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骆家辉宣传的无非是“忠君报国”的价值观

火烧 2011-10-02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质疑骆家辉宣传的美国价值观实为忠君报国,对比司马光典地葬妻的典范,强调中国官僚制度与西方选票制度的差异,呼吁学习本土榜样。
骆家辉宣传的无非是“忠君报国”的价值观


[帖文联播]昨天转了一个《骆家辉到底宣传的是什么价值观》的帖,帖子说,美国首位华裔驻华大使,从一上任就吸引了太多的媒体关注,从他的华人身份和对中华文化的认知,以及对美国利益的代表与捍卫等,都是全世界华人的焦点。但是中国大陆媒体所关注的一个中心,非常值得玩味的却是他的“平民秀”。从他上任时被人拍到拖家带口坐经济舱,并身背双肩包,排队用优惠券买咖啡,到全家人挤旅行车去大使馆,都在中国媒体广为传播等等。并且提出问题:如果骆氏正如芮氏所言,是在宣传美国的价值观,那么又是在宣扬什么样的价值观呢?这种价值观,又触到中国民众的哪一个痛点?

看完帖子,看到帖子的真正落脚点还在下面这段话:与中国较为僵化的,只对上不对下负责的官僚选拔制相比,民选的美国政府官员无疑会更多一点服务公众的意识,以及对民间舆论的敬畏。为了吸引选民的投票,他们起码在表面上不太敢摆出一副居高临下,俯视他人的态度,这一点才真正值得中国广大官员学习与推崇。故而正如有些学者在事后评价道:假如骆家辉背包喝咖啡,坐旅行车、经济舱是作秀,那么这种作秀值得在中国大力推广。

大于的感觉是,实际上不是骆家辉到底宣传的是什么价值观,而是帖主要宣传一种价值观,就是西方选票比中国选票好。

但是,骆家辉任美国驻华大使是“民选”的吗?据大于所知,美国的驻外大使好像都是总统派驻的,而且这个总统派驻是很有一些名堂的。如有篇《布什怎样选派大使》的报道就说到这个情况,摘录几段如下——

  目前,美国派驻世界各国大使人选已陆续确定下来。欧美媒体评论说,布什违背了竞选时许下的“在选择外交使节时排除政治因素”的诺言,把众多驻外美差赏给了帮助他进入白宫的百万富翁。

  稍稍留心就可以发现,在即将出使富裕安逸的欧洲国家的美国大使人选中,有钱却没有外交经验的富翁格外之多。布什在得克萨斯州财产合伙人默塞尔·雷诺兹去年为布什竞选捐献了46.5万美元,同时帮助共和党筹集了300万美元竞选资金。他现在得到的犒劳是:被提名为美国驻瑞士大使。而出任美国驻英国大使的威廉·法里什则是与布什家族有世交的一位“得克萨斯石油巨头”,去年向共和党候选人捐款3.8万美元。

  据美报报道,除瑞士和英国外,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瑞典、意大利、奥地利等最吸引人的大使馆,也都成了布什对其政治支持者和竞选捐款人的“赏赐”。不过,最引起非议的恐怕当数驻法大使人选——70岁的加州木材、金融和投资巨头霍华德·利奇。这位既不懂法语又毫无外交经验的亿万富翁居然将被派到这个“以对说不出话的外国人不耐烦而著称的国家”当大使。

可见,骆家辉这个大使的良好表现与什么“为了吸引选民的投票”没有什么关系。如果要说他的良好表现宣传了什么价值观的话,大于认为他宣传的还是中国的“忠君报国”的价值观。奥巴马看中了他,他就忠于奥巴马,他又爱他的美国,所以能够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工作。骆家辉应该算是美国的一个好官员。美国需要这样的官员,中国同样需要这样的官员。

不过,这种“忠君报国”的价值观用不着向美国学习,中国封建社会里这种“忠君报国”的官和事也是举不胜举的。就说那个大家都知道的“砸缸”司马光吧,据说是一生清廉简朴,不喜华靡,“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千名”。史书上有故事说,司马光的妻子死后,家里没有钱办丧事,最后,司马光不得不把自己的一块地典当出去,才草草为亡妻办理了丧事。这就是民间流传的所谓司马光"典地葬妻"的故事。司马光贵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国宰相,但却一直以俭素简朴为美。在他病危失去知觉的情况下,还不停地呓语,说的全是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司马光死后,为表彰他的功绩,朝廷追赠他为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宋哲宗还御篆“忠清粹德之碑”并诏令天下和地“画像以祀,饮食必祝”。在民间也出现了“京师人为之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者,盖以千万数”的追悼场面。当他的灵柩送往原籍夏县时,“民哭公甚哀,如哭其私亲。四方来会葬者盖数万人”。当然,这些都的文人的书上说的,真不真实,不知道。只知道在政治上,他属于保守派,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主力军。

但是,从“忠君报国”的作用来看,司马光这个榜样比骆家辉更典型,向美国的骆家辉学习,不如向我们的司马光学习。写这些,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表示,如果对现在我们一些官员既不能够“为人民服务”,又丟掉了“忠君报国”有意见,直接批评就是了,没有必要转弯抹角地去捣鼓那些蒙混老百姓的什么美国价值观。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