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太阳报:环保变身污保 神州怎有青天

火烧 2009-04-22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揭露环保部门变相保护污染企业,黑龙江环保厅拒绝曝光违法排污名单,引发公众对环保腐败和污染治理的担忧,强调环境信息公开的重要性。

环保变身污保 神州怎有青天

  太阳报

  经过几十年掠夺性的开发,神州大地早已面目全非,锦绣河山变得千疮百孔,尤其是近年来环保部门与污染企业狼狈为奸,联手为祸,更使环境全面恶化。

  近日,黑龙江省环保厅召开环境执法暨应急管理工作会议,邀请十余家媒体参会,但对哪些企业仍在违法排污等情况一概“保密”。此举被认为是变相保护违法排污企业和隐患企业,为排污企业遮丑。部分记者愤然退场。

  环保部门作为政府下设的一个职能部门,担负着保护环境之重任,理当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不留情面,及时将有关查处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的监督,从而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但奇怪的是,黑龙江环保厅竟以“保密”为借口,拒绝向媒体曝光违法排污企业的黑名单,如此做法,自然让人疑窦丛生了。这到底是环保监督,还是污染保护呢?

  最近几年,因为污染每况愈下,国家全面提升了环保部门的职权,不仅将国家环保总局升格为国家环保部,并在法律上以及经费上加以保障,但级别升格了,经费增多了,环保工作却并没有多大起色。“养猫不抓耗子”,关键是“猫鼠一家亲”,在很多地方,环保部门成为纵污护污的急先锋、排头兵。

  猫鼠一家 为污者讳

  以今次事件为例,黑龙江环保厅“为污者讳”,实际上就是为这些污染企业保驾护航,避免这些排污企业受到舆论监督,暗中收取相关费用。他们与排污企业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慢作为、少作为或不作为,听任或纵容某些企业肆意妄为地破坏环境。

  “靠污染吃污染”已是环保部门的潜规则,这几年全国环保系统的大案要案不绝于耳,单单杭州前两年环保部门就有九十多人因腐败涉案。由于国家日益重视环保,环保部门亦变得炙手可热、权势显赫,但这些权力并没有转化成监督环境、为国民造福的利器,反而成为谋利生财的法宝。

  按环保法规定,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涉及污染的企业开办、合并、扩建、转让等,均需经环保部门的审批,而审批前,则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此即众所周知的“环评”。通过“环评”大发不义之财,这也成为环保系统贪腐者屡试不爽的谋利路径。

  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如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地方经济的暂时发展,肯定是得不偿失的。环境一旦遭到严重破坏,投入较大的人力财力不说,而且短期内很难恢复,像淮河、太湖的污染治理,教训是极其深刻的。黑龙江环保部门“为污者讳”,不仅侵害了公众的知情权,还让外界窥到了环保领域的秘密,这才是许多企业排污屡禁不止、愈治理愈污染的最根本原因。所以,要想使神州大地重新焕发青春,再造蓝天碧水,关键是将环保部门的权力置于阳光之下运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