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中国卫生公平世界倒数第四

火烧 2007-03-12 00:00:00 网友杂谈 1032
文章指出中国卫生公平性被世卫组织评为世界倒数第四,反映医改失败及卫生投入不足问题,强调看病贵看病难现象严重,呼吁加快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中国卫生公平性被世卫组织确认为世界倒数第4

  3月4日,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部长高强表示:"1997年的医改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只是操作上出了问题。" 这与此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精神是完全不一致的,国研中心的报告则明确指出97年开始的医改是失败的,也就是说其大方向也不正确,否则该报告是不能从整体上否定的。

  这样的前后矛盾的国家级部门的表态,显然一个是为了讲政治顾大局,另外一个是从技术操作层面来讲的。我们应该理解身在体制内的高部长,他的讲话目的是要保持医疗改革历史的连续性,以维护前任领导层的形象,平息社会舆论吧。但这样的颠覆性的政治表态,实际上是否定了国研中心的报告,进而在事实上推动了新的“不争论”,使以后不会再有正式的国家机构敢于对医疗乃至其他领域改革的问题和错误进行批评和建议了。或许,国研也受到了某些压力吧,今后也许不会再发表这样的重大事实性报告了,他们将重新退回到搞内参当幕僚的角色了。如果真的如此,则是损害了民主和思想言论自由,是国家和人民的损失。还望最高层千万别这么搞,还是应该搞思想上的“百家争鸣”的!毕竟,“不争论”的时代已经过去,网络时代也是绝对不允许新的“不争论”再出现的了。

  那么,97年来的医疗改革方向真的是完全正确的吗。我想我们主要应该看这项改革的成果,看这一改革的成果是否真的是使全体人民共享了。先请看在本次“两会”上巴德年等9位委员就医疗改革问题联合发言吧。这9位委员集体呼吁要加快覆盖城乡居民医疗保健制度的建设及早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巴德年委员说:“我代表长期工作在医药卫生战线上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9位院士委员作联合发言。建国以来,我国的卫生事业得到空前发展,许多传染病得以控制,性病被根绝,人均寿命、婴幼儿死亡率等指标都有了明显改善,曾被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银行等机构誉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赞誉中国只用了世界上1%的卫生资源,解决了占世界人口22%的卫生保健问题。遗憾的是,时隔20年后,中国的医药卫生总体水平被WHO排在第144位,而卫生公平性竟排在第188位,全世界倒数第4位。这与我国的大国地位、与我国飞跃发展的经济状况,以及与我国的国家性质相差甚远,医药卫生事业的严重滞后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瓶颈。

  巴德年委员指出:“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淡忘了医药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忽略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我国政府向世界宣布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承诺,没有兑现。世界上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卫生投入列入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科目,姑且不说发达国家用于医药卫生开支均占GDP的10%以上,就连巴西也为7.9%,印度为6.1%,赞比亚为5.8%,中国只为2.7%。而且,中国政府的卫生投入在整个医药卫生总支出的比例,也逐年减少。1985年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为38.58%,1995年为17.97%,2000年以后只剩下15%左右。相反,让老百姓自己掏腰包、支付医药费的比例却逐年增加,1985年为2846%,1995年为46.40%,2000年以后竟一直接近60%。其实,贵不贵是一种“感觉”,一种“‘态感受’。只有当自己不得不消费,而自己的经济条件又难以承受时,即刻就感到贵。

  老百姓有病看病,是一种不情愿消费,但又不得不消费的极特殊的消费形式。消费多少不是由患者自己决定的,而是由病情决定,由医院决定。如果像大多数国家那样,病人的医疗费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由医疗保障体系承担,病人只是去看病、拿药或者动手术,他们就不会感到贵了。

  多年来,我国某些部门以‘中国国情’为由,宣称中国不会走国外全民医疗的老路,要走一条自己的‘改革路’,走的结果是走到了第188位,走到了老百姓极不满意,并无法承受的地步。”

  最后,巴德年委员高声强调:“中国人民能解决吃饭和温饱问题,中国人民也一定能解决医疗和健康问题!”,之后就是罕见的长达1分钟的掌声!这说明医疗问题已经是全民瞩目的焦点,是人民最不满意的地方了。

  如此说来,为97年的医改进行辩护,只是政治层面的,甚至有避嫌愚忠的嫌疑了。我想,我们都能明确指出开国领袖毛泽东的错误,还有哪个领导人不能有错误却不能讲呢?

  冷酷的事实是:中国卫生公平性世界倒数第4!这是巴德年等9位委员给出的数据,应该是可信的。大概是没有人能否定的。此外,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也就医疗问题向全国人民做了诚挚的道歉。在参加浙江人大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就当前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吴仪从患者和医院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并引述国外的例子,讲述了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说:“在这个问题上群众不满意,我没有做好工作,愧对百姓,应向大家道个歉!”我想这样的表态才是认真负责任的,高部长的表态则相形见绌了,也是与其国务院分管领导的意见是不一致的。

  我们党始终在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要维护发展好和代表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以人民是否满意、是否答应作为判断工作得失的主要标准。因此,只要坚持实践的观点和人民是否满意为标准,我们就应该首先承认97年的医改大方向就是错误的,承认市场化是解决不了群众医疗问题的;必须重新回归医疗的公益性,坚持国家承办为主,社会保险(借鉴车辆保险的模式,成立全国医疗保险公司并负责代表病人与医院结算)为重要保障,市场为重要补充的新路。否则,继续肯定所谓市场化方向,则是搞乱视听,丧失民心,是尽了“忠”,却失了“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