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店要垮?
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对台湾的国民党来说比九合一选举更具灾难性。九合一选举时,国民党个个候选人都还在努力拼搏,每个党部都在鼓劲争取胜利,全党也是团结一心求选战能得到好的结果,虽败然过程未败。可综观2016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大选,国民党一开始就没有赢得打算?没人出来应战,大佬们各打算盘,党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没有整合出一个全党支持的选举班子,以至于结果没出,过程已败,不败亦败。这使党再次面临像2000年那样新的重大灾难。所不同的是,那时的台湾上层虽要变天,可下层群众还是蓝天一片。如今呢?李登辉执政十二年,陈水扁执政八年,二十年台湾染绿台独嚣张。最令人不解的是国民党执政八年还自褪蓝色,不仅没有抑制台独,反而处处退让台独,让台独日渐势盛。所谓的泛蓝还早早分裂成两帮人马,始终整合不到一起。国民党倚仗人多势众,不与亲民党团结固天下,反而排挤亲民党,结果出现台湾不是蓝绿之争而是蓝、绿、蓝之争的现象。可反观民进党则是铁板一块,只肯进没有退,最终使台湾蓝天不再啊。这时的国民党面临危机了岂不悲观笼罩、难以挽救?
危机时刻,国民党内居然还冒出一个“一柱想擎天”的。本来是为引玉而出,可后来不得不仓促上阵。国民党最初以为有人上阵即可,即使廖化当先锋何尝必败?奇兵或可制胜也未必可知呀。于是,两个女人的战争被过份渲染。但幻想不可能变为现实,事实胜于雄辩。客观讲,“一柱”实乃一块硬砖而已,本就没有可能胜选,几个月下来,“柱”的大选努力成果渺渺,至今并没有能力把国民党的全部力量凝聚到大选中,也没有能力团结所有蓝营大众为其造势,明摆着是力有不逮强撑门面罢了!明知柱选必败焉能不让其下乎?穷其缘由,盖因“柱”非领袖级人物难当大任也。记得在某种理论中有这样的论述,群众构成阶级,阶级精英们组成政党,政党是由一群领袖领导的。“柱”不可能成功的根源是其非领袖也,不是领袖级人物能带领政党打胜仗吗?答案是明明白白的。
于是,“换柱”成为国民党的一根救命稻草。而这棵稻草也很快就成为国民党内挽救危局的共识。既然那“一柱”乃一块硬砖,这就不是党内谁看上眼或谁看不顺眼的问题了,只是“柱”自己不知就里而已。
从国民党内来论,面临2016大选的抉择,大家都在拼心机,被称为几块“大玉”的尽管都不想出头,可随着选举的败势日益明显,恐崩盘的忧心超过一切。加上大佬们周围食客的拱劲十足,无论让谁出山,“换柱”似乎都在情理之中。而更合情理的是,民进党的政客们风闻国民党要“换柱”反而纷纷出来“挺柱”,上演了一出台湾史上的选举奇观,挺对方的候选人。不奇怪吗?既然民进党肯“挺柱”,蔡英文就不要选了吧?
老人家那句名言还是至理啊:“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民进党的“挺柱”是不是一大失着且不论,民进党挺的人国民党是非弃不可呀!民进党的挺柱实际上是在给国民党打强心剂?面临崩溃的国民党也许会在民进党的“挺柱”声中重新站起来。
不过,那还只是想像。如今国民党随着换柱风波云起,它给人的感觉并不是在力挽狂澜,似乎是在苟延残喘?何也?有三大缺陷。一是前后不一何以取信于台湾蓝营和其它的广大民众?没有信誉,没有民众支持的政党能生存吗?二是党本身的制度制约。因人废事,党内民主何在?鼓吹民主是信奉西方民主政党的精髓,精髓不在,按照西方模式造的党能存否?三是党的历史尚无前例。如此折腾,蓝营支持者们、广大台湾民众不知何去何从,费了几个月的劲,候选人换了?所谓党的威信扫地?一个政党没有威信何以游刃于政坛?
唉,用一句话来说国民党,早知如此,何必当初?难怪国民党要被看衰,也许不是看衰而是正在衰落。这可是全因自己在大敌当前之时不知所措,没有正确的应敌之策,自乱阵脚的必然收获。何况天下那有不散的筵席,即使是百年老党未必能永存啊!
当然,国民党的算盘还是坚持要打下去的。推出朱立伦带职参选,即出马最强人物与民进党竞争,又冀望能保住唯一的大市新北市的地方执政权,朱立伦出马大概是能团结全党一致向前的?
只是大家仍疑问,如是,能改变国民党将要崩溃的态势吗?特别是若“柱”的班子强撑对抗党的决定,国民党就真的难喽!蓝营已经分裂,若国民党再分裂,那就是保送民进党上位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