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赵本山的小品《同桌的你》
评析赵本山的小品《同桌的你》
近两年来,因为觉得春节联欢晚会过于无聊,我已经几乎不看春晚了。但前几天从网上看到网民对于赵本山小品《同桌的你》批评很多,我不禁感到好奇,就认认认真真地把《同桌的你》看了一遍。看的过程中,我也的确笑了两次。但看完之后,仔细回味一下,却感到《同桌的你》很无聊、很低俗、很弱智,令我想起几十年前寂静的教室里有人突然放了一个又响又细又长的屁的情形。
那是在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全班60多名学生在上自习课,整个教室里寂静无声,这时突然从教室的后面传来一声又响、又细、又长的放屁声,接着臭味随着屁声弥漫开来,屁声刚落,整个教室里哄堂大笑,有的把眼泪都笑出来了。同学们一边笑一边回头寻找放屁的是哪一个,连一贯极为严肃的班主任老师也大笑起来。下课后,同学们还津津有味地议论到底是哪位同学给大家表演了一出如此令人开心的“娱乐活动”,但笑过、议论过之后,大家也没有任何有益的收获和感悟,看完小品《同桌的你》也让我产生类似的感受。
当然,我并不否认赵本山以前有不少小品的确非常优秀,但是《同桌的你》却极为遭糕。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认真分析一下小品《同桌的你》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一,故事情节严重胡编乱造,完全脱离了现实生活,没有任何逻辑可言。在现实生活中有充满善意地拿着情书去找老同学并当着同学老公的面理直气壮地大声念的人吗?没有,全世界也没有!即使是大脑缺氧或严重进水的人也干不出来这样的事。但《同桌的你》就能如此低级地愚弄着观众的智商。
其二、人物故意装傻卖呆以勾引笑声。如小沈阳叫门时问:“老头在家吗”、“家有老头吗”、“你猜”,及叫开门时小沈阳说:“我爹写的匿名信”,再如余则成说:“我这‘成’是‘败事有余’的成,是‘成事不足’的败”,还有小沈阳念情书时故意拿腔捏调、挤眉弄眼、插科打诨的令人恶心的神态等等。
其三、人物故意互相谩骂以迎合观众的低级兴趣。如小沈阳指着余则成对桂琴说:“我是他爹,他是我儿子”,小沈阳念信将小琴念为“小爹”,以及余则成叫赵本山为“大爷”等等。
其四、从头到尾充满着“性诱导”、“性暗示”,以刺激观众对男女之间那点性事产生无限丰富的联想。如:“路过一片小树林,此处略去27个字”,“路过一片苞米地的时候,此处略去78个字”,“宾馆302房开房卡”,“别管我叫大爷,叫叔吧,你爹下手比我早”等等。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同桌的你》胡编乱造,除了靠低级无聊、装傻卖呆、互相谩骂及性诱导来充当笑料外,没有任何艺术魅力,没有任何文化内涵,也找不出任何积极向上、能起到正面教育引导作用的东西。如果这个小品放在洗浴中心这样的场合进行演出的话,本无可厚非。而央视竟然拿到每年一次的海内外华人比较关注的春晚上进行演出,一方面诱导男女观众(不论老少也不论是否成年)去小树林、去苞米地、去宾馆开房去做……(我在这里也照猫画虎,此处省略78个字),另一方面又以“愚乐”为手段对观众的智商进行大肆摧残;央视举办春晚到底意欲何为?中宣部大张旗鼓地反“低俗“、搞文化建设,央视春晚则喜气洋洋地深化”低俗“、搞智商摧残,而这两个部门竟然还在同一个政府领导之下。可见,中国的事情有多难办!
当然,话又说回来,假如央视春晚根本不需要有对观众进行正面引导及促进文化建设的功能,只需要追求所谓的“纯笑声”的话,我们小百姓也无不同意见。但是,央视不能挥霍老百姓的血汗钱去邀来所谓的明星大腕来愚乐我们,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能给我们带来“纯笑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比如赤身裸体、蓬头垢面、在光天化日之下一本正经地走正步的精神病人,嗓门又高又大用词不断翻新直骂到对方祖宗八代的相互对骂的泼妇等等,直接把这些人请上春晚舞台,当众表演一番,一定会把海内外华人笑得前仰后合。
语文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曾发博文炮轰春晚虚伪无聊,以前我一直认为有点小题大做,现在看来,王社长的说法是完全正确的。
据最新报道,《同桌的你》仍极有可能被评为今年语言类节目第一名。在下认为,这个结果如果是央视为了装点门面弄虚作假而搞出来的话,这对国人来说是一件好事;如果是真正的民意的话,那将是非常可怕的,这说明春晚近两年来的摧残国人智商活动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照此发展下去,用不了多少年,在中国能准确地把阿拉伯数字从1写到100的人将会被光荣地选入中科院当院士。
春晚年年都有,今年尤其不同。从小品《同桌的你》来看,春晚已经基本失去了灵魂,几乎成了一具僵尸,相信它的人已越来越少了。那么,明年春晚到底如何,我们跷脚以待。
郝清远律师
2011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