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有尊严的生活——也给领导提建议
怎样才能让人民有尊严的呢?如何来判断有尊严生活的标准?对于有尊严生活我的理解就是符合大众道德,不以欺压为基础,不以缩短寿命为条件,让绝大多数人心情愉快,积极向上的工作生活方式。目前我国有相当一批人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住房难,他们实际上生活在没有尊严的生活状态。可是如何才能让这些人有尊严的生活?是不是加大教育投资,扩大公共医疗开支,增加就业岗位,加大普通住宅建设,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就能够让人民有尊严的生活?你可能说当然是这样,人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活干,有医就,有钱花,就是有尊严的生活。那我要问你:妓女是不是有尊严的生活?她们月收入在万余元以上,什么也不用愁。你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你是站在大众道德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来判断的,但是有人竟然提倡在国内开放色情业,他们认为妓女社会提供服务,不偷,不抢,不污染环境,不反党、反社会、反人类,还可以拉动GDP增长,并且他们已经闷声干了很长一段时间,以致色情业已经在国内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产业。这些情况,我想你比我知道的更多。这就是说立场不同,判断事物的标准不同,得到的结论不同,采取的方法也就必然不同。
那么如何才能让人民生活的有尊严呢?我想须从根本上弄清楚人性的两面性:自私性和无私性。就如同一面镜子的两个面,政府如果将自私性的一面反复擦拭,人的自私性就会大放异彩,无私性则黯然失色。相反,如果政府提倡大公无私,先人后己,先国家,后集体的风尚,并对自私性的一面严格限制,人的无私性的一面就会被唤醒,人人都奉献爱的光和热,社会就会充满温暖的阳光。
从制度层面讲,资本主义制度是在人的自私性的基础上设计的,它利用人的自私性推动社会物质文明。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人的无私性的基础上设计的,它和基督教和佛教一样,要利用人的无私性推动人类进步。中国的社会主义强调人的无私性,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阶段就两个方面都强调,但是实践的结果是自私性大放光彩,无私性几乎销声匿迹。我认为这是导致人民没有尊严生活的根本原因。要让人民有尊严的生活,就要从根本上限制人的自私性,弘扬人的无私性。对于这一点真正的共产党员是赞成的,最广大人民群众是欢迎的,但是权力和金钱是不答应的,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让人民约束权力,让群众免受金钱的盘剥,就如同抽了他们的筋。他们要维护来之不易的好形势,用所谓的制度设计把人的自私性激发到最大程度,这样他们才能有尊严的生活。所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是把少部分人有尊严的生活建立在大多数人没有尊严生活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