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应试教育该休矣
高考应试教育该休矣
张志敏
时下有一股强大的声音在说:在中国因为其他上位的渠道的封闭,因此我们大家不应该去批判应试教育和高考制度,把这个最公平的渠道给关掉。
想到这里我突然就想到了,实际上应试教育、高考制度是古代文明不发达的时候测试人能力的一种手段,但如今随着文明的发展,这种手段就存在着相当大的弊端了。
大家所以关注应试教育,那是因为这个东西过去是现在也是让人上位、挤身上层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渠道。尤其是隋文帝父子那时候把应试教育改革成为科举制、因此就把国家的人才官员的选拔排位和应试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国家的管理和人才的选拔、竞争、教育就有机结合在一起,而这就创造了隋朝之后的农业文明的鼎盛时期唐朝盛世出来。可以说科举制是农业文明的最核心的驱动力、最好的制度。而工业文明之后,其最主要的公务员制度,它的内核其实还是科举制的内核。实际上这就让人类的新陈代谢和大自然的新陈代谢是一样了。从这个角度看,创立者居功至伟。
这个制度是好制度,但是好经如果由歪嘴和尚来念就会念歪。当统治者认识到了科举制的巨大的好处的时候,他们自然而然就动脑筋了,因此他们就在这个应试教育的内容上下功夫了,这样后来这套内容也就只有孔孟儒学的内容了,其他的是一摡排斥了。也因此到了后来,大家的思想也就被格式化了、僵化了、成为儒家思想的奴隶了,这样子,因为科举内容容不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所以读书人就越读越成为书呆子,同时也练就了学生的死读硬背的功夫、善于应付这种应试教育的能力了,因此科举制后来也就没落了。确实,那些聪明的人被固定在其中去之乎者也、不再做真正的学问,也因此这也就误我中华文明的发展了。而那些落榜的、智商不如上位的反而因为死心而转向于其他领域的研究,这让他们得以有一番作为。但是这毕竟不是主流的、他们作出的成果也不被重视。而这种皇权的需要导致的民间偏向于投好皇权需要确实是误人子弟的。一小部分人为了掌握天下就把最优秀的科举制给搞毁了、把那些最优秀的人才给耽误了前途了,让他们去搞那些封建僵化的学问而不是促进科学文明、民间需要发展的学问。而近代中国有幸出个毛泽东,那也是因为在他那个时候正处于封建制度刚刚被废除的时代,因此他的思想才得以被新式学问武装起来,而他也不喜欢旧学,偏好于那些杂书、野史,这就让毛主席后来得以成就了自己独有的思想了。
皇权的需要产生了应试教育和官员的选拔、上位相对应的科举制,但是又因为皇权的需要而毁了它,事实上如非非常时期,那么那些优秀人才也就被围在其中了,它们除了搞僵化的儒学以外,再也无所事事了。正是因为把这些好导弹用于专打苍蝇,也因此也就真的废了大家了,而在战乱的时候一些优秀的人才会因为智商高又在好的位置上,所以他们会有一番作为。但是在和平年代这里他们就不行了。因为他们所接触到的、脑子里装的都是之乎者也。
在毛泽东时代呢?基本上是70年代以前是运用应试教育的,后来也就从根本上改变成了工农兵推荐上大学了,这自然是毛主席认为纯洁革命队伍比公平公正更加重要的思想结果,这就一如当年的朱元璋认为民族和谐更重要而去搞南北榜一样了。这种不以公平、只分种类的教育模式确实和以优胜劣汰为重的教育模式是不一样的,同时它也存在着被人的劣根性主导的弊端。推荐上大学确实有不少的负面性,也因此,后来者上台就重新搞了一个以应试教育为本的教育模式了。确实,恢复高考让大家欢天喜地,可如今,大家发现它的弊端也非常的大,过去科举制有的弊端它也都有了。
高考让人高分低能、成为了考试工具了,因此社会上就有一股强大的声音说要废除它。可有许多人认为,这是大家唯一上位的渠道,如废除了它,那让人从何渠道上位?是的,现在有太多的人藉此批评当局样样封建、固化,造成了人才难以上位,因此他们主张还是保留高考制度。但就一如毛主席当年所批评的那样,在这个模式下学生就和生产生活脱节了,不知苗和不知道如何务农、务工,这样学了也白学。确实,我们大家仔细想想也是这个样子,让人擅长于书本知识的掌握,可出人才的根本就是在于温故而知新,发现、掌握新的知识,在于把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上,但是高考制度是与之背道而驰的。
最关键出在哪里呢?对,就在于大家平时所学的和实践结合的脱节了。更加要命的是为了检验人的能力,因此应试教育就时常组织人去考试,应试教育是以一时的检验去获知人的耐力和能力的发展的,而这种流于形式的、以一时一地的应付决定人的实际能力。这个方法实际上是非常落后的、不能够实际反映出人的实际能力,它让大家更多长出来了会应试的能力。
在过去大家也没有办法实时知道人的能力的状况,而且一旦形成了制度、大家受益于此,那么大家也就成为这个制度的既得利益者了,也因此就导致了几千年以来一直都是应试教育至上的、有强大的势力在维护它。而今我发现实际上最好的就是实时知道人的现在的这个能力,如果第一时间发现具体的人能力退化了或者是提升了,那么就把他调整到适合的位置上,那么就必然会改变过去的应试教育僵化的局面,让大家即使是上去了,但只要被及时获知其能力下降了,那么他的地位也等随之下降,如果上升了,那么情况就相反。这样子,位置不再是应试教育的那样的固定了,人一旦上去了就旱涝保收的局面也就被改变了。这样人不再以自己的应试能力为第一位了,而是时时发展自己的能力为首了,这样也就从根本上破除了人为的封建、固化致使利益固化、让发展僵化。
地位、利益随着自己的能力的上升、下降而自动调整,这样子过去的所有的应试制度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了,因为这种制度实际上就是始终在考试。而如今信息化能做到及时监控人的平时所有的行为并获知人的考试成绩、能力,人通过综合的累积,让人越来越凭借高积累的分数获得更上一层的位置和利益。这样子,实际上不只是在学校里、在社会里、在人的日常生活生产当中,那也都是人的一种时时刻刻的考试。这样子,那么大家必要时时考试积分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够上到相应的位置上,否则就是上去了也会被拿下来的。在这种制度下,那就让人只能时时努力去更上一层楼、去积累,这样子实际上整个社会、整个人生都是一所学校,这样人类文明就因为每个人第一时间处于最适合他的位置上而让文明飞速发展;这样过去利益会导致人为的封建、垄断,从而导致位置上的人懒惰,而那些要上位的因为封建固化,所以灰心绝望、不发展自我的弊端也就消失了。这种位置和能力随时适配的模式是最公平、优秀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