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能叫“革命”吗?
·武彩石
辛亥革命100周年,两岸分祭,胡总言“解放”,马总言“戡乱”。无产阶级革命群众武彩石窃以为:“辛亥革命”叫“革命”,很值得商榷。
100年前,清王朝分崩离析,行将就木,偏远的四川一场不大不小的商务纠纷,引起了遥远的武汉一场兵变,而兵变的紧急关头兵变推举的首领竟吓得钻进床底。当远在国外的孙中山收到国内兵变电报时,他只是把此事当成了以往多次发生的士兵闹事,未予重视。既无策划,也无组织的一个自发事件,能叫“革命”吗?
“辛亥革命”与其说是“革命”,倒不如说是清王朝油尽灯枯的自行解散。它和法国大革命之于人类,光荣革命之于英国,意义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如果非要给它打上革命的标签,那么公元前256年秦灭周朝、公元1453年奥斯曼军队灭东罗马帝国,也要算是革命,才公平合理。
孙中山临终之际讲“革命尚未成功”,后来蒋介石也重复“革命尚未成功”。鲁迅的小说《风波》等作品都是写它的不成功,是因为没有发动群众,对底层群众毫无影响。
孙中山主要依靠留学生、新军、会党、各地黑社会组织起事,所以“革命”有很大的缺陷和局限性。
无论革命,还是改革,衡量它是不是真正的革命、真正的改革,就要看它能不能打击、清除社会结构中的利益集团。“辛亥革命”不能叫做“革命”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在于它没有指向当时危害中国的利益集团,它指向了清廷,但清廷实际上已是个空壳了。当时中国有三个危害广大民众的利益集团:一个是帝国主义,一个是军阀,一个是地方上的豪强恶霸。衡量“辛亥革命”是不是“革命”,就要看它是不是将矛头指向了帝国主义、军阀、土豪劣绅,它都没有,所以它不是革命,它失败了。
今天,大陆这么大规模、高规格地纪念辛亥革命,武汉花费100亿修建了类似凯旋门一样宏伟的纪念墙,仿佛想做未来的首都,这很不妥当。特别是国庆社论跳过了毛泽东,只纪念孙中山,这是个严重的问题。
目前在国际左翼运动风生水起之时,在中国再一次沦为帝国主义经济殖民地之时,在广大劳苦大众水深火热之时,在重庆模式和广东模式分歧公开化之时,在美国左翼占领华尔街三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高调宣传辛亥革命,难免让人怀疑这是一场内外勾结的对社会主义的拆台行为。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剥削社会一定走向灭亡,社会主义事业一定胜利。以前资本主义是生产过剩的危机,现在是透支危机,透支如毒瘾,透支必然再透支,使负债越来越大,直到爆炸为止,直到爆发新的社会主义革命。而现在正好世界上新的社会主义革命又开始了:大众民主革命、智利革命、华尔街革命……
45年前,为中华民族千秋万代计,毛主席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将矛头对准腐化变质的官僚特权阶层。可惜由于经验不足、由于心慈手软、更由于特权阶层的盘根错节势力强大,文化大革命失败了,他老人家临逝之前已感知文革会受到清算并预言“血雨腥风”。
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就是学习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学习他无与伦比的革命坚定性,那种愈挫愈奋,一息尚存永不罢休的斗争精神。以此继承毛主席遗志,将他老人家的未竟之事——就是人类最壮丽的解放事业——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进行到底!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