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宇太:也谈治国理论

火烧 2009-04-1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8
文章围绕治国理论展开,重点分析邓小平理论整理、三个代表内涵及先进生产力定义,强调理论概念的严谨性与准确性,探讨毛泽东主义在治国理论中的地位。

宇太:也谈治国理论    

 大家好!    

 概念决定判断,判断决定推理。所以,我们在使用理论概念的时候必须十分严谨,对于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绝对清楚、绝对明确,绝对把握。这是我们使用概念的基本原则。那么我们使用概念应该防止什么呢?从内涵方面来说:第一防止偷换概念,第二防止强奸概念,第三防止模糊概念。从外延方面来讲,不能胡乱地组合概念的外延,更不能随意地扩大或缩小概念的外延。我们在使用概念的时候,必须把它所有的内涵和外延全部扫荡,全部弄清楚,才有资格使用这个概念。概念错了,判断就会产生谬误,推理就会产生谬误。这是逻辑学的最基本原理。    

 上次我们谈到了“毛泽东主义”在中国治国理论中的重要地位,那么我们现在就谈一谈“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乃至目前胡总掌控局面以后提出的理论。我先进行简单分析,不对的,欢迎大家,特别是理论家,尤其是官方理论家提出批评。    

 首先,“邓小平理论”,我个人认为需要整理。怎么整理呢?把邓小平所说过的话,重新编排组合一下,凡是具有普遍真理与正确指导性的东西,把它提炼出来,整合成“邓小平理论”。凡是那些临时性的说法,或者模棱两可的说法,我看只当成“说”,不必进入理论的框架之内。“说”与理论,应该把两者区分开来。不能把所有说法,所有的言辞,都放入“邓小平理论”的体系之中。这是不严谨的,也容易造成误会。这是我对《邓小平理论》编辑部的一点简单建议。    

 再一个是江泽民时期的“三个代表”。三个代表最核心的是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个代表实际上是一个延续,是一个中心。因为共产党从建党开始,特别是打出了一个新中国后,就一直坚持这项原则。他们打天下,是为了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他们坐天下,目的也是为了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拥有了“中国社会主义特色”之后,重提这一句,有没有必要呢?有,完全有必要性。    

 再一点,代表“先进生产力”,这个就有点模糊了。什么叫先进生产力?它的确切内涵是什么?它的全部外延是什么?    

 邓小平说过一句话,“科技就是生产力”。科技就是先进生产力吗?那么我们的代表是代表“科技”这方面吗?科技也要分几种情况。比如说数学家,陈景润,吴文俊,他们搞的那些数学研究,没有生产力,代表不了生产力,体现不了生产力,那它算不算“先进生产力”呢?比如说袁隆平,水稻专家,能够大面积地、全球性地提高水稻产量,这是有效的。这无疑是先进生产力,这很好理解。再比如,航天,它也体现不了生产力,体现不了吃,体现不了喝,带不来任何物质财富,那它算不算先进生产力呢?又比如原子弹,核武器,具有大规模杀伤性的生化武器,那也是高科技啊,它能代表先进生产力吗?这是一个方面,从“科技是生产力”这个角度来说。    

 另一个方面,是不是富人就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呢、富人就一定代表先进生产力吗?什么叫先进?有钱就是先进吗?以前我们还说‘穷光荣“呢!可见,这种提法容易使人进入误区。所以说,代表先进生产力,从概念的内涵到概念的外延,都有它的不确定性,甚至是模糊性,很不好遵从,也不好适应。    

 再一点,代表先进的文化。什么是先进文化?它概念的内涵是什么?这也是不清楚的,具有模糊性。什么叫文化?我个人理解,文化就是“人化”。你看“文”字的变形写法,那“一点”就是人的头;那一横,划一弧线,连肩膀带两个手臂都有了;这一撇一捺,连身体带两条腿都有了。很简单嘛,“文”就是人的变形写法,就是人的象形写法,文化就是人化。人的一切外化,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文化”这个概念的内涵也是非常博大的,非常普遍的。当然,细分有“物质文化”,有“精神文化”,有“东方文化”,有“西方文化”,等等。简单举个例子,比如说,服装,它就是一种物质文化。你说什么服装是先进的呢?什么服装是落后的?难道你穿西服革履就是先进的?我们穿中山装就是落后的?我们穿中山装、穿西服革履就是先进的?蒙古人穿蒙古袍,那就是落后的吗?显然这种说法很不好理解。你总不能要求蒙古族,蒙古人骑马、放牧、拿着鞭子,还得穿西服革履,还得穿裙子吧?所以,文化这个东西,简单地用“先进”或“落后”来界定,是带有某些不科学性的。比如早期北大,上课的老师,特别是 蔡元培 先生提倡“包容性”之后,当时给北大上课的教授,有穿西服革履的,有穿中山装的,有穿长袍马褂的,还有人梳辫子的。你说哪一个是先进的?哪一个是是落后的?这真不好界定。“洋务派”,他肯定认为穿西服革履的是最先进的;“国粹派”,他肯定认为穿中山装是最先进的;“保守派”,他肯定认为穿长袍马褂是最先进的;那些“复古派”肯定认为梳一根长辫子是最先进的。在他们心中,自己的穿戴,都是最美丽的打扮。所以笼统地说,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是带有一种模糊性,使人很不好鉴别,也很不好适应。这就是我对“三个代表”的理解。    

 下面再谈谈胡锦涛掌控国家局面以来,所产生的治国理论。我认为胡锦涛掌控局面以来,其治国方针,可以概括为“三个发展”。首先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全面发展”,尔后又提出共建和谐社会,我们可以把它提纯为“和谐发展”,那么最近又提出科学发展观,我们可以把它简化为“科学发展”。也就是说,胡锦涛掌控中国局面以来,他的大政方针、治国理念,就是“三个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    

 那么这“三个发展”应该说是比较明确的理论。这个大政方针,总体原则是明确的,是清晰的。这个概念的外延,人们是容易清楚的,容易理解的。这样遵从起来,落实起来,就相对容易些。但是怎么“全面”?怎么“和谐”?怎么“科学”?那么它的内涵,细腻的内涵,微观意义上的内涵,那就非常复杂了。这就需要全国各地的、不同民族地区的党政干部把它们细化,针对你那个地方,你怎么做到“全面发展”?怎么做到“和谐发展”?怎么做到“科学发展”?这就给各地注入了一些新的动力,提供了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总之,“三个发展”,作为一个治国理论来讲,我觉得还是不错的。    

 还有一条,就是胡总提出来的“八荣”与“八耻”,“八荣八耻”是规范国人的道德行为的。这无疑对国人的道德水平有规范作用,有促进作用。人的素质是决定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国人的素质提高了,特别是道德素质提高了,对于国家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以及科学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当然,提高国民素质这个任务以目前看来还非常艰巨,且任重而道远,但“八荣八耻”,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所以我认为,我国当前的这些治国理念或大政方针,还是现实可行的。当然计划不如变化,令行不如执行,我们还要听下回分解。    

 好,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宇太教授播客《治国理论(目前理论)》整理而成。此系列文章录入者为宇太教授学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