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谈教育问题和教育革命
毛主席谈教育问题和教育革命
一个军事学校,最重要的问题,是选择校长教员和规定教育方针。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九三六年十二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一七零页
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心的一环,课目不宜过多,阶级教育、党的教育与工作必须大大加强。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整理抗大问题的指示(一九三九年七月),转摘自《毛主席论教育革命》
教育知识青年的原则是:
1、教育他们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克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想;
2、教育他们有纪律性、组织性,反对组织上的无政府主义与自由主义;
3、教育他们决心深入下层实际工作,反对轻视实际工作经验;
4、教育他们接近工农,决心为工农服务,反对看不起工农的意识。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整理抗大问题的指示(一九三九年七月),转摘自《毛主席论教育革命》
一个百人的学校,如果没有一个从教员中、职员中、学生中按照实际形成的(不是勉强凑集的)最积极最正派最机敏的几个人乃至十几个人的领导骨干,这个学校就一定办不好。
《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一九四三年六月一日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九零一页
我全军将士必须提高军事艺术,在必胜的战争中勇猛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一切敌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一九四七年十月),《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一二三九页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间,最近一个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减弱了,出现了一些偏向。在一些人的眼中,好像什么政治,什么祖国的前途、人类的理想,都没有关心的必要。好像马克思主义行时了一阵,现在就不那么行时了。针对着这种情况,现在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过去的思想改造是必要的,收到了积极的效果。但是在做法上有些粗糙,伤了一些人,这是不好的。这个缺点,今后必须避免。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要提倡勤俭建国。要使全体青年们懂得,我们的国家现在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并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根本改变这种状态,全靠青年和全体人民在几十年时间内,团结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富强的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有些青年人以为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就应当什么都好了,就可以不费气力享受现成的幸福生活了,这是一种不实际的想法。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人民出版社版第二三页
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
一九五八年的一次讲话,转摘自《毛主席论教育革命》
阶级斗争是你们的一门主课。
一九六四年七月五日的一次谈话,转摘自《毛主席论教育革命》
一切中等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凡是可能的,一律试办工厂或者农场,进行生产,作到自给或者半自给。学生实行半工半读。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这些学校可以多招些学生,但是不要国家增加经费。
一切高等工业学校可以进行生产的实验室和附属工场,除了保证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需要以外,都应当尽可能地进行生产。此外,还可以由学生和教师同当地的工厂订立参加劳动的合同。一切农业学校除了在自己的农场进行生产,还可以同当地的农业合作社订立参加劳动的合同,并且派教师住到合作社去,使理论和实际结合。农业学校应当由合作社保送一部分合于条件的人入学。
农村里的中、小学都要同当地的农业合作社订立合同,参加农、副业生产劳动。农村学生还应当利用假期、假日或者课余时间回到本村参加生产。
大学校和城市里的中等学校,在可能条件下,可以由几个学校联合设立附属工厂或者作坊,也可以同工厂、工地或者服务行业订立参加劳动的合同。
一切有土地的大、中、小学,应当设立附属农场;没有土地而邻近郊区的学校,可以到农业合作社参加劳动。
工作方法(草案)(一九五八年一月),转摘自《毛主席论教育革命》
给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一封信
( 一九六一年七月三十日 )
同志们:
你们的事业我是完全赞成的。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不要国家一文钱,小学、中学、大学都有,分散在全省各个山头,少数在平地。这样的学校确是很好的。在校的青年居多,也有一部分中年干部。我希望不但在江西有这样的学校,各省也应有这样的学校。各省应派有能力有见识的负责同志到江西来考察,吸收经验,回去试办。初时学生宜少,逐渐增多,至江西这样有五万人之多。再则党、政、民(工、青、妇)机关,也要办学校,半工半学。不过同江西这类的半工半学不同。江西的工,是农业、林业、牧业这一类的工,学是农、林、牧这一类的学。而党、政、民机关的工,则是党、政、民机关的工,学是文化科学、时事、马列主义理论这样一些学,所以两者是不同的。中央机关已办的两个学校,一个是中央警卫团的,办了六、七年了,战士、干部们从初识文字进小学,然后进中学,然后进大学,一九六零年他们已进大学部门了。他们很高兴,写了一封信给我,这封信,可以印给你们看一看。另一个是去年(一九六零年)办起的。是中南海的各种机关办的,同样是半工半读。工是机关的工,无非是机要人员、生活服务人员、招待人员、医务人员、保卫人员及其他人员。警卫团是军队,他们也有警卫职务,即是站岗守卫,这是他们的工。他们还有严格的军事训练。这些,与文职机关的学校是不同的。
一九六一年八月一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三周年纪念,主持者要我写几个字。这是一件大事,因此为他们写了如上的一些话。
毛泽东
一九六一年七月三十日
春节谈话记要
( 一九六四年二月十三日 )
毛主席: 今天想谈谈教育问题。现在工业有了进步,我看教育工作也要改一改,现在还不行。我看教育路线、方针是正确的,但方法不对,要改变。今天有中央同志、党内同志、党外的同志,科学院的同志。现在×××同志谈谈。
×××:现在教育中一个迫切的问题是学制的问题,就是学制太长了。现在七岁上学,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大学有的六年,一般的五年,共十七、八年,到二十四、五岁才大学
毕业,然后再劳动一年,见习一年,出来已廿六、七岁了,比苏联多二、三年,苏联中、小学十年,大学四、五年,廿三、四岁进工作岗位。年岁大了,学文的问题还不大,学自然科学的就显得太长了。特别是搞原子能科学的,搞尖端科学的,毕业的年岁就太大了。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学自然科学的到廿四、五岁就可以作出贡献。例如美国苏联搞自然科学,搞原子能有成绩的人,一般都是廿四、五岁,这个年龄脑子最好使,而这个年龄我们的学生还在大学,未进入工作岗位。廿六、七岁才工作,对于发展科学不利。学制特别长,应考虑学制问题。
毛主席:可以缩短一些。
×××:最近××同志有个意见,小学五年,中学四年,十六岁中学毕业。如果小学六年,十七岁中学毕业。问题是设备不行,每年大学只招十二、三万人到十五万人。其他的人十六岁就可以就业。中学毕业后搞二年职业教育,十八岁到工厂、农村就业,就比较接近。或搞二年预科,这样就可以和大学衔接起来,到二十四、五岁就可以工作。总之要搞的短一些。现在中央专门研究学制,建立了小组,由××同志负责。采取这样的意见完成国民教育,一般是十五、六岁就可以毕业了。不过有个问题,是当兵,不够年龄,但可以当预备兵。
毛主席:这不要紧,不够当兵年龄也可以过军事生活,不仅男生,女生也可以当兵,搞红色娘子军。十六、七岁的女孩子可以过半年到一年的军事生活,十七岁也可以当兵。
×××:这样文科学校问题不大,理工科问题大一些。大学搞一到二年的预科,中学毕业后可升到大学预科,或者进修职业学校,受二年教育,到十八岁再到工厂、农村参加生产就此较接近。如考理工科也比较接近,到二十三、四岁毕业走上工作的岗位。
毛主席:现在书念多了害死人。现在的课程太多,负担太重,使中学生大学生天天处于紧张状态。中小学生近视眼成倍增加,这样非改不行。
×××:课程多而繁重,老师作业留得多,学生无法应付,紧张得不得了,没有课外活动和阅读时间。
毛主席:课程可以砍掉一半。学生要有娱乐、游泳、打球、课外自由阅读时间。孔子教学生的课程只有六门:礼、乐、射、御、书、数。就这样还教出了颜回、曾子……孟子等四大贤人。学生只是成天读书,不搞点文化娱乐,体育活动、游泳,不能跑跑跳跳,又不看课外读物……等,那是不行的。
×××:学生紧张得不得了。我在家时,小孩子说门门五分没有用。
毛主席:历史上的状元很少有出息的。唐朝有名诗人李白、杜甫既非进士,又不是翰林。韩愈、柳宗元还是二等进士。王实甫、关汉卿、罗贯中、蒲松令、曹雪芹也都不是进士翰林。蒲松令是一个提升的秀才,要高一等,还不是举人。凡是当了进士、翰林的都是不成功的。明朝搞得好的只有明太祖、明成祖两个皇帝,一个不识字,一个识字不多。以后到了嘉靖知识分子当权,反而不行了,就出了内乱。汉武帝、李后主文化多了亡了国。可见书念多了要害死人。刘秀是个大学生,而刘邦是个草包。
×××:课程过多、作业多,学生不能独立思考。现在的考试办法……
毛主席:现在的考试办法是对付敌人的办法,而不是对人民的办法。实行突然袭击,出偏题,出古怪题,还是考八股文章的办法,我不赞成,要彻底改革。我主张公开出考题,向同学公布,让同学自己看书,自己研究,看书去作。例如对《红楼梦》出二十道题,有的学生作出一半,但其中有几个题目答得很出色,有创造性,可以一百分。另外有些学生二十道题
都答了,是照书本上背下来的,按老师讲的答对了,但没有创造性的,只能给五十分或六十分,考试可以交头接耳,甚至冒名顶替。冒名顶替的也不过是照人家的抄一遍,我不会,你写了,我抄一遍,也可以有些心得,可以试点,要搞得活一些,不要搞得人死。先生讲课有的啰啰嗦嗦,允许学生打瞌睡,你讲的不好,还一定让人家听,与其睁着眼睛听着没味道,还不如睡觉,可以养养精神,可以不听,稀稀拉拉,休息一下脑筋。
×××:学制缩短了,可以抽出时间搞劳动或当兵。可以考虑优秀生跳班,不能老压在那里。我的小孩同一个班有一个同学,原来是优秀生,后来跳了班还是优秀生,可见跳班是可能的。关于学制问题,请××同志搞个专门小组研究。
毛主席:让××、×××都参加这个小组。现在我们搞得太死了,课程太多,考得太死,我们不赞成。现在的教育办法是摧残人材,摧残青年。我不赞成读那么多书。考试办法是对付敌人,害死人,要停止。
×××:现在教育厅长正在开会,有两个问题要研究:一是学生负担太重,门门有课外作业;二是教育学三套办法:孔夫子一套,苏联一套,杜威一套。
毛主席:孔夫子可不是这样。我们丢掉了孔夫子的主流,他只有六门课,礼、乐、射、御、书、数。(毛主席问×××:书是书法还是历史?)
×××:是书法吧。
毛主席:是历史吧。如书经、汉书。
×××:现在中小学以升学为唯一目标,毕业后不肯劳动,问题很大,要解决一下。要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其次还要两条腿走路。河北省去年发大水,教育厅很紧张,很多房屋塌了,想来想去办简易学校,结果中小学人数反而增加了。
毛主席:大水冲垮了教条主义,洋教条、土教条都要搞掉。
×××:别的地方搞正规化,单式教学,不肯搞复式教学,学生人数下降,贫下中农人数下降,贫下中农失学的人数很多。河北省有了好经验。广东省新会县调查了十几所农业中学,普通中学。普通中学培养一个学生,国家一年化一百二十元;农业中学培养一个学生,一年只化六元八角。农业中学毕业生就业没有问题,普通中学毕业生考不上大学,就业就麻烦得很,所以中小学都要两条腿走路,同时要注意提高质量。以前就是苏联一套办法,一九五八年冲击了一下,劳动多了一些,又忽视了学习,改了就好。文艺也是如此,现在水平较高,如果没五八年,就没有现在水平。
毛主席:要把唱戏的、写诗的、文学家、戏剧家赶出城,统统都轰下去。都要分期分批到农村去,到工厂去。不要让作家住在机关里。不下去写不出东西来,谁不下去不给他开饭,下去了再开饭。
×××:现在中小学教师中有百分之二点几的坏分子,中小学还有出名的坏分子。
毛主席:那不要紧,可以转业。
×××:现在最坏的学生上师范,好学生进理工。今后可考虑师范文科不直接招高中毕业生,可招高中毕业后劳动过一、二年的学生。学自然科学的学生也要下去。哈尔滨××学校有经验,把教师下放一、二年,原来不好的劳动回来后都不错,成了骨干。
毛主席:应该下去。现在有些人不重视下乡劳动。明朝李时珍就是跑来跑去,上山采药。祖冲之也没有上过中学、大学,孔夫子出身于贫农,放过羊,也没有进过中学、大学,是个吹鼓手,他什么都干过,人家死了,他给人家吹吹打打,也可能做过会计,会弹琴赶车,骑马射箭,“御”是驾车,就是当汽车司机。教出了颜回、曾子等七十二贤人,有弟子三千。他自小由群众中来,了解一些群众的疾苦。后来他在鲁国当了官,也不太大。鲁国有一百多万人口,长期人家瞧不起他,周游列国时,人家骂他,这个人爱说老实话,说他吃不了苦,挨不了骂。后来子路做了孔子的侍从保镖,他不准人家说孔夫子坏话,谁说了他就揍人家,从此不好的声音不再入耳了,群众不敢接近。孔夫子的传统不要,丢了。我们的方针正确,方法不对。现在的学制、课程、教学方法、考试方法都有不少问题,这一套都要改。这是摧残人的。
×××:小学五年是有把握的。
毛主席:小学也不要念得太长。高尔基只读过二年小学,学问完全是自学。美国的富兰克林是卖报出身,发明了电,瓦特是工人,发明了蒸气机。在古今中外许多科学家都是在实践中自修成的。
××:将来学制经过教改,学生到了二十三、四岁走上工作岗位是可以的,七岁入学太晚,可以提到六岁,就造房子有问题。小学改为五年可以解决一些房子。中学四年,预科一、二年,大学因各科性质不同,可以多样化,大学每年招生十四万到十五万人,可以办一、二年的预科。
×××:入大学前可拿出一段时间,进工厂,到农村劳动劳动。
毛主席:还有到军队去锻炼。
××:文科可以,但理科有数理化问题,劳动二年恐怕忘掉了。
××:苏联中学毕业后劳动二年后进理化科,不衔接。
××:大学如个别学校外,分三种学制:六年主要是医,五年制理工科,四年制文科。多数大学四年就行了,将来学制要多样化形式,多种学制。城市中学办两种,一种是升大学的,一种是毕业进专科,两年就毕业。
毛主席:对了,要多样化。
××:课程问题主要是不集中,还有过去研究的那个问题,好些课程是学好几遍,中学每学期八、九门课,考试多,很紧张。
毛主席:现在一是课多,二是书多,压得太重,有些课不一定要考。如高中学点逻辑、语法,不要考,真正理解要到工作中慢慢体会,知道什么是语法,什么是逻辑就行了。
××:现在是灌输、死记、死背。
×××:现在有两派意见:一是主张当堂讲深讲透,另一派是主张当堂能学懂,学会,学少点。现在不少学校就是前一派,前者不是办不到的,主张那么搞,把思想僵化了。
毛主席:这是繁琐哲学。四书、五经的注释很繁琐,现在都消化不了。繁琐哲学总是要灭亡的。如经学搞那么多注释现在统统消灭了。我看用这种办法教出来的学生,无论中国也好美国也好苏联也好都要消灭,都要走向自己的反面。如佛经那么多,唐玄奘考证的金钢经就比较简化,只有一千多字,现在还有。另一个鸠摩罗什考证的字太多了,灭亡了。五经、十三经不是也行不通吗?注释得很多。结果没人读,十四、五世纪搞了繁琐哲学,十七、十八、十九世纪才进入启蒙时期,出现了文艺复兴。书不能读得太多,马克思主义的书要读,也不能读得太多,读十几本就行。读多了就会走向反面,成为书呆子,成为教条主义、修正主义。孔夫子的书里没有农业知识,因此他的学生四体不勤、五等不分。这方面我们要想办法。
×××:还有一个是政治问题,学生的伙食问题,需要改善。每月吃十二元五,要多花四千万元。
毛主席:多化四千万元也可。
×××:多增二至四元。
毛主席:念书多了,念死。梁武帝早年不错,以后书念多了就不行了,饿死在台城。
关于学校课程和讲授、考试方法问题的批示(在北京铁路二中调查材料的批示)
( 一九六四年三月十日 )
此件应发给中央宣传部各正副部长,中央教育部各正副部长、司局长每人一份,北京市委、市人委负责人及管教育的同志每人一份,固中央三份。并请他们加以调查研究。现在学校课程太多,对学生压力太大。讲授又不甚得法。考试方法以学生为敌人,举行突然袭击。这三项都是不利于培养青年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
改革学校课程设置和讲授方法[1]
( 一九六四年三月十日 )
此件应发给中央宣传部各正副部长,中央教育部各正副部长、司局长每人一份,北京市委、市人委负责人及管教育的同志每人一份,团中央三份。并请他们加以调查研究。现在学校课程太多,对学生压力太大。讲授又不甚得法。考试方法以学生为敌人,举行突然袭击。这三项都是不利于培养青年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
毛泽东
一九六四年三月十日
对共青团九大的指示
(一九六四年)
有为青年多得很,青年一代要打败老一代,我们的未来就是他们的,不要为名望、知识所惧怕,青年人要敢想、敢说、敢做、要从各种狭隘的限制中解放出来。
和王海蓉同志的谈话
( 一九六四年六月二十四日 )
(王海蓉是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修科学生)
王:我们学校的阶级斗争很尖锐,听说发现了反动标语,都有用英语的。就在我们英语系的黑板上。
主席:他写的是什么反动标语?
王:我就知道这一条,蒋万岁。
主席:英语怎么讲?
王:long live
蒋。主席:还写了什么?
王:别的不晓得,我就知道这一条,章会娴告诉我的。
主席:好吗!让他多写一些贴在外面,让大家看一看,他杀人不杀人?
王:不知道杀人不杀人,如果查出来,我看要开除他,让他去劳动改造。
主席:只要他不杀人,不要开除他,也不要让他去劳动改造,让他留在学校里,继续学习,你们可以开一个会,让他讲一讲,蒋介石为什么好?蒋介石做了哪些好事?你们也可以讲一讲蒋介石为什么不好?你们学校有多少人?
王:大概有三千多人,其中包括教职员。
主席:你们三千多人中间最好有七、八个蒋介石分子。
王:出一个就不得了,还要有七、八个,那还了得?
主席:我看你这个人啊!看到一张反动标语就紧张了。
王:为什么要七、八个呢?主席:多几个就可以树立对立面,可以作反面教员,只要他不杀人。
王:我们学校贯彻了阶级路线,这次招生,70%都是工人和贫下中农子弟。其它就是干部子弟,烈属子弟等。
主席:你们这个班有多少工农子弟?
王:除了我以外还有两个干部子弟,其他都是工人、贫下中农子弟,他们表现很好,我向他们学到很多东西。
主席:他们和你的关系好不好?他们喜欢不喜欢和你接近?
王:我认为我们关系还不错,我跟他们合得来,他们也跟我合得来。
主席:这样就好。
王:我们班有个干部子弟,表现可不好了,上课不用心听讲,下课也不练习,专看小说,有时在宿舍睡觉,星期六下午开会有时也不参加,星期天也不按时返校,有时星期天晚上,我们班或团员开会,他也不到,大家都对他有意见。
主席:你们教员允许你们上课打瞌睡,看小说吗?
王:不允许。
主席:要允许学生上课看小说,要允许学生上课打瞌睡,要爱护学生身体,教员要少讲,要让学生多看,我看你讲的这个学生,将来可能有所作为。他就敢星期六不参加会,也敢星期日不按时返校。回去以后,你就告诉这学生,八、九点钟回校还太早,可以十一点,十二点再回去,谁让你们星期日晚上开会哪。
王:原来我在师范学院时,星期天晚上一般不能用来开会的。星期天晚上的时间一般都归同学自己利用。有一次我们开支委会,几个干部商量好,准备在一个星期天晚上过组织生活,结果很多团员反对。有的团员还去和政治辅导员提出来,星期天晚上是我们自己利用的时间,晚上我们回不来。后来政治辅导员接受了团员的意见要我们改期开会。主席:这个政治辅导员作得对。王:我们这里尽占星期日的晚上开会,不是班会就是支委会,要不就是级里开会,要不就是党课学习小组。这学期从开学到我出来为止,我计算一下没有一个星期天晚上不开会的。
主席:回去以后,你带头造反。星期天你不要回去,开会就是不去。
王:我不敢,这是学校的制度规定,星期日一定要回校,否则别人会说我破坏学校制度。
主席:什么制度不制度,管他那一套,就是不回去,你说:我就是破坏学校制度。
王:这样做不行,会挨批评的。
主席:我看你这个人将来没有什么大作为。你怕人家说你破坏制度,又怕挨批评,又怕记过,又怕开除,又怕入不了党。有什么好怕的,最多就是开除。学校就应该允许学生造反。回去带头造反。
王:人家会说我,主席的亲戚还不听主席的话,带头破坏学校制度。人家会说我骄傲自满,无组织无纪律。
主席:你这个人哪?又怕人家批评你骄傲自满,又怕人家说你无组织无纪律,你怕什么呢?你说就是听了主席的话,我才造反的。我看你说的那个学生,将来可能比你有所作为,他就敢不服从你们学校的制度。我看你们这些人有些形而上学。
(有一次谈到了学习问题)王:现在都不准看古典作品。我们班上那个干部子弟他尽看古典作品,大家忙着练习英语,他却看《红楼梦》,我们同学对他看《红楼梦》都有意见。
主席:你读过《红楼梦》没有?
王:读过。
主席:你喜欢《红楼梦》中哪个人物?
王:谁也不喜欢。
主席:《红楼梦》可以读,是一部好书。读《红楼梦》不是读故事,而是读历史,这是一部历史小说,作者的语言是古典小说中最好的一部。你看曹雪芹把那个凤姐写活了。凤姐这个人物写得好,要你就写不出来。你要不读一点《红楼梦》,你怎么知道什么叫封建社会?读《红楼梦》要懂四句话:“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贾家)。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史家)。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王家)。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薛家)。”这四句是读《红楼梦》的一个提纲。杜甫有一首长诗叫《北征》,你读过没有?
王:没读过。《唐诗三百首》中没有这首诗。
主席:在《唐诗别裁》上。(当时主席把书拿出来,把《北征》这首诗翻出家要我阅读)。
王:读这首诗要注意什么问题?要先打点予防针才不会受影响。
主席:你这个人尽是形而上学,要打什么予防针啰?不要打!要受点影响才好,要钻进去,深入角色,然后再爬出来,这首诗熟读就行了,不一定要背下来。你们学校要不要你们读圣经或佛经?王:不读,要读这些东西干什么?主席:要做翻译又不读圣经、佛经,这怎么行呢?你读过《聊斋》吗?
王:没有主席:《聊斋》可以读。《聊斋》写的那些狐狸精可善良啦!帮助人可主动啦!“知识分子”英语怎么讲?
王:不知道。
主席:我看你这个人,学习半天英文,自己又是知识分子,又不会讲“知识分子”这个词。
王:让我翻一下“汉英词典”。
主席:你翻翻看,有没有这个词。
王:糟糕,你这本“汉英字典”上没这个字,只有“知识”这个词,没有“知识分子”。
主席:等我看一看。(王把字典送给主席)只有“知识”没有“知识分子”这本“汉英字典”没有用,很多字都没有。回去后要你们学校编一部质量好的“汉英词典”,把新的政治词汇都编进去,最好举例说明每个字的用法。
王:我们学校怎么能编字典呢?又没时间又没人,怎么编呢?
主席:你们学校那么多教员和学生,还怕编不出一本字典来?这个字典应该由你们来编。
王:好,回去后我把这个意见向学校领导反映一下,我想我们可以完成这个任务。
(有一次主席接见外宾之后与王海蓉的谈话)王:外宾跟你讲英语,你能不能听懂?主席:我听不懂,他们讲得太快。
王:那你接见时讲不讲英语呢?
主席:我不讲。
王:你又不讲又不听,那你学英语做什么?
主席:我学英语是为了研究语言,用英文和汉文做比较,如果有机会还准备学点日文。
(有一次主席让海蓉读文天祥的诗)主席:假如敌人把你活捉去了,你怎么办?
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主席:对了。你回去读一、二十本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读点唯物主义的东西。看来你这个人理论水平不高。在学习上不要什么五分,也不要搞什么二分,搞个三分四分就行了。
王:为什么不搞五分呢?
主席:五分累死人了。不要那么多东西,学多了害死人。譬如说汉高祖的《大风哥》:“大风起兮云(龙)飞扬,威加四海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首诗写得好,很有气魄。写诗的汉高祖就没读过什么书,但是能写出这样好的诗来。我们的干部子弟很令人担心,他没有什么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可是架子很大,有很大的优越感。要教育他们不要靠父母,不要靠先辈,而完全靠自己。
接见几内亚教育代表团、总检察长时的谈话
( 一九六五年八月八日 )
主席:你们是从几内亚来的?
贡代·塞杜:(几内亚教育部长)是的。我们之中有些人来了十天。我们是几内亚政府和党派出的两个代表团,来中国和中国朋友们接触。我们来了以后,学习了很多东西。我们知道帝国主义想尽一切办法孤立中国,中国是一个大国,伟大的中国人民是孤立不了的。我们把中国的胜利看成是我们自己的胜利,我们要加强同中国友好的甚至兄弟般的关系。
主席:我们都是友好的国家,有你们帮助我们,我们就不怕了。你们非洲有两亿多人口,至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是反对帝国主义的,我们两国是走在一个方向的。你们都是头一次到中国吗?法廸亚拉:(几内亚总检察长)我已经来过一次,享受过中国好客的接待。
主席:你来过一次了!
法廸亚拉:我是在一九六○年来的,当时我参加了亚非拉法律工作者代表团,我很高兴也很荣幸地访问过中国,当时受到了主席的接见,我还保存着接见时的照片,这张照片是很好的纪念。主席:你是跟总统一起来的吗?
法廸亚拉:我是在总统进行国事访问离开中国几天后参加亚非拉法律工作者代表团来中国访问的,随后我又和韩幽桐同志和她的爱人一起参加了索非亚国际法律工作者会议。一九六○年访问中国,得到了深刻的印象。中国在一九六○年——一九六五年又获得了大跃进。主席:没有大跃进,小小的进步。
法廸亚拉:还是大跃进。
主席:(分别问贡代·塞杜和法迪亚拉)你先到,还是你先到的呢?
法廸亚拉:贡代·塞杜部长先到。上一次,我访问中同呆一个月,准备十三号去索非亚。这一次,我计划在中国呆一个月,准备十三号去外地参观,增加对中国的了解。
主席:到处走走好。
法迪亚拉:谢谢,我已经跟我的朋友们说过,非常感谢中国人民,中国政府和主席的邀请。
主席:邀请你们,只要你们愿意来看,我们都邀请。不过你们要注意,中国的经验不都是好的,有一部分是好的,有一部分是坏的。
法廸亚拉:主席很谦虚。
主席:不是谦虚,这是实际问题。世界上没有哪一块地方,哪一个国家只有优点没有缺点。没有哪一个人不犯点错误,也许只有上帝不犯错误,因为我们都没有看见过他。我们的工作,无论哪一项工作,都正在改造过程中,教育工作也是如此。我们过去自己没有大学教授、中学教员、小学教员,我们把国民党留下来的人统统收下来,逐步加以改造。有一部分人改好了,另一部分人还是照他们的老样子。你叫改造,他们不听你的。法院、检察工作也是一样,到现在还没有颁布民法、刑法、诉讼法。(主席问韩幽桐同志:“现在搞了没有?”韩回答:“正在搞”。)大概还要十五年。
法廸亚拉:在我看来,规定不重要,重要的是精神,有了精神,办法就有了。规定不过是把已经做过的工作明确下来,规定是次要的。
主席:你这个讲得对。现在正在做些工作,譬如改造反革命分子,改造刑事犯,我们有几十年的经验,不只十五年,过去根据地也有些经验。
法廸亚拉:在这一方面,一九六○年我和中国检察长、政法学会会长谈过这个问题,中国重视战犯的改造问题。我们几内亚也有同样的情况。把战犯改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需要动员人民,把司法机关和人民结合起来,我们两国的问题是相同的,当然其结果是你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而我们现在还在试验阶段。你们无论在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例如你们把最后一个皇帝改造成为公民,使他为人民的事业而工作。主席先生,你信任人民,认为改造人是可能的,这一点是完全正确的。我们两国的社会条件有所不同,但是目的是一致的。
主席:(面向贡代·塞杜)你是搞教育的。犯了罪的人也要教育。动物也可以教育嘛!牛可以教育它耕田,马可以教育它耕田、打仗,为什么人不可以教育他有所进步呢?问题是方针和政策的问题,还有方法问题。采取教育的政策,还是采取丢了不要的政策;采取帮助他们的方法,还是采取镇压他们的方法。采取镇压、压迫的方法,他们宁可死。你如果采取帮助他们的方法,慢慢来,不性急,一年、两年、十年、八年,绝大多数的人是可以进步的。
贡代·塞杜:非常正确。
主席:要相信这一点,如果有些人不相信,可以试点。(主席对韩幽桐同志说:“将来把这些写进法典里去,民法、刑法都要这样写。”)要把犯罪的人当作人,对他们有点希望,对他有所帮助,当然也要有所批评。譬如劳改工厂、劳改农场就不能以生产为第一,就要以政治改造为第一。要做人的工作,要在政治上启发人的觉悟,发挥他的积极性,劳改工厂、劳改农场就会办得更好。不仅犯人自己能够自给,而且还能给家里寄点钱。现在我们的劳改工作还有缺点,主要是我们的管理干部不太强,有些地方的方针不对。
法廸亚拉:我看他们还是很强的。这个工作不是立竿见影的,已经取得的成就使人充满着希望。因为改变一个机构比较容易,要改造人们的思想比较困难。
主席:这个问题不决定于罪犯,而决定于我们。我们有些干部不懂得要把改造人放在第一位,不要把劳动和生产放在第一位。不要赚犯人的钱。
法迪亚拉:这点同意。在我们那里有同样的问题,做一件事首先要教育干部才能收到效果。
主席:办教育也要看干部,一个学校办得好不好,要看学校的校长和党委究竟是怎么样,他们的政治水平如何来决定。
贡代·塞杜:这很正确。
主席:学校的校长、教员是为学生服务的,不是学生为校长、教员服务的。我们的法院工作、检察工作是为犯人服务的,不是要犯人为我们老爷服务的。
贡代·塞社:这是正确的,我们很同意。
主席:整个来说,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给我们饭吃,吃了饭不为人民服务,干什么?
学制要缩短。课程设置要精简。教材要彻底改革,有的首先删繁就简。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也就是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的斗争。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一九六六年八月八日)
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改革旧的教学方针和方法,是这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
在这场文化大革命中,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一九六六年八月八日 )。
进行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要依靠学校中广大革命的学生,革命的教员,革命的工人,要依靠他们中间的积极分子,即决心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无产阶级革命派。
转摘自一九六七年十 一月三日 《人民日报》
实现无产阶级教育革命,必须有工人阶级领导,必须有工人群众参加,配合解放军战士,同学校的学生、教员、工人中决心把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进行到底的积极分子实行革命的三结合。工人宣传队要在学校中长期留下去,参加学校中全部斗、批、改任务,并且永远领导学校。在农村,则应由工人阶级的最可靠的同盟者一一贫下中农管理学校。
转摘自一九六八年八月二十六日《人民日报》
如工人条件成熟,所有军事院校均应派工人随同军管人员进去。打破知识分子独霸的一统天下。
对《关于工人进军事院校及尚未联合起来的军事院校实行军管的通知》的批示(一九六八年九月二日)
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
转摘自一九六八年七月二十二日《人民日报》
附:周恩来在全国半工半读师生代表会议上的讲话
1966.10.27
应该说以学为主的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当然是毛主席的思想。毛主席的思想,不仅见诸语录中,很早在毛主席的幼年和青年时,他就曾赞成过勤工俭学,这是“五四”以前青年的理想,当时只是一种想法。当时的资产阶级教育家(所谓教育家、实际以教育为名,进行升官发财的),“五四”以后有的提倡勤工俭学,像河北省的李石曾,这人是国民党,早年是无政府党,双料。是大封建官僚出身的,河北省高阳,出布的地方。他们提倡的勤工俭学,又勤工又劳动。取得他们的一代,提倡“民主”、“民生”沽名钓誉,为了升官发财。他们培养认为能为他们阶级服务的去勤工俭学。但也确有一部分贫困的青年上不起学,想到外国学习知识,那时是“五四”以后,十月革命以后。有的去莫斯科去了。有的到欧洲,到法国。那时抗战刚完,革命运动在那里正在发展。
毛主席虽没有出国,但他提倡过勤工俭学。毛主席在青年时,提倡勤工俭学,主张帮助贫苦青年出国,到社会主义国家,到东欧国家学习。另一部分人到法国。但这仅是理想,真正到法国劳动就不可能念书了。业余时间顶多学点法文,看点革命书籍就了不起了。资产阶级剥削,劳动累的很。当时我在法国,是受主席勤工俭学号召的影响,我也是出去的一个。那时有的办一个大学,找一部分他们认为的好学生,合乎资产阶级口味,能为他们服务的人。有革命思想的人他们不接受。如革命烈士蔡和森同志和现在的陈毅同志,那时已是共产党员,怕这些学生,就赶回来了。在资本主义社会,真正又劳动,又学习很困难,仅仅是理想。劳动,不会有很多学习。当然那时还是传播了一些革命思潮,加入了共产党,回国参加革命运动,资本主义不可能实现,只有到了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我们要提倡这个理想。
在新社会怎样教育青年?教育青年的方针问题,把青年人教育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毛主席 1957 年提出了。大家看语录 142 页第一段,毛主席说:“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不一清二楚了吗!我们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把受教育的青年,一切受教育的人培养成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当然,以德育为先,政治为首,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培养的是劳动者,这是讲的一清二楚的,这是 1957 年讲的,假如社会主义训练的知识分子脱离劳动,社会主义觉悟很低的,训练有资产阶级思想的青年,他们不是要造我们的反!不是要造革命的反!向资本主义走,出修正主义。这当然不是我们的教育方针。必须是主席的方针,才能把每一个青年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就是我们的教育方针。
这样一个方针,本来应该大张旗鼓的宣传。可反党分子陆定一他也是根据党决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这句话当然没错。但这两句话还不够,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他训练出来的学生,还训练成他那个知识分子,不过就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就是了。他可仍然在思想上不是社会主义觉悟,仍然是带着资产阶级世界观。陆定一的思想,先学封建阶级文化,再学资本主义文化,最后再学无产阶级文化。封建主义底子打好了,才学社会主义,这是反动的,现在清楚了,揭出来了。为无产阶级服务,还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没有错。但学校仍是学习,上课。不是半工半读,不是半农半读。一年至多劳动一次,这在教改初期可以这样,尤其是青年人、儿童时代,当然劳动就要少一些。但这不完全。比以前好一些,增加了劳动锻炼。但正是短期劳动锻炼,然后出了学校门,仍然不熟悉他们本行的生产劳动。你们有没有石油半工半读学校?大庆来了没有?(下面答:没有)以石油学院这个例子说,最清楚不过。石油学院毕业六年参加劳动没有?照规定大学生每年一至一个半月的劳动。从六一年以后,每年也搞一个多月的劳动。或在农忙、或秋播、秋种去种庄稼。可是毕业后,到大庆仍然要去实习,真正到现场劳动。学习六年尽管与生户劳动相结合,但结合的不好。毕业后还要实习,耽误了青年这么长时间,这是工科。文科、理科,特别是文科,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文化学了满脑子,最后学点社会主义文化,过去也的确不强。不像现在这样大张旗鼓的搞。后进大学文科,社会主义觉悟还可能高一点。进了大学,读了多少年的古典文学以后,脑子更笨了。像毛主席说的,脑子更呆板了,框框更多了,对现在这样的文化大革命更看不惯了,课堂里装进那么多古典文学,封建资产阶级思想根深蒂固。所以光这两句话,不把主席刚才这个方针拿出来,就不完全,常会走样子。但是这段话过去摆在不重要的地方是陆定一。现在大家都责备教育部,贴了不少大字报,其实根是陆定一抓的,他抓教育抓的不紧,我这个总理管不了。教育的事情他直接抓。今年才发现根子在陆定一身上。主席这段话是总结了多年的经验。修正主义就是从小学到大学,使青年知识分子化,更加脱离劳动,脑子里更容易装修正主义思想,所以主席五七年讲的话,是有针对性的。这一次把陆定一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分子揭出以后,我们才提出,现有大学、中学,你们出来首先做个劳动者,改变过去技工学校毕业才能劳动的现象。中专大学毕业以后,或在工厂做技术员,或在学校做教职员,或在机关做工作人员。毕业的直接做生产劳动的没有。
毛主席五七年说了这段话,我们五八年就开始在江西办了共产主义劳动大学。那时江西省委、省人委办了。这是半农半读的典型。主要是农,还有林业、牧业、渔业。开始,还要国家投资,但逐步做到有些地方能生产自给。学生本身的、学校教职员的仪器以及一些工具,还是国家供给。五八年我们正在庐山开会,主席写了一封信,庆祝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这封信主席想改一改,压下来没发,但学校知道了主席提倡。江西这学校很大,有总校、分校五百多人了。当然这个典型还要逐步改进。既是半农半读,也是中等、高等结合在一起。时间短,学了以后,回到农村参加生产,有的到农村参加生产,有的到农村担任工作,尽量不脱离生产。毛主席的思想,青年的理想开始实现。主席那封信要求在全国推广,也是前中宣部陆定一压了。今年批判他了,他拼命跑到江西去蹲点,看看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完全是装样子。
今年主席又提出两段话。有一段是对解放军说的,一段是对学校说的。解放军报发表了,人民日报也转载了。毛主席说:“工人以工为主,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也要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也要批判资产阶级。”那么,很清楚,工厂工人,生产者也要学军事,如搞民兵、军事训练。学政治、政治挂帅、学毛著、读语录,群众掌握毛泽东思想,变精神力量为物质力量。学文化,业余学文化知识,青年时间多点,中老年有家的,时间少一点,总要学文化。也要搞社会主义教育,即四清,也要批判资产阶级,搞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搞思想革命,这是社会主义教育更深入的阶段。
毛主席说:“公社农民以农为主(包括林、牧、副、渔),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在有条件的时候,也要由集体办些小工厂,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就是说,大队、生产队,有条件。可办集体的小工厂。如:加工企业,如公社积累增加了,自己也可搞拖拉机、其他小企业,也可以几个社办联合的,其他小企业、加工企业较多。批到资产阶级,也搞文化大革命,搞四清、工厂、农村还在继续搞四清,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斗争,现阶段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也是阶级斗争,以意识形态的阶级斗争、两条道路的斗争为钢。
下边说到学生。“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兼学别的科目的意思。“不但学文”,学化,“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也要学工:搞工业劳动。学农:农业劳动。学军:军事训练。也要批判资产阶级,搞文化大革命。现在大中学校放假闹革命。现在中心是搞文化大革命是工作的重点。
“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不要那么多年了。如大学, 5 年、 6 年,根本不需要。有的 2 年, 3 年, 2 年半, 3 年半。斗、批、改要解决这个问题,通过革命解决。最难的专业, 4 年,如医科。现在还不定论,批改后再定,请示主席。不仅大学要缩短,中学、小学也要缩短。现在小学 6 年,中学 6 年,大学 6 年, 7 步进学校, 25 岁以后毕业,再实习一年,起码 26 岁参加劳动,有的近 30 岁才行。青年时代完全消磨在学校。过去,抗日战争到延安、到解放区学校学习,有些知识分子就是“三门”:离家门进校门。抗战八年全是念书,在延安陕工、抗大、党校、马列学院,八年都在学校。以后由学校门进机关门。解放了,仍在机关里。也许参加点农业劳动,如延安生产运动,种点地,搞点粮食,但是临时的,不是搞真正的劳动,过了,就丢掉了,真正的就是从家门到校门到机关门,知识分子解放到现在 17 年了,在延安 8 年,共计 25 年,在延安时 15 岁的青年,现在也 40 岁以上了,还是知识分子。可以写出马列主义理论文章,真正到阶级斗争场合就动摇了。这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学校也好,在机关也好,有些过去写文章不错的,这次也犯了错误,有的犯了很严重的错误,有的成了反党分子,严重的,最厉害的。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和实际阶级斗争结合在一起。 25 年的生活,始终是知识分子生活。不学别的,不搞别的,不经劳动锻炼(军事、政治都是阶级斗争),学工、学农,没有这两个锻炼和科学实验的考验,就是从家门到校门到机关门,尽管参加革命二三十年,仍可犯修正主义的错误,仍可以接受修正主义思想,有这样的危险。
主席说,现在是无产阶级专政时代,不是在延安、国民党统治时代,我们当家做主了,要全盘考虑,从小学就要改革,究竟小学五年一贯好不好?中学也是五年,或分成一半一半,三年与小学五年,这八年算一半,其他 3 年进专业。都在研究。
“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按现在这个教育方法搞下去,读书时间越长,就越脱离实际、脱离阶级斗争。有的劳动家庭出身,原来劳动观点较强,上学后,反而淡薄了。
“资产阶般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尽管一个学校里,老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多,但他们的主导思想是资产阶级的。学校的教育方针受到影响,他教出的学生跟他一样,虽然是社会主义学校教育出来的青年。可世界观跟老教授一样,跟老教师一学,资产阶级世界观更加发展起来了。这些人再办教育,还不是照本宣科?老样子?这根本不行。主席这段话讲到军队,又联系到工人、农民、学生,下边讲商业、机关,有条件的也这么做。这是今年的想法,可只看出主席的思想,逐步提高,逐步具体化,所以单是一个半工半读,不能把主席教育思想全貌说完全。还是要拿五七年讲的教育方针及刚才念的那一段。应该是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所以改组中宣部以后,首先宣布教育方针,宣布:大学毕业了,你要听从国家分配的话,让你到那个战线都要去,不能毕业后,不参加体力劳动,而可能更多的人去参加体力劳动。这样才能把青年培养成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才能培养无产阶级的知识分子。
主席这个方针,五七年说的话,结合起来,是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的方针。再前进,是共产主义,是为共产主义准备条件,使三个差别,加上各行各业差别逐步缩小,三个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体脑差别,此外还有各行各业差别,都要逐步缩小,以便将来逐步走向共产主义社会。贯彻教育方针,学制要彻底改革。改革有待于你们。学校要作彻底的改革,学校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重点,十六条已写上了,文化教育、党政机关是文化大革命的重点。
全国学校,都能以学为主,兼学其他就好了。主席这个方针,要求每人都是劳动者,出校后就成为劳动者,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学校要学文、学政治、学毛著、学语录。政治、文化有了,社会主义觉悟高了。具备了劳动本色,出校将来就是一个很坚强的劳动者。
我先念语录:“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友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功者。”第二段:“对于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学校的教育,应确立的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异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
毛主席教导我们:“学生也是这亲,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周恩来在半工半读学校革命师生向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猛烈开火大会上的讲话
周恩来
1966.10.31
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讲了。(周总理让大家打开《毛主席语录》第一四二页,然后领着大家一起念道,毛主席说:“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个方针,毛主席讲的一清二楚,毫不含糊,我们的青少年教育,不论哪种学校,教育方针都是一样,要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我们要把我们的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因为我们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无产阶级化的,最后要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而不是培养没有阶级觉悟的,不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那是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教育方针,而不是无产阶级教育方针。
半工半读,毛主席早就提倡,毛主席在青年时期就提倡。但在反动的旧中国,这一理想不能实现,只有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才能实现。所以当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实行半工半读时,毛主席很高兴,一九五九年写了一封庆贺他们的信,但还没有发表。因为江西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有些问题,但基本上方向是对的。这样的学校在全国还有不少,但受到陆定一错误路线的影响,即使在半工半读学校里,毛主席的方针也受到影响。今年五月间毛主席给林彪同志写了封信,《人民日报》发表了一段,谈到无论那种学校,都要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搞文化大革命。军队要以军事训练为主,学一点工,学一点农,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在工矿方面、生产大队方面,也是如此。生产劳动都要学习,逐步打破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界限,把这些差别逐步缩小;同时也打破了文武界限,亦文亦武,全民皆兵。这是主席今年五月提出的更加完备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防止修正主义,防止三大差别,加上文武四大差别,要逐步缩小这四个差别,也就是使我们青少年在受教育时就挖修正主义根子,防止资产阶级复辟,保证我们国家永不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