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不能丢掉灵魂
用当局制式的话来说,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为了纪念这一伟大胜利,今年以来当局可以说是做足了文章的。这当然很好,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而众所周知的是,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有着诸多因素的。这当中,当局现在更加突出的断言,中国共产党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对于当局的这个判断,本人也是十分赞成的。
然而,这里有一个问题,却被当局严重地忽视了,那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如此长久、如此残酷的战争中,何以能够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呢?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历史早就作出了明确的答案,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有一个灵魂人物在进行着坚强而正确的领导,有一个灵魂思想在进行着光辉而正确的指引。这是最根本的一条,没有这一条,所谓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便成了一句空话。
这里不说别的,只说如果王明当了中共领袖,根据他所提出的“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为了统一战线”,而他的所谓“统一战线”,就是以蒋介石为领导人的国民党。如果按王明那条路线去做,中国共产党还能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吗?顶多也只能当个配角。
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观察一下国民党方面。按说,国民党是当时的执政党,不说别的,仅就所掌握的军队来说,它完全可以说是兵多将广的。特别是它以全国政权作后盾,作靠山,举凡给养、装备、兵员等等都是不愁的。然而,因为它的一盘散沙状态,特别是因为其领导人畏敌如虎的思想特性,故而虽有相较于共产党优越得多的条件,但却是屡战屡败,一触即溃的。
而共产党呢?虽然开初只有几块小小的根据地,所拥有的军队更是不能与国民党同日而语。但因领导人的抗敌救国思想坚决,路线对头,指导战争有一整套合乎双方实际的思想、路线和办法,故而是越战越勇,越战越强,越战越发展壮大,令侵略者为之胆颤心惊,从而从一开始就起到了国民党所根本起不到的作用。
以上事实,不仅为国人所共知,也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然而,十分奇怪的是,本应成为宣扬重点或者主角的这个灵魂人物和灵魂思想,却在持续进行的纪念七十周年的庆祝活动中被当局严重的“忽略”了。
比如说吧,今天已经是八月二十日,日本投降日(八月十五日)已经过去,不到半个月就是九月三日了。这就是说,至少在时间上,所谓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七十周年的纪念活动,已经快要接近尾声了。可是,你看一看当局所控制的报纸、刊物、网络、电视、广播等等媒体吧,有几次提到过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
一些具体的事件和人物,包括国民党的事件和人物,到是宣扬了很多。但是,就是没有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诚然,一切抗日的人和事都是值得宣扬的。但是,他们所共有的灵魂却不能被缺席呀。现在,恰恰是缺少了对这个灵魂人物和灵魂思想的宣传。
举一个例子吧,中央电视台有一台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文艺节目,那阵势也算不小,所演唱的都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可是其中连一道歌颂毛泽东的歌曲也没有。是当时根本就没有歌颂毛泽东的歌曲吗?当然不是。
电视台如此,其他当局所控制的媒体大体也都是如此。
人们不禁不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对于这个问题,凡熟悉三十多年来当局所坚持的理论观点的人,都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的答案。三十多年来,当局把新中国成立后的二十七年,用一个“毛泽东晚年的错误”的论断,基本上给全盘否定了;而对于包括抗日战争在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二十八年,则用一个“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的高超理论,而将那时的一切功劳都分散到“集体”了。根据这种高超理论,毛泽东不过是“集体”中的一员,因而,何以能够只突出他个人呢?这个高超理论当然要贯彻到抗日战争的纪念当中,故而不宣扬毛泽东个人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而所谓的“集体”,根据“集体智慧”论发明者的意见,其指向也是十分清楚的,那就是党的“八大”时期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们。也就是当时人们常说的“毛、刘、周、朱、陈、林、邓”。其中的“林”,因一直是上述七人中某人的政治对头,后来他又“折戟沉沙”了,故而当然不能包括在内。于是,“集体智慧”的“集体”,就剩下了除“林”之外的六人;再除去“毛”,就是五人了。
君不见,毛主席纪念堂里的纪念室,就是按照这样的“理论”而设置的么?
有人或许要问:“集体”为什么要以“八大”时期的政治局常委为限呢?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八大”时期的常委中有他,而如果把“集体”限定为党的“七大”,那么,“集体”就轮不到他了。
革命成功了,特别是中国的革命又是如此地伟大和辉煌,于是,参与者(当然是指那些拥有话语权的人物;不拥有话语权的人,就是有此心,也没有此条件)想多分得一份功劳,以便争取到一个更为重要的历史地位。对于极少数喜好争功的人来说,他们的这种想法自有其道理。
然而,争功也要有个自知之明。这里只说一点,就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历史地位不比毛泽东低,根据“集体智慧结晶”论,“集体”中的其他五人也都出版了“文选”、“文集”之类的著作。那些著作,可是在他们的亲自(个别人也许要除外)主持下,在大批理论及秘书人员的帮助下,经过精挑细选,被认定为是最能代表他们思想成就的文章所组成的啊。
既然都出版得有如此有代表性的著作集,那么,借用现在网络上流行的说法,何不把他们五人的大作(在这里,可以以抗日战争时期的著作为例,而这其中又尤其要以“集体智慧结晶论”的发明者的著作为重点)都拿出来“晒”一“晒”看,看看他们哪一位的哪一篇著作,能与毛泽东的那些伟大著作相提并论?!
或者,也可以看看毛泽东的那些伟大著作,比如《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等中的哪一个重要思想,是由五人中的哪一位(特别是“集体智慧结晶论”发明者)的智慧所“结晶”而成的呢?常言说得好,“不比不知道,一比见分晓”嘛。
最后要说的是,所谓“集体智慧结晶论”也并非某人篡权成功之后才提出来的,而是早就发明了的。现将其最初的表述摘录如下:
“还有一个集体领导问题,……我们党是集体领导,毛泽东同志是这个集体领导的代表人,是我们党的领袖,他的地位和作用同一般的集体领导成员是不同的。但是,切不可因此把毛泽东同志同党中央分开,应该把毛泽东同志看作是集体领导中的一个成员,把他在我们党里头的作用说得合乎实际。……我们应该本着这种精神去做好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工作。”(《正确地宣传毛泽东思想》一九六○年三月二十五日,《文选》第一卷第284页)
请看,他在这里所表达的,是不是“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结晶”的意思呢?在发明了“集体智慧结晶论”之后,他便立即将其作为大棒,打向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既然毛泽东是集体中的一员,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那么,如果过多地宣传毛泽东,宣传毛泽东思想,那就是不“合乎实际”,那是切“切不可”的啊。可见,在其内心,他对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早就心怀不轨了,只是因为当时毛主席还健在,因而他不敢把狐狸尾巴露得太过显眼,故而说话遮遮掩掩,拐弯抹角,而不像后来那样凶相毕露,明目张胆。
2015年8月20日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