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潘汉年为何被御批“此人从此不能信用”?

火烧 2011-02-27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潘汉年因隐瞒与汪精卫秘密会面,被毛泽东批示‘此人从此不能信用’,导致被捕审查。事件涉及历史背景、隐瞒行为及政治影响,揭示其政治生涯转折点。
突然被捕:

       1955年3月15日晚上,潘汉年乘上了北去的列车,参加将于3月21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
       潘汉年于4月1日找陈毅面谈,详细讲述了自己12年前在李士群、胡均鹤挟持下去见汪精卫的经过,检讨了自己长时期没有向组织上汇报的原因。同时将自己写的有关报告交给陈毅,请他转告中央。陈毅认为这是一个重大问题,答允他一定向中央汇报,同时安慰了他几句,要他思想不要紧张,要相信组织,相信中央。
      第二天,即4月2日,陈毅亲自赴中南海直接向毛泽东报告了此事,并将潘汉年的那份材料交给了毛泽东。
      毛泽东批示:此人从此不能信用。随后即作出了立即逮捕审查潘汉年的决定,由时任公安部部长的罗瑞卿亲自组织人员执行。
      北京饭店303房间。
      晚上8时许,潘汉年正准备休息,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楼下的客厅里有人找他,请他马上下楼去一趟。由于毫无思想准备,潘汉年穿着拖鞋匆匆下了楼。
      找他的人不是别人,却是中央公安部部长罗瑞卿。
      当潘汉年来到客厅后,罗瑞卿立即向他宣布了对他逮捕审查的决定,然后由几名便衣干警“陪着”,走出了北京饭店大门,乘上了等候在那里的一辆小车。转眼间,小车便消失在夜幕之中。


       找找原因:

       那么,毛泽东为何立即作出了“此人从此不能信用”的结论从而终止了潘的政治生命呢?

       1943年4月,李士群由胡均鹤陪同,来到潘汉年下榻的旅馆会见了潘汉年,李士群当即提出要带潘汉年去见汪精卫。这是潘汉年做梦都没想到过的事。他既无法向上级请示,又无法拉下脸而一口回绝,只得随同李士群与胡均鹤一同驱车到汪公馆会见了汪精卫,并和汪精卫作了简短的、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的会谈。 

        遗憾的是,潘汉年回到淮北新四军根据地复命时,向饶漱石隐瞒了他在南京秘密会见汪精卫一事。 

       1945年初,为参加中共七大,潘汉年来到了延安。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了他,并单独向他了解了他在敌后从事情报工作的情况。潘汉年又一次隐瞒了他在南京秘密会见汗精卫的情况。 

        不久,国民党当局捕风捉影,在报上披露了潘汉年在南京秘密会见汪精卫、李富春在武汉秘密会见日本占领军高级领导人的事。

        时任中共社会部领导的康生亲自向李富春、潘汉年核实此事,再一次遭到了潘汉年的否认。

        于是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发了由刘少奇、康生署名发给饶漱石的电报,电报中明确指出“至于敌伪及国民党各特务机关说汉年到南京与日方谈判并见过汪精卫等等,完全是造谣污蔑。”“望告情报系统的同志千万勿听信此种谣言致中敌人奸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