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我密集的非法测绘目的何在? 丘吉尔忍痛牺牲考文垂
2007年前后,网上披露多起日本人来华非法测绘的事件!
日本人来华非法测绘,目的为何?
网文《日本来华测绘:为导弹精确打击校正卫星图片》一文有比较专业的解读,全文附后,本人就不再班门弄斧了!
本人想说的是,日本对华“精确打击”,究竟是什么样的打击?
是类似美军对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轰炸那样的“精确打击”吗?
是!又不是!
何出此言?
因为几年之后的2011年“3·11”,日本发生了近海“地震”!
据网友披露的一系列的疑点,本人认为,这次地震不是大自然的自然现象,而是日本搞的深海核试验!
正如同日本有着先进的遥测技术还需要派人实地赴华测绘一样,日本尽管有着先进的计算机可以模拟核试验,但毕竟,日本人手里缺乏第一手的真正的核试验的数据,关键的参数也需要调整、校正!
有了这次“地震”,估计日本人的各项参数就搞到手了!
日本的核武器可以正式投入量产了!
据网友披露的资料,日本已经通过坚持用一、二代原始的核电站产生了足够制造4000枚核弹的“核废料”,这些“核废料”很快就可以变为实战的核弹了!
有了先前对中国精确测绘的数据,日本的“精确打击”可以鸟枪换炮,顺理成章地升级为“精确核打击”了!
中国人,特别是那些忙于赴日“救灾”的中国人,你准备好了吗?
附1:日本来华测绘:为导弹精确打击校正卫星图片
http://bbs.tiexue.net/post_2005882_1.html
信源:中国国防报|
我国新疆测绘局对4名日本公民在新疆艾丁湖非法实施一次性测绘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就在2006年4月,已经有两名日本人在新疆和田进行非法测绘被处罚。对此,国家测绘局负责人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测绘工作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大量的测量数据是涉密的。加强这方面的监管时刻不能放松。”
卫星影像代替不了地面测量
测绘部门指出,有些人误以为现在卫星功能强大,所拍之处的影像数据清晰度很高。通过Google(谷歌)Earth,网民们甚至能够分辨出五角大楼外面停车场里的汽车是大巴还是轿车,因而测绘数据没必要保密。但实际上,卫星影像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必须通过地面测量校正才能弥补。
通俗地讲,给你一张300毫米分辨率、毫无变形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根据卫星拍摄时的位置,你可以确定这张影像的大概位置,你可以看清“五角大楼里面汽车的颜色和人数”,但你却无法确定五角大楼的精确地理坐标。由于卫星往往是斜穿过目标区上空的,你甚至在卫星影像上难以确定正北方。这就是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的定位难题。
另外,细心的人会发现,专业相机拍出的照片上景物也有细微变形,普通家用的就更明显,只是人们不注意罢了。同样,航拍或卫星拍摄影像时,因为地球是圆的、大气折射、倾斜照相和镜头及相机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最终获得的影像必然存在一定误差。就在众所周知的GoogleEarth上面,一些卫星照片接缝处景物明显对不上,这也从一方面证明了较大误差的存在。航拍或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制成的地图如果没有经过地面控制点的精确校正,就不够精确。这也就是目前各国炮兵一般都不是靠地图量距离而是用激光测距仪直接测量火炮到目标的距离的原因。
由于侦察卫星通常与拍摄区域成一定角度,卫星图片还不能提供目标的精确坐标。
日本公民在新疆非法测绘被武警部队抓获
非法测绘盯上我国陆地和海域
据国家测绘局相关人士披露,近日,4名日本公民涉嫌未经中方主管部门批准,在新疆艾丁湖擅自实施测绘活动。
据新疆测绘局执法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按规定,手持GPS精度在100米以内就可认定为测量用具,而几名日本公民以来华从事生态环境演变考察为由,使用的手持GPS接收机精度已经不到50米。他们共采集了25个地理坐标点,其中6个点位已标注在他们随身携带的1∶10万比例尺的俄文版中国区域地形图上。其实早在一年前,新疆测绘局已经处罚过两名在和田非法测绘的日本人。
2006年4月,日本株式会社国土情报研究所两名人员随身携带两台高精度GPS接收机,以旅游者身份入境,后脱离旅行团在中国新疆和田实施非法测绘,被新疆国家安全部门当场发现。最后他们受到罚款8万元、没收测绘工具和测绘成果的行政处罚。执法人员发现,被没收的计算机内还有其他省的测绘数据。事实上,外国人来华非法测绘受到处罚的例子在中国不是第一例,其他省市也都依法处理过类似案件。而类似问题在历史上也由来已久。
二战期间,在中国全面抗战前的一段时期,日本派出千余人来华非法测绘。由于日本可在中国随意地测绘并校正地图,日本侵华时使用的军用地图竟然比中国军用地图还要精确。这些地图往往精确到地表的一棵树、一间房,标注尤其细致入微,一些当地人都不知道的小路在日本军用地图上竟然也标注得清清楚楚。
时至今日,日本对中国进行非法测绘的地点并不仅仅限于陆地。近年来日本“白凤”号、“拓洋”号、“昭洋”号等测量船正加大对中国海区的侦察力度。除了日本,美国军事测量船也屡屡对我国管辖海域进行非法测绘。2006年度中国海监部门对未经我国政府批准、擅自在东海我国管辖海域进行海上调查作业的多艘美国军事测量船进行了跟踪监视,向其申明立场,要求其停止作业。据《2006年海洋执法公报》披露,中国在东海建立了定期维权巡航制度,“显示了我国政府对该海域管辖的能力与决心”。
国之神器,不可予人
长期以来,测绘一直被各国政府视为“国之神器,不可予人”。掌握了一个国家各大关键设施的地理坐标,也就意味着该国的国防与经济命脉都逃不过对手的耳目。
军事专家指出,专业地图测绘一般要回答3个方面的问题,即“是什么”、“在哪里”、“周围有什么”。从近几年的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来看,西方国家习惯使用远程精确打击导弹。这种武器对高精度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即“是什么”、“在哪里”的要求尤其高。因此,各国无不将关键设施的坐标、地形、地貌、地质、海洋等地理空间信息的精确数据视为国家机密并严加保护。2005年10月,Google网站公布了一些遥感测绘卫星拍摄的印度军事基地照片。印度国防部为此大为光火,原因就是这些照片能够为潜在对手提供地理参照信息,有助于提高导弹的命中精度。
美国国家图像测绘局(NIMA)每年几十亿美元的预算中,约有24%的资金用于采购商业机构出版发行的图像和地图产品。1999年5月8日美军对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进行轰炸,B-2轰炸机就是以该局提供的电子地图情报作为根据的。
分析人士指出,当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导航的需求剧增,电子地图产业发展速度惊人,商业前景十分诱人,这使得一些海外公司为获取高额利润不惜铤而走险。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出于经济、军事等种种目的,我们对外国人到中国的非法测绘事件尤其要加以警惕。
有关部门提醒,一般的非法测绘多以水资源调查、登山探险、文物考古等理由进行,但实际上瞄准的却是我国的交通要道、重点国防项目和重点设施等,这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附2:英国版的苦肉计--丘吉尔忍痛牺牲考文垂
http://news.sina.com.cn/w/2006-02-22/12038273905s.shtml
丘吉尔忍痛牺牲考文垂 | |||||||||||||||
|---|---|---|---|---|---|---|---|---|---|---|---|---|---|---|---|
|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2日12:03 国际在线 | |||||||||||||||
|
本报特约撰稿人 金点强 英军掌握了“超级机密”
丘吉尔视察被炸的考文垂教堂 密码战在二战中曾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939年8月,英情报机关获取了一台名叫“英尼格码”(又称“哑谜”)的德式先进密码机。经过研究发现,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德军便在其军事通讯部门中配发了这种密码机。这种密码希特勒一直在用,而且自信这种最新、最复杂的通讯密码不可能被破译。英国政府立即组织人力、物力对“英尼格码”展开破译工作。经过长时间努力,这个“超级密码”最终被破译了。 希特勒轰炸考文垂,丘吉尔“丢卒保车” 1940年11月12日,德军空军司令部按希特勒指令发出命令,派空军机群于14—15日对英国内陆的中心实行猛烈轰炸,具体目标是英国的重要城市考文垂城,并将此计划命名为“月光奏鸣曲”。该计划的目的有二:一是考文垂是英国主要工业城市,对其进行轰炸可以摧毁英国的抵抗;二是德军在空袭伦敦过程中屡遭失败,也使希特勒对“英尼格码”的保密性提出怀疑。它想以这次行动来证实自己的怀疑是否准确。因此,德军情报部门将作战指令发给前线德军,并认真等待英方的反应。 11月12日,英方通过“超级密码”截获了这一情报。但是,如何应付这次空袭,首相丘吉尔却面临着两难选择:考文垂城在英国建筑史和工业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超级机密”在未来的战役中也具有决定性意义。如何取舍,英方提出两种方案:一是采取主动措施保卫考文垂。不过这样一来,德国人极有可能怀疑自己的密码被破译,以后就会更换新的密码系统,“超级机密”将失去作用。另一种方案是让考文垂的防务措施原封不动,对空袭作出合乎常情的反应,用牺牲考文垂来保住“超级机密”。14日下午,丘吉尔考虑再三,最后忍痛作出决定:考文垂不做防御疏散。 在此次空袭中,考文垂遭到毁灭性打击:500多家店铺和5万多间民房被炸毁;12家飞机零件工厂处于瘫痪状态。空袭共炸死554人,炸伤4800多人。 “超级机密”为战争胜利做出贡献 考文垂虽然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但历史证明丘吉尔这一“丢卒保车”的办法,为最终打败德国法西斯做出了巨大贡献。英国情报机构利用它掌握的“超级机密”,多次截获敌人的重大情报,给予德军以沉重的打击,最终迫使希特勒放弃了在英国登陆作战的“海狮计划”。1942年11月,在北非阿拉曼战场上,“超级机密”提供的情报又发挥重大作用。由于英国蒙哥马利将军对德国隆美尔的非洲军团的战略战术计划、实力部署、后勤供给事先了如指掌,仅仅13天,德军就损失6万人和500多辆坦克。德国“沙漠之狐”惨败于非洲沙漠。 二战结束后,美国情报官西伯特将军在与前德国将军盖伦谈到盟国胜利的原因时说:“我认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你晓得,我们在阅读你们司令部的密码通讯。英国人从开始就阅读这些电报,我们利用各种屏障来掩护‘超级机密’。”盖伦当即感叹道:“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就根本没有取胜的希望。” 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