各个村为何会有6000元、8000元或1万元不等的指标呢?
曹镇长还进一步解释说,“是个指导性的,指导性任务完成可以,不完成也可以,这个是指导性的不是硬性任务。”
既然是“指导性任务,完成也可,不完成也可”,那又为什么会强行克扣水利款呢?曹泽辉面对记者的提问,断然否定了这种说法:“没有,没有。不可能扣钱的。”
而事实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交不上捐款的村子,不但不是“完成也可,不完成也可”,而且镇里还会克扣驻村干部的工资。记者:“如果完不成呢?”“完不成的话,干部两、三个月的钱就被扣掉了。”
政辉村村支书告诉记者,大熊山林场古寺景区的兴建动工以后,自己去过一次,那个时候,还只是在修路。在他看来,修建景区的钱,无论如何不应该用这种方式来募集。“作为一个县委,一个县政府把修寺庙作为政府一项任务下达,都是不对的。”
众所周知,我国的农田水利骨干工程大多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运行,不少工程都超过了规定使用年限,现在有效灌溉面积是48%,也就是全国有一半以上的耕地还缺少基本的灌排条件。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7月结束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都提出要将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的投入,落实好从土地投入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可以想象,今后会有大笔的资金流向农田水利建设,如果每个地方都能随意从里边扣一笔钱的话,国家粮食生产的水力基础在何时才能夯实呢?“满天神佛”真的能保佑百姓免受水利失修之苦吗?!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 邱海昌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