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捐”这件事
捐过款,没募捐过。
在“体制内”的时候,单位偶尔会根据上级安排,组织捐钱捐物,无非是因为有地方发生了天灾人祸,或者是为了扶贫济困搞些“送温暖”之类的活动。
体制内捐款是有规矩的,“积极参加”是应该的,但太积极了也会有麻烦。原来工作的地方起初是个局级单位,每次募捐结束后,都会用大红纸张榜公布募捐结果。一把手的名字总是排在最上面,然后是二、三把手直到第N把手,然后是处、科级,然后是“小兵”。“小兵辣子”也是有等级的,分为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工人身份”又是有等级的,分为正式工和临时工。
所有人的“身份”,都明明白白地反映在那张大红榜上,井井有条,一团和气,每个人都“积极参加”了,于是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年终总结时每人都不会漏掉这一条: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
这就是体制无形的作用,每个人都被它带着走,不想捐款的人被带“积极”了,想多捐钱的人被带消极了,不能坏了规矩。结果反映在大会小会以及各种总结文字上,都是“积极参加”。
听说现在有些单位的组织的募捐活动更简单了:按照行政级别制定好标准,直接从工资上扣除,这叫“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
自由职业以后,捐款也“自由”了许多,捐不捐款,捐多捐少全由自己作主。
看来一旦没有了“组织”,基本上也就没什么“秩序”了。
体制内的募捐是“自由”的,体制外的捐款是自由的;体制内的捐款是不自由的,体制外的募捐是什么样子的呢?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体验了一回。
不久前和二哥通电话的时候,他跟我提到一个叫“小城天长”的网站,跑过去一看,原来就是一个本地市民摆龙门阵的网上论坛,如今很多城市都有的那种,无非交流一些休闲娱乐、家常里短、交友征婚、商业广告等方面的话题。非常贴近普通百姓,非官方的,体制外的。
由于很多网友用家乡话发帖,感觉很温馨,于是便时常过去看看,偶尔跟个帖子凑凑热闹,不久就碰上了“小城天长”的志愿者们为白血病儿童开展捐款活动这件事。
我相信“缘”,缘分这个词看起来有点玄妙,不妨用我研究“山寨经济学”的功力来定义一下:“缘”就是你碰到的人和事。缘是偶然的,但又是必然的。
在白血病被攻克以前,不断有新出现的白血病儿童是必然,而轮到具体的哪个家庭则是“偶然”的。当然,这个“偶然”也是缘,恶缘而已。
每个有白血病儿童的家庭的遭遇都是类似的,就一个字“惨”!人们该做的也只有一个字“捐”。捐的形式有很多种,捐钱捐物是捐,贡献劳动也是捐。这里的劳动具体地说,有爱心捐款活动的组织策划,参加街头的募捐活动,宣传文章的转载,跟帖鼓励支撑等等。
王昌余小朋友不幸遇上厄运,又有幸结上善缘,遇上了众多像“小城天长”的志愿者们那样善心人士。志愿者们开展了两次街头募捐活动,被相机记录了下来,一幕幕情景感人至深:
(照片来源:小城天长。老年乞丐的照片,是我第二次在文章中插入。)
被那些志愿者们的义举感动,见贤思齐,我想到了通过网络为王昌余小朋友募捐,想到了本人相对而言最具人气的草根网,于是写了一篇配图短文《五一节故乡小城。。。》。虽然草根不是一家专业的慈善网站,可站长看了很支持,立刻将这篇文章发表上去。同时本人的网友冰雨将那篇文章进行了一些加工润色,改名为《爱心接力,战胜死神》,在新浪博友中发起了一场帮助王昌余的爱心接力活动,两处齐头并进,募捐算是正式开始了。
冰雨网友为这件事不遗余力,不但自己带头捐出善款,还到每个参与接力的博友的转载文章中留言,加油鼓劲。我们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效果,目前已经有十多位博友参与了接力活动,部分网友表达了捐款支持的意向,更多的网友发帖支持。
草根那头则冷清了许多,一开始只有Jasonu一个人跟帖,并表示要捐款,而几位要好的网友事务繁忙,已经好久没上草根发帖了,我看情形不对,赶紧给他们打电话告知此事,他们听了后,都毫不犹豫地表示支持。喜欢“自吹”的老甘说,我还有帮扶对象呢,每个月都要捐款的;三畏说,这样的事我哪回拉下过?
多少有些安慰。我开玩笑道:交我这样的朋友算你们倒霉!
草根互动平台一如既往地热闹,大家讨论的是“什么是人性?”、慈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谈的是儒释道,谈的是哲学。救助王昌余那件“小事”仍然被晾在一边。我过段时间就补一个帖子,期望能够引起大家的注意。于是互动平台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场面,那些谈“大事”的帖子里面过上一段便夹杂进来一个“不和谐音”,各谈各的,井水不犯河水。
这个场面多少有些滑稽,这不是一段蹩脚而又绝妙的蒙太奇吗?忽然有一种想笑的感觉,眼前随即浮现出王昌余小朋友照片,那张病重时被病魔折磨得变形的脸,笑意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王昌余发病后样子
生病前那个可爱的小男孩,你能相信与上面那张是同一孩子吗?
马上就要到五·一二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了,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为了拯救那些压在废墟下的孩子,我们的解放军战士,用最简单的工具,甚至用手拼命地去挖、去刨,与死神赛跑。。。。。。
如今的小昌余,不又是一个被压在废墟下的孩子吗?与上面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的那些博主和评论员们,坐在这座无形的废墟上,饶有兴致地高谈阔论那些“大事”,对那个孩子的处境虽然是“了了分明”,却能“如如不动”,“境界”之高,令人叹服!
去年草根发生了一桩奇观,一篇讨论范跑跑现象的博文下面的评论异常热烈,跟帖数量创出数千层楼的宏伟记录。
我当时一帖未跟,因为我真不知道在当时的情形下,换了我是不是也会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至少在没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碰上救人性命的事情我不但不会跑,而且一定会尽自己的一份力。
看到那些当初占据“道德制高点”人们,还在那儿闭目塞听,津津有味地发表高论,不由得有些来火,准备再进互动平台“讨论”,三畏见此情形,劝道:老汪啊,嗔戒!我被他一语惊醒,是啊,一切皆是缘,罢了!
冰雨那头比我这边好得多,但总的来讲,两条线募捐的效果目前都不太理想,这又让我想起了体制内的好处,领导一声号令,甭管愿不愿意,人人都得掏钱,还不如表现积极一点,年终总结用得着。
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事情令人欣慰,参加“爱心接力”和跟帖祝福小昌余的人不在少数,主动捐款包括不留姓名捐款的也大有人在,体制外的捐款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因为那不是“政治任务”,其中的“愿力”是最强的,也一定会是最有效果的。
不必去比捐款的多少,与那位老年乞丐捐出的一块钱相比,我们的捐款都不值一提,因为我们捐出的仅仅是“一点”,而他捐出的也许是“全部”。
我在MSN上给一些朋友留言,把冰雨博文的网址给他们,一位女网友看了以后说我捐一千,我说不用那么多,一百也可以,这不是一两个人能解决的问题,当时她把话题岔开了。第二天她给我留言:一千元昨天下午汇出去了。
捐款当然是多多益善,我不让她多捐,是存了点私心,怕欠人家太多的人情。看到冰雨给我的一段留言,说了她热心此事的原因,原来她在困难的时候,也曾受到过别人的热心帮助,也就是说她这么做至少部分原因是出于报恩。
心中豁然开朗!原来我们的捐款并不是在施恩,而是在报恩,是在还债!我们不欠债吗?从生下来那一刻起,我们就欠了一屁股债!
另一位网友匆匆扫了一眼冰雨的博文,立即回复道:我还没有老婆呢!今天好不容易心情好点。。。言下之意,我破坏了他的“好心情”,原来他不欠这个世界什么,而这个世界倒欠他一个老婆。
有些网友的好心情却不那么容易被破坏,有人“愉快地”要和冰雨在博客里讨论这个问题,他用智者的语言说道:要看到问题的实质,是政府医疗保障没做好,云云。我不知道那位“好心情”的网友有没有影响到冰雨的“心情”,不过那个帖子实属经典,被删除了非常可惜。
有些人一遇到捐款这样的事情,就认为于己无关,把手指头指向“有钱人”。当然,没个人的情形不同,不捐款出力也是捐,可就是有的人穷得连转帖文章的力气都没有了。我在草根留言:“此贴拜托大家广为转帖,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进来。”,无奈草根们承担不了如此“重托”,搜索到的转帖量为零。
我就不明白了,平时转帖我文章的时候,不用“拜托”照样任劳任怨,怎么到了这会儿,就突然发生群体性的双手乏力呢?
参加进来吧!奉献的快乐发自内心,是任何感官上的快乐所无法比拟的。
奉献的快乐,来自心中那份希望!
我对老甘说:“我有坚定的信念,那孩子一定会好!”,这不是给自己打气,真话!
有关王昌余小朋友的病情和捐助情况,请看这里,或者看电子相册。
附:受捐助人信息
王文龙
天长市天长镇张庄社区头敦组
电话:0550-7621455
13516409197(苏州)
卡号:45635
开户银行:中国银行(安徽省天长市支行)
户名:王文龙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