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消除“不平”社会自然稳定

火烧 2011-03-08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探讨消除社会不平对稳定的重要性,引用温家宝总理讲话,分析群体性事件原因,强调社会公平与体制完善的关键作用。


  “不平”这个话不是我说的,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的。2011年2月27日上午,温总理来到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访谈室和网民在线交流,说到退休金双轨制时,温总理坦承“这个问题是存在的”,“这个现象是不合理的”,温总理就是在这次与网友对话时说到了“不平”的话题。温总理的原话是这样说的:“特别是有高级职称的人,提高的幅度还要大一些,大约每年都在10%左右,今年是140块钱。尽管这样,这些人现在的工资大多数也就是在1500块钱左右,应该说是比较低的。虽然他们见到我,有时说要感谢政府,表示满意,但我深知,他们心中还有不平,他们生活还有困难。”


  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退休职工,其文明程度和思想觉悟肯定比其他的企业退休职工更高一些。如果他们“心中还有不平”,其他的企业退休职工想必也会心中有不平。再往广处看,农民,农民工,下岗失业的4050人员,他们会不会心中有不平呢?只要不是故意掩饰矛盾,应该承认也是有的。不过是程度不同、不平的原因不同罢了。温总理所说:“我深知,他们心中还有不平,他们生活还有困难。”是实事求的态度,是负责任的态度。一句“我深知”,彰显平民总理的情怀,这段讲话具有认识上拨乱反正的作用。


  近几年在法国、英国、德国、美国这些发达国家,这些生活水平比较高的国家,福利待遇相当好的国家,也曾陆陆续续发生过“群体性事件”,比如工人罢工、市民游行示威等等。可见这种“不稳定”的现象并不是中国所独有,任何国家都会发生的。没有理由将其视为洪水猛兽。究其原因,绝对不是因为那些国家的百姓吃不起饭了,快饿死了,生活不下去了。如果要用一个词汇来概括,我们只能归结为“不平”。因为有不平,所以不稳定。全世界都是一个道理。这与GDP无关,与经济发达程度无关,与福利待遇也无关。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的完善、体制的完善,就是在消除这些“不平”的努力和过程中实现的。


  回顾近几年我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本文首先排除疆独、藏独这些有境外势力插手的、意在颠覆政府的事件,本文只讲通常的、一般意义的“群体性事件),我们可以发现它们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它们是局部的现象,个别的现象,与全局无关。第二,都有具体的利益诉求和主张,或者,都有具体引发的原因(即:存在某种“不平”)。第三,没有任何一次事件是要想推翻国家政权、推翻党的领导。—— 如果我们能这样认识和看待“群体性事件”,处理起来就会少几份恐慌,少几分恨意,少几分盲目,就会从容得多,宽容得多,理性得多。


  现在我们说:“人心思稳、人心思安、人心思发展,这是大势所向,人心所向。大家深知,稳定是福,动乱是祸,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干不成。维护稳定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心声。”对此,全国人民都没有异议。问题是,如何实现稳定,如何维护稳定,却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一种态度是:稳定要从源头抓起,要从政策和体制上消除足以导致“不平”的因素。只要这样做了,社会自然稳定。任何人想要“煽动不满情绪”都是不能得逞的。百姓心中根本就没有不平,根本就没有不满情绪,坏人又从何煽动起?另一种态度是:不找病根,不寻毒源,只顾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哪里“不稳定”就把“灭火队”开过去,打压高压镇压,结果疲于奔命,按下葫芦浮起瓢,越“维”越不稳。—— 两种态度高下立见,何需多说。只不过,从道理上讲人人都懂,可是真的事到临头,有些人方寸就乱了。这可不是修养问题,也不是水平问题,而是立场和感情问题。一旦立场和感情错了位,改也难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