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不针对第三方”,这样的军演还有什么意思吗
“不针对第三方”,这样的军演还有什么意思吗
张志坤
中俄关系世所瞩目,每一动向都要引起各种各样的议论。最近几天议论较多的是中俄的日本海联合军演,因为别人有各种而样的猜测,于是中国有关方面就多次出面来澄清、辩解,其中,一个重要的说辞是,中俄这场演习“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也同地区现状无关”。
“不针对第三方”。这大概是很长时期以来用以描述中俄关系的主要句式了,现在又被套用到中俄两国的联合军演上来。用这样的句式描述中俄关系是否妥当,笔者不敢妄加评论,但却以为,如此形容中俄联合军事演习则未免莫名其妙。
所谓“第三方”之“第三”,无疑是相对于中俄两国之外而言,中国与俄罗斯分别是相关的第一方、第二方,他们之外的就是所谓的“第三方”。除此之外并没有第四方、第五方。也就是说,不针对第三方,当然更不可能去针对第四方、第五方了,事实也这些“方”也不存在。这样一来,问题就严重了,难道轰轰烈烈的中俄空前规模的海空大军演竟然没有假想敌,不针对任何对象、对手吗?
这简直令人难以理解。
众所周知,军事演习历来都围绕实战、贴近实战、模拟实战,否则就没有意义,就是花架子,就是逢场作戏。基于这样一个基本原则,任何军事演习都有很强的针对性,都有特定的假想敌,都要针对假想敌可能的遂行的各种动作进行相应的演练。有的国家为了贴近实战,甚至专门组建一支“敌军”部队,这支“敌军”装备着假想敌的装备,可尽能地模仿假想敌的模式,同己方部队进行对抗性的演练,以锻造武装部队的战场能力。从来没听说哪个国家的武装力量搞军演不设定假想敌的,连日常军事训练都要有的放矢,强调针对性,难道一场庞大的中俄军演居然不针对任何对象?难道中俄两国的战舰与战机是准备天上打飞鸟,海里抓王八吗?
其实,这种奇葩说法大概只有我们中国人对此津津乐道,美国也好,日本也罢,他们搞军演(包括联合军演)对此是不屑一顾的,他们从来都不隐讳军演的针对性,相反,他们更愿意通过军演威慑潜在的对手,比如,前几天美日菲在南海的联合军演就被公开说成是为了对付中国,这样一来,通过军演既锻炼了部队,同时又达成了震慑对手的目的,使军演的效能最大化。把军事演习的意义发挥到极致。
中俄之间各种形式的军演已经搞过很多次了,记得前些年中国官方在回应外界对中俄军演的疑义时,往往使用反恐的托辞。还好,总算有恐怖主义当挡箭牌,“恐怖主义”可谓功德无量;但近年来中俄军演的规模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现代化,再拿恐怖主义说事,也实在说不过去了。可能无奈之下,只好躲躲闪闪、言不由衷地说什么“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也同地区现状无关”了。事实上,连中俄关系都是战略现状的产物,中俄总体关系之下的中俄军事关系,又怎么会与现状无关呢?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又能是什么呢?
这种状态在相当程度上反映着中国当前的战略尴尬:一方面要与美国搞战略互信,甚至有军方高级人士称,中美两军要变成相互依赖;一方面美国的军事力量又不留情面地威逼过来,迫使中国不得不向俄罗斯靠拢。可一边靠拢俄罗斯一边还忍不住要看美国的脸色,指望美国回心转意,如同恋爱中女人的伎俩一般,令人觉得既可怜又可笑。
须知,没有针对性的、不产生相应威慑效果的军事演习,其实是没有什么意思的,以俄罗斯的性格,它是不会干这等事。事实上,中俄军演之所以世所瞩目,绝不是因为它“不针对第三方”,恰恰相反,正因为这是参与亚太纵横捭阖的有力有段,中俄军演才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正因为当前进行的这场中俄海上军演在时机、地点、样式等各方面都耐人寻味,所以其战略意涵才深远难测,因此才产生应有的威慑,否则,如果只是中俄两国自己在那里自娱自乐,没有人会正眼相觑,这样的军演毫无意义,果如此,那么就不搞也罢!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