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认识[1-3]

火烧 2010-02-2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分析工人阶级革命历程,涵盖新经济政策与苏联发展,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建设与历史意义。

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认识[一]

什么是社会主义?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来表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预言: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相对于资本主义,有充裕的财富,更幸福的生活,人们有广泛的自由,有日益提高的文化。特别是有着高度的思想觉悟。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预言: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已非常腐朽,已不能合理地分配社会财富的时候,将组织起来,用暴力夺取政权,工人阶级将上升为统治阶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将可能首先在发达资本主义如英、美、德、法等国率先发生。 

历史的进程,使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沙俄这样一个资本主义的锁链中最脆弱的一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中建成了。根据所有经典的理论,这是不可能的。 
1917年,布尔什维克党,通过武装起义取得政权。这并非俄国人民广泛自觉地要求社会主义,而是对帝国主义战争怨声载道的人民看到了布尔布维克党是当时唯一有组织有能力代表他们对“和平、土地、面包”要求的政党。 

攻克冬宫,夺取政权,在一天内就办到了,这应该归功于布尔布维克党果断地把握了机遇。保持政权,却没那么容易,经历了数年艰苦的流血。世界资本主义联合干涉俄国的战争好像只差一步就要成功了。当最终可耻地失败时。苏维埃俄国已濒于破产,物资极度短缺,广大人民在挨饿。为了恢复经济,列宁提出并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允许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继续存在。国家慢慢复苏了。虽然人民当时的生活水平甚至低于战前沙皇统治。然而人民看到了远景:俄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进步最繁荣的国家。但是只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没有世界革命的总爆发,没有先进国家的帮助,苏俄能否成建成社会主义经济并保持住稳固的政权。当这个问题在1924年开始在讨论中被提出来时,多数布尔什维克领导人按照创始人经典的理论,也都认为那是不可能的。 

列宁的接班人斯大林提出了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俄国单独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并在实践中获得了成功,并通过工业向重工业的倾斜,大力发展了苏维埃俄国的国防实力。当第二次世界大战来临时,法国的百万大军在希特勒进攻面前十一天就垮了,英国龟缩英伦三岛,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美国奉行“孤立主义”甚至卖大量的废钢铁给日本。而苏联却出乎全世界资产阶级的预料,象中流砥柱,以英勇的战斗,付出了重大的牺牲,最终粉碎了法西斯野兽的美梦。 

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认识  [二]

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十次反清起义十次失败。一九一一年当革命终于在武昌爆发并蔓延全国行将胜利时,孙先生在国外,他在欣喜的同时在欧美各资本主义列强英,美,俄,德,日等国家穿梭游说,恳请各国支援资助中国革命。可是他没有成功,当孙先生归国在上海码头受到万人欢呼时却悲壮地说:“孙文身无分文,只有革命主义”。这是何等的催人泪下!···由于中国历史没有资本主义成熟发展阶段,代表着新生力量的中国资产阶的政党先天不足,也由于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软弱,最终孙中山要钱没钱要兵没兵内外交困万般无奈,中华民国大总统的皇冠拱手让给了袁世凯。 

如果(虽然历史不能假设)当时有哪个资本主义列强帮一下孙大总统,中国的近代史很有可能被改写,一个民主的,强盛的,统一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将诞生在东方地平线上。可是当袁大总统最后撕下遮羞布,想当洪宪皇帝时,倒是有列强慷慨的愿意给他钱!说穿了,就是列强们不愿看到一个强盛统一的中国,他们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积贫积弱的,任人瓜分任人宰割的一盘散沙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辛亥革命流产了,热衷于议会的宋教仁被暗杀了。护国战争虽然使袁世凯的皇帝梦成为千古笑谈,但上台的是那个武昌起义时还是革命敌人的黎元洪。第一次护法战争由于西南军阀的不合作不了了之。第二次护法战争由于陈炯明的判变而失败。在孙中山先生的极度困境中,苏维埃俄国伸出了友谊援助之手!于是就有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和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高潮。于是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要不是早期共产党人政治上的幼稚。蒋某人是不可能靠屠杀最忠诚的昔日盟友登上权力顶峰的。但是和一切贪婪、短见、狠毒的野心家一样,他筹踌满志,手握权柄之日,也就是他走向失败的开始。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一九四九年的胜利也是必然的。当开国大典的28响礼炮响起时,中国共产党的新政权面临的依然是险恶的局面。毫无疑问,美国在1950年是通过侵朝战争试探中国共产党政权的稳固,台湾窃喜第三次世界大战就要爆发.抗美援朝战争始于鸭绿江畔而止于三八线,准确的说只用了两个月时间打了两次战役,在1950年底之前,就把以美国为首的打着“联合国军”旗号的十六国干涉军驱赶过了三八线,奠定了南北朝鲜的基本格局,1953年,只是在停战谈判签字后,中国革命的胜利才“连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  

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认识  [三]

如果我们不去分清社会发展的阶段和形态,那么永远也讨论不清楚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关系,等等神圣的命题。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发展的形态是我们在中学时期就知道的,但讨论到具体的问题时我们的智商却往往有所不及。 我们知道,对历史全盘继承和全盘否定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是批判的继承,即继承精华,抛弃糟粕。而在现实中,我们继承的往往倒是糟粕,抛弃的恰恰可能就是精华。我们不妨自问,···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母体是谁?是资本主义!就是说社会主义只能在资本主义的土壤中长成,在封建主义的土壤中是长不出社会主义的! 社会主义终究要战胜资本主义,这种战胜是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初始形态,以他的先进性,以他强大的生命力而战胜资本主义的,而不是有意无意把资本主义拖回封建主义的泥沼中去。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的“形式”,资本主义(相对于封建主义)对人的尊重,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所创造的财富,这一切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基础,没有这一充分必要的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就无从谈起!我们应该向我们的“敌人”学习!从“母体”中汲取营养!由于中国近代历史没有资本主义成熟发展阶段,而我们党正是以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作为旗帜登上历史舞台的,所以,在以前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忽视了对自己的机体内部的反封建的工作。···当然,我认为反封建依然是我们现在以至将来的主要任务。当今社会腐败的盛行,不正是由于封建的毒素侵入我们的肌体,积少成多,积劳成疾。下面民主意识的淡薄、上面民主监督的缺失, 毫不隐讳的说已到了积重难返非常危险的程度了! 难道我们真以为现在已经到了象一首歌里唱的“赶上了盛世,我们享太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