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单仁平:为TPP“排斥中国”叫好的国人该有多极端

火烧 2015-10-08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分析TPP谈判结果引发的国人情绪,指出部分网友将TPP视为中国崛起转折点,呼吁理性看待TPP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强调中国应以平和心态应对。

  美国、日本等12个国家5日宣布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结束,达成基本协议。之后的两天里,中国互联网上热闹非凡,评论如潮。

  TPP很专业,而多数网上公知既搞不明白该协定是怎么回事,也缺少对它实际内容和意义的真实兴趣。他们谈论的更像是自己想象出来的TPP,它的最大价值是帮助他们发泄对国家的不满情绪,用TPP里没有中国来证明这个国家的没落。

  这的确是非常有趣的一幕:中国的一些网络名人以幸灾乐祸的口气谈论TPP“不带中国玩”,公开或是隐晦地宣称,它的签署标志着中国崛起的历史进程终于走到掉头向下的转折点。

  这些人毕竟也是中国人,他们对国家的不满大到了如此的程度,盼着国家不好,把尚且似是而非的事情兴奋地想象成国家的灾难,这无论如何让大多数国人不解。

  当然,网上的议论也有很多是对TPP可能对中国贸易前景造成伤害的忧虑性猜测。但它们隐含了一损俱损的认识出发点,它们的尖锐表达至少不会让人心凉。

  TPP应当说代表了自由贸易的新突破,由于它是新事物,刚刚达成的是原则协议,尚需各国议会批准,具体执行将面临重重考验,所以还有很多不确定的东西。

  TPP受美国主导,它有应对中国崛起的含义:中国或者为适应它提升自己的各项标准,或者被排除在该协定之外。但这种意义不能是公开的,更不能是走极端的,TPP不可能成为美国随意支配的“经济北约”。

  TPP大多数成员国没那么同中国过不去,它们中间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已同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美国自己也要继续扩大同中国的经济合作。TPP无法成为套在中国脖子上的绞索,它更像是与中国竞争贸易机会的一种“鞭策”。

  TPP提出的环保、知识产权等高标准对中国有重要借鉴意义,中国社会应以平和的心态看待来自TPP的压力。对于美国“不想让中国为世界制定贸易规则”的说法,我们可以一笑置之。中国已是世界128个经济体的最大贸易伙伴,我们或许成为不了规则的制定者,但任何规则也都最终绕不开中国,奥巴马关于“规则”反复重申的那句话听上去蛮逗的。

  TPP既不是牢笼,也不是纸老虎,它是中国需要面对的新问题,它部分源自外部,部分存在于我们自身。由于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一直在不停解决问题,眼前这个TPP带来的挑战实在不应把我们吓住。

  有人把TPP翻译成针对中国的“踢屁屁”,无论原创和最初的传播者是出于什么心态,我们倒是觉得国人不妨把它当做一种自嘲来接受。中国不是没问题,被外部踢一下屁股,我们更振作些,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难道不好吗?

  至于有些人按捺不住兴奋,高呼中国崛起“从此完了”,中国“被彻底孤立了”,则是完全另一回事。这些人大概属于意识形态极端分子,他们随时准备看这个国家的笑话,如果没有笑话看,他们就编一个出来,为自己壮胆,找乐子。

  大家一定要注意一个事实,即越南是TPP的签字国。越南“民众”刚刚打砸了外国企业,它对应TPP大多数标准的水平都低于中国。此外TPP还有多个发展中国家,成员国的整体面貌参差不齐,它的复杂性是前期的谈判根本容纳不了的。中国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稳扎稳打,同时坚持对外开放,习人所长,克己所短,我们就决不会在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的位置上像“软柿子”一样被人捏了。(作者是环球时报评论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