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今晚报《行乞儿童》一文
2011.3.5.于天津
文章不论词语如何华丽,语句怎样精辟,重要的是其主题思想要明确。要不然不如不写不发,徒费读者时间或混乱思维。而天津今晚报副刊 2011 年 2 月 28 日刊登了一篇作者为侯会写得《行乞儿童》的所谓“肝胆篇”,就是一篇糊涂文章,让人读了啼笑皆非,莫名其妙的。
该文开头说:“近日有人在网络上发起拯救乞讨儿童的活动,首倡者是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于建嵘 先生”。“两天后,我又读到女诗人赵丽华的博文《怎么救小孩儿》,言及一四岁孩童随父母出游失踪,五年后于深圳寻得,“舌头已经被割掉,胳膊被掰断弯到了身后,腿被截断”! 赵 女士还提到另一事例:某网友大年初一步行去弘法寺,沿路不下二三十个身躯变形的儿童在乞讨”。
从这段文字看确实让人产生愤恨而啼,在今天这个特色社会主义里,竟然泛滥如此悲剧。作者紧接着就分析产生这种恶果的根源。他说:“诱拐者之所以要将健康孩子整残,正是要利用善良人对孩子、尤其是残疾孩子的怜悯心,真是天良丧尽!——然而此一现象并非今天才诞生的“新鲜事物”,远在400年前就有”!
这里,作者寻求产生这种恶果的人的心理根源是“利用善良人对孩子、尤其是残疾孩子的怜悯心”,才要“将健康孩子整残”,这就是让人可笑的分析。就是说,这种恶果,是因人们的“怜悯心”而造成。如此说法,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形成的全国自上而下的愈演愈烈的官员贪污受贿和包二奶、毒奶粉等残害民众、诱骗并贩卖妇女、抢劫杀人、高考或中考作弊、医生榨取患者、老师吃喝学生、贩毒吸毒、卖淫嫖娼、偷税漏税、海关走私等等这种现象,都是因为民众的“怜悯心”而造成。我真不知道这位作者是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再接着往下看,说: “然而此一现象并非今天才诞生的“新鲜事物”,远在400年前就有”!看!原来作者仅以400年前的一本《杜骗新书》的书中故事为根据,用了占全篇六分之五的笔墨进行讲述,就把今天这种恶果的更深的社会根源总算找出来了。
我具体推算了一下,400年前,正是明末清初的朝代更新、山河动摇、人心混乱的年代。这确实巧合作者引荐的《杜骗新书》的当时形式,不过作者的用意是在说,我们今天产生的这种社会恶果,是中国的传统了,所以是自然而然不足为奇了。可我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一个老家伙,就是在解放前的国民党社会,我一个三岁就失去父母的穷孩童,到处乱跑,怎么就没有遇到来拐卖我的呢?我也没听说过呀?在进入新社会的毛泽东时代,就更没有过敢拐卖儿童并致残来谋生的哪怕是极少的传闻呀?从1949年解放到现在的62年中,怎么就偏偏在当今这个特别是阶段出现这种层出不穷的恶果呢?怎么作者要说明的那种传统,在新中国诞生后到改革开放前就不传统而没有了呢?
再看作者在最后,从所谓的《杜骗新书》一书中,引出遏制这种恶果的良方是:“一是警告家长要看好自家的孩子,防患于未然。二是提醒官府一定要重视此事,顺藤摸瓜,揪出坏人,为民除害”。哈哈!简直是废话一通。还用你警告?谁家父母还诚心把孩子撵出去不管呢?国家的绝密档案还能被人盗走,何况一个必须行动的活人呢?至于提醒官府“一定要重视此事,顺藤摸瓜,揪出坏人,为民除害”,难道官府这些年就没有重视此事吗?非也!党规和法规已经够细致和明白了,可是我们的官员不是也在参与各种作恶吗?
就这么一篇散布糊涂观念的拙劣文章,作为全国最优秀的报纸《今晚报》也竟然能刊登出来,这不能不说是无独有偶,为社会责任在“杜骗”一种解脱吧!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