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看电影《西安事变》有感

火烧 2015-08-3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观看西安事变电影后,对张学良、蒋介石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分析其政治决策与历史影响,探讨爱国与权谋的复杂关系。

  闲来无事,看了遍07版胡军主演的《西安事变》。对少帅张学良的率性而为;卖国贼蒋介石的卑鄙无耻;周总理的大仁大义又有了更深的认识。看过以后久久不能忘怀,故写一段感言。

  张作霖土匪出身,白手起家,打下整个东北,窥视平津。人称“东北王”,真是“武功”高强,一代枭雄。想不到交到张学良张二世手里,短短一二十年的时间,祖业全丢,身遭幽禁,真是个名副其实的败家子、窝囊废,虽说爱国有功,但是护国不力啊!

  可以查自历史的,张学良一生四件大事:东北易帜、中原解围、东北撤军、西安事变。

  “东北易帜”是张少帅顶着日本的压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这件事是历来被国人被历史学家称道,称张学良为爱国典范,也不为过!这也是张少帅至今名声甚好的主要原因吧。

  但是不能不说,隐患已经种下。因为此时,蒋介石已经背弃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跟大财阀大地主沆瀣一气,对共产党进行了血腥屠杀。这个时候张二世维护国家统一当然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投入蒋介石的怀抱,对蒋介石愚忠,惟命是听,显然是没有一个政治家的洞察力啊!

  中原大战,用蒋介石的话说,也是“春秋无义战”。在蒋介石和阎、冯、李等争权夺利的时候,他张二世横插一手,帮蒋介石打赢了战争。但是这横插一手的结果是,从此只有跟老蒋跟的死心塌地,跟地方实力派是势成水火,他张二世居然看不清楚这一点儿。

  东北撤军,张二世20万大军撤出东北,这是东北军由盛转衰的标志,也是东北军灭亡的前兆。从此,东北军成了无源之水,无土之木,虽曾昙花一现,终究不过是过眼云烟。三千万父老沦为亡国奴,张学良荣获不抵抗将军的骂名。虽然借口“奉命撤退”,但那不过是你跟错了主子,主子是卖国贼,你张二世只能做不抵抗将军了,有何话可说。

  西安事变,应该说是张学良的又一历史功绩。逼蒋抗日,最终成功了。张二世敢作敢当、爱国爱家、义气为重的东北军气势得到了集中体现。

  从这几件事可以看出,张二世虽然是血性男儿,但政治上是何等幼稚啊!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干的是地方割据、争权夺利的事,一辈子最看重的是地盘。中原大战,自己帮老蒋的忙,打败了阎、冯、李,西安事变还幻想这些地方实力派响应自己,何等的天真啊!另一件事,老蒋为啥要剿共?他是把自己的统治地位看的最重,是重中之重。你带兵扣了他,发动西安事变,还幻想无罪释放,幻想官复原职,是异想天开啊!

  蒋介石的所作所为哪?口蜜腹剑、背信弃义。

  杨虎城同情共产党,也认清了蒋介石的真面目,但是还幻想他的蒋公真心抗日,定会不计前嫌,他蒋介石会有那么大的肚量吗?最终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最后当然是说说周总理的深明大义。十年内战,血海深仇,为了统一抗日,不计前嫌。这是怎样的肚量?这是怎样的胸怀?对比一下现在网上叫嚣的公知大v,是怎样的卑鄙无耻,才有脸污蔑共产党的“逼蒋抗日”?!

  《西安事变》张二世是主角,说他的多一些,别的都少说吧,免得又给某些人以口实。但是“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希望社会各阶层的人都能从《西安事变》这件历史事件中,学到经验和教训。要知道历史最终是由人民书写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