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如今的英国还其价几何? 如今的英国还其价几何
如今的英国还其价几何
张志坤
习主席就要访问英国了。舆论普遍认定,此访意义重大。但是,这个访问的意义究竟重大在哪里呢?
是英国的战略地位重要吗?
显然,现如今的英国并不是一个了不起的战略大国。如果就GDP排名而言,英国已经远远落在世界大国的后面。就算英国传统的强项,比如军事战略能力,现如今英国也是今非昔比,不但拿手的家什越来越少,而且还主要靠美国的支撑,已经难求自给。所以,说到英国,中国人往往习惯地认为它只不过是一个日渐没落的旧贵族,虽然架子很大,其实战略上已是虚多于实。
是英国的市场重要吗?
中英之间的经贸联系也还可观,号称位居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在欧盟内则算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但是,鉴于中国巨大的对外经贸额,中英之间的这点经贸联系无论如何也非关键,何况英国在对华高技术出口方面历来与美国一鼻孔出气,封锁得相当严密,英国的市场对中国而言并非是前景广阔的空间。
所以,以为中国高调宣扬此次习近平主席的访问,看中的是英国的市场或大国地位,则未免有矢不中的之嫌。
既然这两点都不甚关紧要,那么中英关系的意义究竟体现在哪里呢?
这是一个必须搞清楚的问题,因为不充分认识英国的重要性,就不能很好地认识习主席访问英国的重大意义;如果有谁认为英国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国家,习主席的访问也不免要因此受到轻视。
透过现象看本质,窃以为,现如今英国对中国热情空前,那是盯上了中国的腰包;而中国所看中的,则是英国的战略特殊性,这才是中英两国一拍即合的根由。英国在战略特殊性表现在:
其一,英国是世界之前任霸主。
在中国人眼里,前任领导虽然已经不是领导,但说话表态影响犹在,对现如今在舞台上展演的各个角色表达什么臧否褒贬,作用依然不可低估。这大概是现如今英国所具有的突出的影响力之一。
其二,英美关系具有特殊性
表面上看来,冷战以后英国跟在美国后面亦步亦趋,活脱脱地一个山姆大叔短腿猎犬的形象,其实不然。美国是英国的前殖民地,是从反抗英国的殖民斗争中崛起的,后来两国也发生若干战争,早期确有仇怨。但这些早已成为历史的积淀,已被久远的岁月所消蚀,而剩下的则是割不断的血肉亲情,用希拉里的话说就是血液里流淌着共同的基因。所以英美关系不是一般的战略盟友关系,而是父子关系,这种关系要比一些中国人所津津乐道无比自豪的中美夫妻关系结实得多,也牢靠得多。事实上,美国霸权是盎格鲁——撒克逊族系共同的霸权,他们才真的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在这个盎格鲁——撒克逊大家庭中,美国无疑是顶门立户最有出息的儿子,但老家长的权威还是隐隐存在着的。用《环球时报》题为《中英“黄金时代”是中西框架的冲高》社评里的一句话说就是“似乎有意较强与华盛顿沟通的能力”。的确,当今世界能让美国重视的意见与看法,恐怕也只有来自英国的才有一定的可能性了。
所以,发展中英关系不能就事论事,而应将其看做是中国在战略高度上经营世界的一种手笔。曾经有智囊团为中国设计开发了一个“联俄、拉欧、稳美”的世界战略,强化中英关系可能就是这一战略的具体反映,一些中国人可能把发展中英关系当成了“拉欧”的一记大招,也当做是“稳美”的一个有力举措,将其抬升到稳定中国也西方世界关系的高度,这样一来,中英关系的确就不可等闲视之了,习近平主席的访问也就意义非凡了。
英国真的还这等价值非凡吗?
现在英国上下正在起劲忽悠中英关系,已经喊出什么今后是中英关系“黄金时代”的高调。但是地球人都知道,中英关系今后如何,恐怕不仅仅取决于中英两国。人们不妨做一个假设,假设中美明天在南海发生战争。如果这样,那么不会晚于后天,英国就要站在美国一边向中国开炮了,“黄金时代”连一天都维持不下去。如果英国真的需要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关键还看英国在美国人面前有多大的影响力,这才是对英国其价几何的真实诠释。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