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可支配收入增长达到10.2%了?
腾讯网转引中新网消息,中国统计局今天公布一季度国民经济情况。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34元,同比增长10.2%(链接:http://finance.qq.com/a/20090416/002267.htm)。
今年一季度,你的可支配收入增长达到10.2了吗?谁的可支配收入增长达到10.2了?今年经济不景气是人所共知的。前段时间披露出来的农民工失业数字为2000万到2500万。这个庞大的失业大军肯定也会对城市居民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当然,对从事知识性、技术性较强的城市居民的就业压力要小得多,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一般不会造成什么就业压力。但城市居民中多数还是普通工人,多数还是从事简单劳动,失业的农民工对他们不会没有影响。城市居民不仅就业岗位减少,而且同时出现工资降低的问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怎么竟然达到了10.2%?这个数据是如何统计出来的?
从物价看,建筑、装饰材料类价格下跌明显。居民日常消费品中,服装类新品上市就打折,这在以往是罕见的。因为服装蔽体保暖功能已经不被人们重视,穿衣主要考虑是时尚,有人称之为“品位”。食品类除猪肉、禽蛋、油脂类价格下降之外,牛、羊肉、面粉、蔬菜等价格均有大幅上扬。根据经济学理论,食品与以蔽体保暖考虑为主的服装是缺乏价格弹性的,即无论价格高低,人总要吃饭果腹,穿衣蔽体,总得要买。医疗服务费价格同比上涨明显,这方面人们是无法选择的。有人炒作房市价格即将上涨,这是以“有钱不花论”为基础的,不值一驳。总体来看,目前人们选择压缩其他开支而把钱花在生活必须品上。出现此种情况,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保持不变或下降,而不是上升。人均上升10.2%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哪些行业的收入受经济不景气影响较小?估计是所需花费较大的生活奢侈品行业。这个行业的主顾主要是有钱人。一位国外的评论人士说,经济不景气也影响了中国的富人们,但不过使他们由非常非常非常富有变为非常非常富有而已。富人们钱少了,但还足以支持其奢侈性消费。
再看一下扩大内需的政策。国家投资流向主要是基建,已经收到一定成效,但显然还说不上明显。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就业程度也远未达到去年同期水平。教育、医疗投资对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还未传达到居民个人。孩子教育及居民就医的花费并未减少,就医花费反而呈上升趋势。如果把未来有可能因为教育、医疗减少的花费考虑到今年一季度可支配收入增加里面来的话,那么10.2%这个数据只能说是个理想。
虽然如此,我依然怀疑统计部门安的是好心。经济不景气,需要提振信心。要让老百姓有信心很容易,只要让他们手里有钱,并且有越来越多的钱,他们就不仅会对经济发展有信心,而且会对自己未来生活的全部都充满信心。当然,这不是统计部门的职责。但详尽真实全面地调查统计并如实公布数据,却是统计部门责无旁贷的职责。好心当然应该得到感谢,但职责也不应忘记。10.2%也好,更多也好,并不取决于统计数据。老百姓能数得清自己口袋里的钱。他们明明没有那么多钱,你偏说有,倒是很给他们长面子,但却不能让他们真正过得舒服。毕竟,对多数人来说,肚子比面子还是要重要些。
统计部门与审计部门都很有意思。统计部门统计得不太认真,但公布数据公布得十分认真。审计部门审计得十分认真,但公布数据公布得又不太认真。我有时想,现在试行大部制,应该把他们合并,取长补短,便能做到审计、统计得很认真,公布数据公布得也很认真了。然而转念又想,如果他们是近亲,近亲结合再得到一个相反的结果,那可就颇为不美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