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毛时代是第三世界工业化典范(旧文)

火烧 2011-10-14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指出毛时代是中国工业化的重要阶段,与德国、日本、苏联等后发国家相比,其工业化速度惊人,成为第三世界工业化典范。

转贴]莫里斯.迈斯纳:毛时代是第三世界工业化典范  

2229 次点击  

41 个回复  

0 次转到微评   

华盛顿总统 于 2011/10/13 8:54:14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莫里斯.迈斯纳在他的著作《毛泽东的中国及其身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一书中的第387页,也就是此书的第二十一章《毛泽东时代的遗产》中,对毛的中国与19世纪末期的德国和日本,20世纪的苏维埃俄国的这种工业化速度的对比做出了充分的比较和评述,他认为:无论毛泽东时代的经济发展还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和缺点,它仍然是一个为了现代化的工业化进程奠定了雄厚基础的伟大时代!
    

    事实上,我们首先必须搞清楚一个基本概念,那就是“先发国家”和“后发国家”,欧洲西部的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家,包括当时刚刚在北美洲获得独立的美国在内,这些西方国家早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就已经开始了快速的大规模的工业化进程,早已经成为了在工业化进程方面,遥遥领先除了他们之外的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先发国家”,留下除了他们之外的全世界绝大多数人在“后发国家”中,他们开始时就迟了许久的又因为丧失了“先发优势”而严重先天不足,所以根本就追不上“先发国家”脚步,“后发国家”们中的绝大多数在这一两年之中一直都在进行着缓慢的毫无希望的充满了痛苦与绝望的“蜗牛速度”般的近乎笑话的工业化进程。


    从19世纪中期到现在的150多年里,只有极个别极少见极特殊的几个国家,成为了以震撼的“火箭速度”传造出人间奇闻一般的神迹,迅速的飞快的追赶并且甚至几乎完全追赶上了西欧和美国这些“先发国家”,成为了“奇迹”、“特例”和“意外”!他们中有三个非常典型的代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德国和日本,20世纪前中期的苏维埃俄国,他们都是“后发国家”中的工业化进程中典型的成功了的“后发工业化大国”的范例和模板!而1949年----1976年毛泽东时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他们的工业化进程期间的发展速度相比,是毫不逊色的!



    1880----1914年是德国的工业化时期,德国是由威廉一世皇帝、威廉二世皇帝所统治,由“铁血宰相”俾斯麦和总参谋长毛奇父子协助,其政权是由德国统一之前的普鲁士王国在1871年德国统一之后扩展而成的德意志帝国霍亨索伦王朝。1880----1914年,霍亨索伦王室的德意志帝国在这整个工业化进程中,每10年的平均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是33%!1874----1929年是日本的工业化时期,在这整个工业化进程中,由明治天皇睦仁统治的由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伊藤博文、井上馨等人所协助治理下的“大日本帝国”,其每10年的平均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是43%!


    1928----1958年是苏维埃俄国的工业化时期,在这整个工业化进程中,由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什维利,也就是其化名意思是“钢铁人”的斯大林领导和统治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其每10年的平均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竟然高达令全世界为之侧目、令全人类为之震撼和赞叹的54%!


    而这些已经非常杰出非常优秀的“后发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成功的典型和模板,这些“后发工业化大国”们的惊人数据,如果跟1949年----1976年毛泽东时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相比较的话,竟然也不禁黯然失色相形见绌,1949----1976年间,毛泽东统治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其每10年的平均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竟然是无与伦比的独一无二的令人瞠目结舌的64%!



   几个“后发工业化大国”中,德国1880----1914年每10年的平均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不过是33%。日本1874----1929年不过是43%,苏维埃俄国1928----1958年不过是54%,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竟然达到了64%,这如果不是毛泽东的惊人壮举和伟大成就,那又是什么?

   毛泽东时代这种惊人的工业发展速度,绝对不可能是当时被西方国家主流媒体的记者们所重复撒谎着的,在毛泽东去世以后又被中国的邓小平政府所重复诉说着的什么“蜗牛速度”,而是全世界几百年工业化历史中绝无仅有唯此一份的世界奇迹!


   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人总是喜欢去抱怨,责怪当年毛泽东时代没有能够非常迅速的提高广大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总是在抱怨毛泽东没有能够很快改善人们的吃喝穿戴和日常用度,但是事实上,毛泽东的中国绝对不是唯一一个通过牺牲广大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来实现工业化进程的后发国家,不要说斯大林的苏联与毛泽东的中国极其相似,就算是一个根本不是共产党国家的甚至是强烈的敌视仇视反对并且想要彻底消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后发国家(比如德意志帝国霍亨索伦王朝,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所谓“大日本帝国”),只要这个后发国家想要以惊人的速度迅速的实现工业化,也一样必须要在相当长的时间之内牺牲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通人民的日常消费和吃喝穿戴长时间内都不会有什么明显的改善。


   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德意志帝国霍亨索伦王朝和明治天皇睦仁的日本帝国,情况都与中国的毛泽东时代相似。所谓的“大日本帝国”在整个明治维新时代,尤其是明治维新时代的前期(1874----1895)和中期(1895----1905),其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速度都是极其缓慢的。我们知道,1895年日本在战胜满洲人的清王朝以后,逼迫中国签订耻辱性的战败条约向日本大量赔款,日本还参与了1900年八个帝国主义国家干涉中国内政的著名战争,逼迫中国再次向其大量偿付战败赔款。但是尽管有来自中国的数量和规模如此巨大的战争赔款,但是日本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在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击溃沙皇制的俄罗斯帝国罗曼诺夫王朝之前,跟三十多年前明治维新刚刚开始的1870年左右的生活水平相比较,也没有出现什么明显的改善。




   日本现代著名的历史小说作家司马辽太郎,在其1969年的小说《阪上之云》中曾经多次提及1904年日俄战争全面开战之前日本一般国民的生活水平的情况,在其笔下,1904年的日本民众正在为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尤其是当时占日本全体国民80%以上的广大农民,一年到头不仅几乎每个月吃不上一次肉,甚至连白米饭都吃不上,大部分农民只有年底过节时才能够吃一次肉,一些家境好些的,也不过是每两三月吃一次肉而已!直到1905年日本击溃沙皇俄国,夺取整个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三省南部的统治权之后,日本国民包括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才开始出现明显的已较为迅速的速度改善的迹象!



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哪一个国家,只要他不是欧洲西部国家,不是美国,不是“先发国家”而是一个“后发国家”,而这个“后发国家”还想要进行真正的独立自主的不依赖于“先发国家”的经济扶植的实打实的工业化,那么他在工业化进程中,尤其是工业化进程的前期和早期,在漫长的几十年的时间之内,其人民普遍的物质生活水平都不可能有什么迅速改善,这就是一种必然要经历的阵痛期,无法避免!


   因为这个正在进行工业化进程的国家,其中央政府必定把大部分剩余产品都被用于力图迅速扩大现代工业部门,尤其是与保卫国家不受外来侵略息息相关的重工业部门身上,剩余产品被用于跟一般民众的日常生活水平息息相关的纺织、制衣等轻工业部门的比例都会非常低下,更不要说被用于跟民众吃不吃饱饭直接有关的农业上面了!


   这是痛苦的国家积累时期,人民应该牺牲掉日常消费欲望,节衣缩食以帮助国家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去完成积累,而不是人民应该去大量消费吃喝玩乐的时候!在这样的时期中,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和物质生活水平都很低下,是非常正常和应该被尊重、理解甚至钦佩的,而绝对不是什么反常现象,绝对不是什么经济上的严重错误,绝对不是什么不懂经济,绝对不是什么走了歪路!这才是真正的正路、对路和好路!


    莫里斯·迈斯纳(Maurice Meisner):
是研究中国的最出色的美国学者,他最初是从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奠基人李大钊开始的。历任前威斯康幸大学、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伦敦经济学院客座教授,现已经退休,汉名"马思乐"。是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学研究学者。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