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民国大总统陵园有感

火烧 2011-10-11 00:00:00 网友时评 1034
武汉将黎元洪墓扩建为民国大总统陵园,引发关于历史定位与文化保护的讨论,涉及修缮争议、陵园扩建及文化意义。
据武汉晨报载∶位于武昌卓刀泉土公山南坡现今湖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内的黎元洪墓,始建于1935年,“文革”期间曾遭破坏,先后于1981年、1984年、2000年三次重修。今年又对整个墓园进行了维护,将墓园扩大到12亩,进行了景观设计,扩充为民国大总统陵园,整座墓园由寝陵、照壁、黎公亭、休息长廊、墓园广场等构成。

楚天都市报以《华中师范大学内黎元洪墓变为民国大总统陵园》为题图文并茂介绍∶
时光飞逝,2011年辛亥革命百年到来之际,黎元洪墓迎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修缮。武汉市斥资近3000万元,将原来孤立于山坡上的墓冢扩建为一个陵园,修缮期间,拆除了园区内4栋老建筑(总建筑面积3870平方米)。

两张报纸,一说在“湖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内”,一说在“华中师范大学内”,究竟是同一处所在∶卓刀泉土公山南坡。只是国民党政府修的一个黎元洪墓,忽然由共产党政府斥巨资将之华丽转身为民国大总统陵园,这当中有何玄机呢?

黎元洪墓是一个文物保护单位,政府依法进行维护修缮,应循修旧复旧原则。国民党政府据孙中山历史功绩,在南京为孙中山建中山陵;国民党政府据黎元洪历史功绩,在武昌为黎元洪建黎元洪墓。说来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历史了,这里面既有历史对辛亥人物的考量,也有历史对辛亥人物的定位,我们要尊重历史,以史为鉴,而不是去人为地刻意地改变历史的原貌。如今新矗立的民国大总统陵园竟与原有的中山陵同在长江边上双陵争锋,真不知是什么意思呢。

古时规制,士民百姓之墓称坟,王侯之墓称冢,皇帝之墓称陵,圣人之墓称林。孙中山先生葬于中山陵,因他是人民群众公认的民国国父。如今武汉市政府斥巨资将黎元洪墓华丽转身为民国大总统陵园,不知武汉市人民有何感受?不知武汉市政府首脑们是不是不认孙中山为民国国父,反以黎元洪为国父了呢?

楚天都市报又载∶陵园位于华中师大校内,周边是一些学生宿舍,不时有三三两两的学生从陵园路过。一位大三女生告诉记者,陵园修好之后环境好了很多,让人赏心悦目。她们每天都要经过这里,经常可见一些同学在这里读书,一些爹爹婆婆来此晨练,还可见到前来缅怀的游客。

如今地价日贵拆迁成风之时,“修缮期间,拆除了园区内4栋老建筑”,拆的是校舍么。偌大陵园而与大学生宿舍为邻,记者何不深入采访一下问问女生们,晚上十二点过后一个人经过这里,是否依然“让人赏心悦目”呢?睡下床后有没有发恶梦呢?……

民国当过总统的有八人,如果另外六个的家乡的政府也来效仿,一窝蜂大建陵园,那又是别有一番景致了。袁世凯怕是一人要独占二陵,一为民国大总统陵园,一为洪宪大皇帝陵。至于汪精卫的陵,怕是要悄悄悄悄地弄吧。当地的政府,办法多的是,什么纪念辛亥,什么旅游制高点,什么GDP……哈哈,据说这就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皇陵复兴篇了,而正儿八经的末代皇帝魂归何处,有关方面又要斥资多少呢,且听下回分解。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