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关于我国幼儿教育存在问题及其解决路径的几点思考——由《看上去很美》说开去

火烧 2011-10-2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通过电影《看上去很美》反映我国幼儿教育中制度化、意识形态化等问题,探讨教育理念对儿童个性与创新能力的压制,呼吁教育改革与创新。

 

今年10月发生在西安某小学的“绿领巾”事件引发了国人的热议!这一事件反映的幼儿教育问题其实早已深埋,让人司空见惯了。有一部电影把这一问题刻画得入木三分,那就是《看上去很美》,它讲了一个每个中国人应该都很熟悉的故事,在一个架构中,通过一系列手段,去掉每一个小孩的个性,让每个人都制度化。被制度化了的人又再去制度化其他人。基于幼儿园小朋友集体“暴动”那段有点荒诞可爱的戏剧冲突,影片《看上去很美》,极力描绘了人物内心情感,毫不客气的用童真剖析了被社会所扭曲的人性,用孩子的眼睛透射出成人世界的灰暗角落。片中主角方枪枪是个一直由奶奶带着的近四岁的男孩儿,一下子被爸爸丢进了幼儿园这个集体的环境里。生存的本能使他仔细地观察这一新环境并尽可能迅速地溶入这个新的社会里。慈眉善目的唐老师让他感到亲近,而不苟言笑的李老师则让他感到恐惧。小朋友们一个人一个性格,方枪枪试图接近他们、了解他们,本能地寻找着自己的盟友。他很快就和南燕、北燕两姐妹成了朋友。然而,在这个有着上百个三四岁孩子的幼儿园,幼儿被小红花这一种虚拟的精神诱惑所支配、差谴着,支指着他们按照一种墨守成规的戒律,机械地运行与生活着。一切的自由的理念,都被小红花所规范。得到5朵小红花,即最多的小红花,曾经是方枪枪的最大愿望,为此他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克服了各种各样的个人习性,但在一次次触犯成人制定的游戏规则后,他被那个集体疏离和抛弃,从而走上了更加叛逆之路。看完了整部影片,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内心一直思考着这样的一个问题:方枪枪做错了什么?那么聪明的有个性的他为什么溶不进这个小集体呢?由这一问题出发,把我引入更深对我国当前幼儿教育的反思。我这里所说的幼儿教育,是特指幼儿园或学前班的幼儿教育,不包括家庭幼儿教育或九年义务教育。

一、中国幼儿教育的几个主要问题
   幼儿教育是现代学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国民教育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对学生接受系统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养成良好习惯产生重要影响。但当前,幼儿教育已成为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在西部农村地区,幼儿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多年处于低位发展。就笔者看来,当前我国幼儿教育至少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 教育理念过于意识形态化
    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是当前我国教育的神圣使命。这一使命,不仅被贯彻于整个义务教育和大学教育阶段,而且也被有意无意间贯彻于幼儿教育之中。这注定了我们的幼儿教育势必带着浓厚的政治意识形态色彩。这表现在教育理念上,就是过分地强调整体,怱视个体,强调纪律,忽视自由等,不尊重幼儿心理的特殊性和幼儿教育的渐进性。很多幼儿属于人类共有的天性因为被政治化而或受压制或过份张扬。有句顺口溜是这样说的:小学(包括幼儿)培养共产主义,初中培养社会主义,高中培养集体主义,大学培养个人主义,毕业后没了主义。这也许是对我国现行教育理念的一大讽刺。我个人认为,幼儿阶段奠定人一生基础的最关键时期之一,这一时期,不应让小孩按着成人的模式走,而应顺人的一般发展规律,把教育的重点放在激发和引导幼儿作为一种动物所应具有的本能、潜能和作为幼儿本应具有的好动、淘气的天性上来,让他们尝试和探索学习如何生存、如何相处、如何竞争、如何获得尊重和理解等,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园里过分的成人干涉和太多的条条框框,势必抹杀他们的个性,束缚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显然,这是我们大力倡导建设创新型国家也不愿意看到的。在影片中,所有的幼儿,都像是一个精神病院、或者说是集中营里的一群孤独的被隔离的一群,影片非常吝啬地从不把镜头移向幼儿园的外围,始终把镜头憋闷在狭小的房间与围墙内,从而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封闭社会的隐喻意义。电影用诡异的音乐和孩子身上统一的灰黑色服装把幼儿园塑造成了一个监狱。而监狱和幼儿园两者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他们的改造功能。监狱把坏人改造成好人,幼儿园则把幼儿改造成符合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标准的“祖国花朵”或“标准产品”。而正是因为这样的教育,不知扼杀了多少本可能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潜在天才。

2. 对学生好坏的评价模式或标准过于机械化、简单化和成人化

不论是在影片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不难发现,许多老师甚至家长在评价学生好坏时,往往单独地把一个人的好坏等同于以下几个标准:一是以乖不乖或听不听话为标准。乖、听话的,是好学生;相反,不乖、不听话的,是坏学生。二是以是否温顺或是否遵守纪律为标准。温顺的,遵守纪律的,是好学生;相反,淘气的,不遵守纪律的,是坏学生。三是以学习成绩好或差为标准。学习成绩好的,是好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则是坏学生。此外,还有许多类似于此的各种成人化的标准。如影片中,李老师说,狼是坏的动物,见到它要赶紧跑,不然被吃掉了。方枪枪站出来说:不对,狼吃羊应该把儿狼打死。李老师这时生气地说:你还顶嘴。本来,许多事物从辩证的角度看,并非只有唯一一个正确的答案,甚至正确与错误之间可以互相转换的,可是,我们的教育却让许多事物有了统一的标准的正确答案,从而也促使我们的孩子一切都围绕着成人设定的标准答案而努力。说实话,我并不反对幼儿园和学校里有一定的评价学生的标准体系,相反,有一个适当的评价学生的科学标准,对于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气和良好的竞争氛围是很有好处和帮助的。但我们目前的评价模式和标准却太过于成人化,怱视了小孩作为一定行为时的心理因素和特殊性,缺乏一种对个体应有的人文关怀。在影片中,我深深感觉到在那幼儿园狭小的空间里,幼儿们被小红花这一种虚拟的精神诱惑所支配、差谴着,引导着他们按照一种墨守成规的戒律,机械地运行与生活着。一切的自由的理念,都被小红花所规范。影片中的李老师的话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就是:“不许……”,“不许说话,不许站起来”,等等。一个幼儿只有做到“不许”所规范的一切,才能得到“小红花”。而这些,正不幸地成为了我们现在幼儿教育里的比较普遍的现象。“多鼓励幼儿,善于发现他们那怕一丁点的进步,都要找合适的机会表扬他”,这是我在外国幼儿教育专著中经常看到的字眼,可在我们的幼儿教育里,对孩子的批评远多于鼓励和表扬。造成这样的差别,我想不应是因为我们与别人的国体不同的缘故吧,也许其根源在于我们对教育效果的评价体制之上,当然更直接的是我们对学生好坏的评价模式和标准与外国幼儿教育的出发点有很大的不同。

3. 幼儿教育没有得到国家应有的关注和重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构建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尤其是近年来,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国政府在2007年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的基础上,2008年又开始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相形之下,我国的幼儿教育处于一种属于自生自灭的或边缘化的境况。尽管如此,我国幼儿教育事业还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2005年全国共有幼儿园12.44万所,比上年增加0.65万所.在园幼儿(包括学前班)2179.03万人,比上年增加89.63万人。其中:民办幼儿园6.88万所,在园儿童668.09万人。由此可见,我国民办幼儿园已占半壁江山,这是由于政府的重视和投入不够而留给民间的用武之地。然而,由于国家在管理上的松懈和在财政投入上的不足,我国幼儿教育在师资、办学条件等诸多方面受到了严重制约,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更是存在许多问题和隐患。济南大学副校长张承芬担扰地指出:“2005年政府对公办幼儿园的拨款仅占教育总投入的1.2%,这会带来什么问题呢?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一边是‘天价幼儿园’,一边是农民子女没有幼儿园可上。”(见《中国教育报》 2007年3月5日第1版)。另据2007年12月25日《信息时报》记载:目前,广州个人、团体办的幼儿园达886所、占幼儿园总数的53.66%,已超过了公办幼儿园的数目。越来越多孩子进入民办幼儿园,但民革广州市委员会调研发现,许多民办幼儿园存在不少问题,情况令人担忧。广州市民革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广州市的1600多所民办幼儿园办园水平差距较大。有些民办幼儿园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水平都较高;有些则很差,几十个孩子关在一间房间里,仅靠一两位老师看管而已。尤其是广州市为低端服务的民办幼儿园往往以家庭作坊式存在,在城中村内或外来工集散地开设托管点,收费廉价得可怕!据调查,这些托管点每月包食住的保教费低至100元左右,规模小,数量大,安全隐患多,恶性竞争普遍,办园条件差,严重影响了在园幼儿的身心健康。
    二、几点建议
    一个不尊重人的个体自由与价值尊严的群体中,将会抑制与扼杀其整体的创造力。在幼儿园如此,在社会又何尝不如此。在我们大力倡导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作为祖国未来的少年儿童,如果没有从“娃娃抓起”的独立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我们创新型国家的人才支撑又将从何而来呢?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对于如何解决以上所列的问题,笔者有如下建议:

1. 把教育的根本目的确定为“促使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并使之贯穿于整个教育始终。

这是从教育理念上解决幼儿教育问题的关键所在。把教育的根本目的确定为“促使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把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作为教育的特定目的,这应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而敏感的问题。但这样可能更合乎教育的一般规律。幼儿教育不可能脱离整个教育体系而独立存在,因此,能否确定一个既适用于幼儿教育规律,同时又适用于其他阶段教育规律的总原则,是十分必要的。而这样的总原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思想,完全可适用于各个教育阶段,因此,我建议,把“促使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使之成为深入人心的教育理念,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终极目标,使之贯穿于整个教育始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幼儿教育阶段,不被先入为主的政治意识形态轻易地左右,才能大胆地借鉴学习外国的一切有利于幼儿教育的先进研究成果。基于这样的定位,我们不难设想,幼儿教育就不必再像过去一样,非要按“四有”社会主义新人的模子来培养了,而是基于每个儿童的本性和天份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潜能,形成更具有个性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富有独立性的个体。
    2.及时出台幼儿教育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幼儿教育,做到依法治教。

在国家将教育投入重点主要转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同时,幼儿教育却成了基础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对幼儿教育存在认识偏差,出现弱化政府责任、幼教事业投入不足、压缩和削减幼教编制、擅自转制或者变相出售公办幼儿园、把幼儿教育全部推向市场等现象。而民办幼儿园规模普遍较小,教育教学管理不规范,存在消防、食品卫生、校舍及交通等安全隐患突出,非法办园屡禁不止等问题。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幼儿教育法制建设。应尽快以法律的形式,进一步明确幼儿教育在国家学制教育中的地位;确定编制标准,建立园长与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制定经费标准,明确各级财政公共经费标准和幼儿园收费标准;制定国家幼儿教育课程标准,构建以促进幼儿个性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教学体系。坚决把幼儿教育纳入法制化发展轨道,使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和办园行为有法可依。

   3.尽快实施比其他教师更特殊和更严格的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

幼儿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要有专业的幼儿心理及幼儿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还必须要有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喜欢和强烈的爱心,有能经得起孩子们不断“折腾”的耐心。如果没有对小孩的爱心和耐心,动不动就对孩子们计较或发脾气,是当不好幼儿教师的。当然,要做到以上这些,政府首先要高度重视幼儿教育,给幼儿教师更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4.确立新的教育效果评价标准和模式。

摈弃陈旧的成人化的教育效果评价模式,确立以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发挥主体能动性为主要依据的评价标准,形成以学生个体自身成长对比自我评价与学生群体相互比较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5.若有条件允许,建议把幼儿教育纳入国家义务教育之列,以解决幼儿教育日益被边缘化的问题,真正实现创新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足球要从娃娃抓起”、“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我想,如果他老人家还健在的话,在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他一定也会站出来说“创新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因此,我多么期盼着我国政府能更深入的研究幼儿教育,重视幼儿教育,并以十分迫切的心情期待着中国能快点迎来一个全新的幼儿教育的春天。

(结束语:以上是本人2008年7月份为完成研究生作业而写的一篇文章。文中所提的重视幼儿教育,今年终于在媒体上看到了一些希望:国家领导人关注幼儿教育这一关乎祖国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