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延安儿女联谊会募捐通知
北京延安儿女联谊会募捐通知
2010年4月中旬,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将组织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的20余名医疗专家奔赴川陕革命老区,为老区人民实施医疗救助、医疗会诊、医生培训等公益扶贫救困活动。
作为此次活动的协办单位——北京延安儿女联谊会,将全力予以支持。此次活动除了医疗救助还将走访老区的民族学校和红军敬老院,并准备为他们带去一些慰问品。为此呼吁延安儿女联谊会的会员同志们慷慨解囊,捐款捐物,为革命老区的老人和孩子们,奉献我们的爱心。
捐款的用途主要是为贫困学生购买运动服200套。捐物主要是送给学校的文体用品,如跳绳、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足球等;以及学习用具、科普书籍、革命书籍等。
捐助活动的截止日期为4月13日。
捐助活动的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西街康侯商务会馆6层602房间;联系电话68582355;68514066;13381027269.。
联系人:王力军。办公时间:9:30 — 16:00
此次活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将全程予以报道。请互相转告。
延安儿女联谊会
http://baike.baidu.com/view/2442919.htm?fr=ala0_1
延安儿女联谊会源于1984年4月18日北京一零一中学、师大女附中、育才学校55、56届老校友的聚会。共同的经历与同窗之谊使大家感到格外亲切,一致要求用个有形的组织把大家联系起来,故成立了“新华儿女联谊会”。在李伟信、韩鑫、邢立统、刘廷晓等老校友为核心的组织领导和众多校友参与下,联谊活动范围越扩越大,到90年代初相互联谊的校友已扩大到当年的延安“保小”、“抗小”、“延中”、“自然科学院补习班”,晋冀鲁豫的“行知”,晋察冀的“光明”、“荣臻”以及进京前后建立的“育才”、“八一”、“育英”“华北”等中小学校友,后来又延伸到“延安保育院”、“洛杉矶托儿所”、“苏联国际儿童院”、“华东干部子弟学校”、中南“一小”、“二小”等校友。1993年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筹备会上,有人提出“新华儿女联谊会”这个名称已不能确切地界定现时这个组织的内涵,经过研究和多方协商,最后确定了“延安儿女”的特定概念:即以父辈在延安生活、工作过的后代和在延安出生、学习、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并确定以“北京延安儿女校友联谊会” 这个新名称组织了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活动。1998年,为了增多联谊机会,多干实事,将每年的定期春节团拜会改成不定期的多次小会,并陆续组织了合唱、舞蹈、太极拳、书画、生活保健小组。这年的夏秋季,“北京延安儿女校友联谊会”调整了组织机构;为了减轻年大体弱的老校友的负担,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换届;以育英、一零一、育才、八一、师大女附中、华北小学等中小学校友为主,推荐理事会后选人并选举产生了以马青柯为会长的会长会议。2001年在新世纪第一次理事扩大会上又将名称“北京延安儿女校友联谊会”中“校友”二字删去,以适应不是以上六校校友的延安儿女也能参加联谊会。2002年以胡木英为会长组成“北京延安儿女联谊会” 理事会和会长会议。当时对延安儿女的界定还限在在校享受供给制的校友中。随着近几年国家对革命传统教育的逐步重视、红色旅游的开展,社会上对老一辈的怀念加深,“北京延安儿女联谊会”组织和参与社会各种活动的增多,这个群体也受到社会上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认可,也有更多的革命后代要求加入到“北京延安儿女联谊会”的活动中来,经过反复酝酿,在2008年新春团拜会上明确把“延安儿女”定位在老一辈于1949年建国前参加共产党、参加革命的后代们,也就是说“延安儿女”不只是局限在延安生、延安长或父母是在延安工作、学习过的干部,也不局限曾否在校享受过供给制,更无论父辈在延安还是在其他根据地,还是在白区、在海外工作;是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之后,是领袖、领导人还是普通战士、干部、职工之后,都是延安儿女,愿意在这个旗帜下一起联谊、合作的都欢迎。我们的宗旨是:“继承革命传统,弘扬延安精神,联谊革命后代的情谊,讴歌民族正气,为老少边穷地区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