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北大不出大师出富翁喜从何来

火烧 2011-10-03 00:00:00 网友时评 1032
文章质疑北大1999-2010年涌现79位亿万富翁的现象,认为不应以培养富翁为荣,强调教育应以培养人才为核心,反思高校教育目标与社会价值观。

            在网络看见这样一条新闻:北京大学1999--2010年11年间的学子中爆出79个亿万富翁,富翁的产量居全国高校第一,现任校长周其凤感到很自豪也很光荣。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呢?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通常认为创办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我与钟家鼎教授的认为应该是创办于1896年;论文《京师大学堂创建源流考》收入作家出版社2007年出版我的《退思集》)。1895年,光绪皇帝在一份“诏书”中列出了要做的“十大实事”,其中就有“立学堂”。梁启超在他的《论变法不知本源之害》中断言《饮冰室合集之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亡兴,在开学校”。当时的刑部左侍郎李端棻说:一旦“立学堂”,“十年以后贤俊盈廷,不可胜用。以修内政,何政不举?以雪旧耻,何耻不除?”康有在《请开学校折》中说:“夫养人才,犹种树也,筑室可不月而就,种树非数年不阴。”到了1898年7月3日,总理衙门上《尊筹开办京师大学堂折》时一并附上了由梁启超代拟的《京师大学堂章程》,光绪皇帝当天就“准奏”了。钦命孙家鼐为京师大学堂首任“校长”。

            我们从这个最高级别审批的过程看,京师大学堂的办学原则,自光绪皇帝而降,李端棻、康有为、梁启超、孙家鼐这些封建官吏都没有一点点铜臭味;他们所谓的人才并不包括“土老财”在内!中国古代,商假诸人是属于三教九流里的“老七”;中国几千年执政者也都是“重农轻商、扬农抑商”的。21世纪了,当然不能再这样看问题;但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也不能翻个个,把“商”视为太上皇,认为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富翁,并引以为自豪与骄傲吧!

            哈佛大学的宣传是说他们的学子中出了多少个诺贝尔奖得住,多少个总统;没有宣传出了多少个亿万富翁。正是因为人家牢牢把握住教育的根本原则, 所以人家才会几百年来做到真正的名副其实的人才辈出!要说富有,哈佛一个辍学的B-盖茨就比这79个加起来还牛;可是哈佛大学从来没有拿B-盖茨来粉饰自己。

            当今中国影视界流行这样一句话:“戏不够,情来凑。”北京大学是不是也已经沦落到“大师没有,富翁来凑”的境地!呜呼,教育之沦亡不远矣!

             出几个亿万富翁犹“筑室”,小数也;大学教育,旨在出内以修政富民,外以强国雪耻的人才,大数也!中国各级教育之主政者当三思;并认真学习、实践梁启超的《京师大学堂章程》亡羊补牢,或可有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