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跑了不是关键,关键的是为什么要跑
近日看到《李嘉诚跑了,香港另四大家族去哪儿了?》一文,该文据长和实业发言人回应称,李嘉诚并未撤资,有买有卖是正常商业行为。作为香港首富的李嘉诚,多年来投资内地,被奉为“财神爷”,也羸得了较好的口碑。但日前,李嘉诚变身“李跑跑”引来了争议,“李嘉诚是不是撤资”或“该不该跑路”。其实,李嘉诚跑不跑都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的是为什么要跑。
李嘉诚首先是商人,商人就是以逐利为根本,他投资内地也是一样。李嘉诚跑了,如果不是其内部出了状况,那就是外部的投资环境有了问题,讲得露骨一点,就是赚不到钱了,或者说甚至要赔钱了,不得以跑路了。自私有化改革和对外开放以来,外资来中国投资的不少,卷款跑路的也不少。如果说靠他国的人靠不住,可靠本国的人又何以靠得住呢?当由美国华尔街引爆的经济危机波及到中国的时候,卷款跑路的老板不也是不少吗?为了维稳,连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的法律底线都可以退守,岂不给至高无上的法律扇了一把掌?在中国经济被称为“到了崩溃边缘”的时刻,经济改革准确地讲是私有化改革,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全新的景象。市场繁荣了,物价也繁荣了,货币的面额增加了,人们的收入也增加了。在发达国家的人们因经济紧缩而开始节衣缩食的时候,就是中国阔佬不差钱,在世界经济低迷萎缩之际,中国经济这边独好,中国经济就从来没有出问题,即使有问题,用一句常听到的话讲,就是“改革还不够深入”的问题。当今中国经济怎么样,觉得很有诗意,看中国股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多少股民被深套,敢问嘉诚留与跑?但不论是从法律的角度还是从道德的角度下结论,都是不靠谱!
李嘉诚不是中国经济的救世主,他再富也撼动不了中国经济的走向。作为香港人,但也是中国人,如果说中国经济当下出了问题,只能说,他留下是本分,跑路是权利。私有化改革之初其中的一个理由是,政府要甩下“包袱”,轻装上阵。今天的现实终于让我们看清了一个本质,就是当年改革的精英们放下的是社会职能和义务的“包袱”,轻装上的是为资本掠夺圈钱的阵地。既然可以这样,李嘉诚何以不能甩下经济的“包袱”而轻装跑路呢?同样,又怎么能指望中国国内的民营企业主和私营老板也不甩“包袱”跑路呢?从这一个方面证明了这样的道理:私营的不等于是国家的,在华的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不等于就是中国的,它们随时都可能会“跑路”的。中国的阿Q不仅复活了,而且还成了精英,他们有这样一种认识:在中国生产的就是“中国制造”,可惜的是在中国生产的“苹果”产品却贴不上“中国制造”的标签。最近,中美合作高铁项目在美国奠基,不知将来在美国下线的高铁设备会不会贴上“中国制造”的标签,也不知如果贴上了“美国制造”的标签,中国的阿Q精英会是怎样的感想!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国有企业一旦变卖了将意味着国家对他们永远地失去了。
最近,“混合所有制”的概念又被改革精英、改革砖家发明了出来,是要把怎样的所有制形式混合起来呢?说穿了,所谓的“混合所有制”就是公有制与私有制的混合。这种“混合所有制”难道此前就没有混合过吗?当年把国企转制的时候,不也出现过个人承包、集体承包、个人入股、集体参股、社会集资、部门合资、中外合资……等等此类难道还混合得不够吗?结果怎样,把国企都给糟蹋了。看当年作为国家经济支柱产业的纺织行业的结局,就是精英们“混合所有制”的镜子和明天。所以,以其说是“混”,其实就是“浑”!今天的国有企业难道就没有“混”进点什么吗?现存的国企几乎都是股份制企业,这些股份百分之百是国有的吗?如果真是国有的,那些买了国有上市公司股票的股民真的成了冤大头了,他们被圈走的钱真得是在“流道德的血”。近日在国企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中铁建总公司董事长孟凤朝问李克强总理:“总理,我们现在一个项目要交多少保证金,我给您念念。有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信用保证金、质量保证金、安全保证金、入市保证金、考核保证金、文明施工保证金、审计预留保证金、复垦保证金、施工进度保证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确实承受不起啊!”真是奇葩了,要交那么多的保证金,如果上述内容国企都有可能保证不了的,怎么让私营企业能保证呢?所以,问怎样的问题,还得先问问国企流了多少道德的血,这样的国企还是不是根正苗红的真正国企!“混合所有制”只能是让上述内容更加的“浑”,最终就成为“混帐所有制”,它将是社会主义国企走的不归路。真正的国有企业,不需要“保证金”,因为它不仅承担着社会职能,还体现着国家的意志!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